“頭頂經濟”持續升溫 消費需謹慎
原標題:“頭頂經濟”持續升溫 消費需謹慎
“上午植發,下午上班”“別讓脫發影響你的顏值”……在地鐵、公交、電梯、戶外大屏、社交平臺上,關于植發的廣告隨處可見,瞄準“頭頂生意”大做文章。擁有一頭濃密秀發是當代年輕人的“頭等大事”,單次動輒數萬元消費的背后,植發市場逐漸成為一片巨大的藍海,還催生出“植發第一股”。
然而熱潮背后,市場亂象、消費糾紛頻頻出現。面對身邊的花式營銷,植發消費需要慎重。
脫發困擾年輕人
小心廣告太忽悠
“早知道過程這么痛苦,我是不會去植發的。”提起半年前的植發經歷,30歲的陳先生發出如此感慨。
由于工作壓力大、經常熬夜,陳先生的發際線這兩年明顯上移。看到地鐵和電梯間的植發廣告,他動了心。在對比多家機構后,他選擇了較為便宜的方案。“每一個毛囊單位收8.8元。”陳先生指著頭上一小片說,一次手術下來,他花了近兩萬元。
植發的原理是將毛發較多部位的毛囊移植到脫發的區域。手術當天,陳先生在手術床上待了近8個小時。“一個字,疼!”陳先生記不清醫生在他頭上扎了多少針麻藥,只記得當時痛得牙關緊咬。而恢復期他也疼得好多天沒睡著覺。這次經歷讓他對植發廣告的“洗腦”產生了巨大懷疑:“上午植發,下午上班;睡幾個小時就長出一頭濃密頭發……這些廣告也真敢說!”
半數收入用來打廣告
研發不足1%
其實,植發技術早在上世紀90年代末就被引入中國,但此前一直不溫不火。近幾年,隨著人們的外貌意識增強,再加上日漸年輕化的脫發趨勢,植發行業漸成一片藍海。艾媒咨詢數據顯示,我國植發行業2016年的市場規模約為57億元,到2020年年底,市場規模已超200億元。
目前,一次植發的費用少說也要五位數,多則超過10萬元。行業的快速發展,把從北京二環邊一個小科室起家的植發機構推上了資本市場。12月13日,植發公司雍禾醫療在港交所上市,目前總市值已突破90億港元。
雍禾醫療公布的數據顯示,2021年上半年公司收入為10.5億元,較2020年同期增長75.1%。雖然一年營收超10億元,但在2018年至2020年,雍禾醫療的年度利潤分別為0.54億元、0.36億元和1.63億元。錢都花在了哪里?招股書上寫明,近幾年該公司研發開支占收入的比重不到1%,營銷卻占了一半左右。2021年上半年,雍禾醫療銷售及營銷開支占總收入的比例達54.9%。
記者通過不同平臺咨詢發現,客服都以分享案例或提供方案為由留下咨詢者的微信號和電話,隨后引導咨詢者到店進行免費毛囊檢測。記者來到雍禾醫療北京分院進行了檢測,盡管頭發狀況良好,還是被推薦了一款售價5500元的營養穩固套餐。未產生任何消費離開后,當晚記者又接到客服來電介紹頭發養護方案,并推薦了下一步的營銷活動。
業內人士分析,在復購率低、獲客成本高的情況下,企業仍需要大量的廣告燒錢支持業務增長。2020年,雍禾醫療的植發患者為5.1萬人,按照7.8億元的營銷花費來計算,平均每位顧客的引流成本超過了1萬元。
消費糾紛維權難
植發前要全面診斷
由于植發行業技術壁壘較低,又處于初期發展階段,行業存在魚龍混雜的現象,不少消費者在植發后走上了維權路。
記者查詢中國裁判文書網發現,近幾年因植發失敗產生的民事糾紛案件逐年增多。而消費者多因鑒定難或舉證難,被判敗訴。例如,在今年4月公布的一起案件中,消費者杜女士認為植發手術沒有達到合同承諾的效果,但法院表示,因杜女士不能舉證證明移植毛囊的成活率未達到95%,以此為由主張公司賠償其損失,依據不足。在另一起案件中,朱先生主張某公司為其植入的毛囊數量少于合同約定的數量,但因其未提供充分的證據予以證明,法院沒有采信朱某的主張。
“市面上沒有鑒定機構能對移植的毛囊成活率進行檢測,植發機構也沒有給出成活率達標的證據,那合同上的承諾不就是一紙空談嗎?”經歷過植發的陳先生發現,植發的“坑”真不少,由于恢復期漫長,通常需要6到9個月后才能看到真正效果,一旦消費者不滿意,植發機構很容易“甩鍋”。
此外,植發屬于手術,機構要“有牌行醫”。針對網上經常出現的植發速成班廣告,有記者臥底調查發現,一些培訓機構的老師根本沒有醫師資格證。正規的植發醫生往往需要5到7年的時間才能開展植發手術。號稱“三天速成”的植發培訓實在讓人“頭皮發麻”。
“我現在會建議身邊的朋友先去正規醫院。”陳先生以自身經歷提醒道。皮膚科專家也表示,銷售人員推薦的毛囊檢測只能作為一種輔助檢查手段,需要結合專業的臨床經驗才能判斷脫發病因,建議消費者在全面診斷后再決定是否植發,植發時也要選擇具有正規醫療資質的機構,避免自身利益受損。(記者 馬婧)
相關閱讀
- (2023-01-06)焦點速訊:我國國產體外膜肺氧合治療(ECMO)產品獲批上市
- (2023-01-06)世界新動態:加快油茶產業發展三年行動方案印發
- (2023-01-06)環球微動態丨年貨節助力市場活力持續釋放
- (2023-01-06)全球快看點丨新疆阿克蘇地區著力打造能源資源產業基地
- (2023-01-06)全球熱頭條丨市場監管總局指導免稅行業健康有序發展
- (2023-01-06)世界今亮點!上海技能人才工資增幅為近三年最高
熱點推薦
- (2023-01-06)焦點速訊:我國國產體外膜肺氧合治療(ECMO)產品獲批上市
- (2023-01-06)XM外匯:美國原油庫存增加,WTI油價自周線低位反彈,攀升至73.50美元附近
- (2023-01-06)世界熱議:嘉盛集團:美元全盤走強,紐元/美元下跌處在兩日低位0.6210附近
- (2023-01-06)環球精選!歐元區最新數據預測:歐元區12月調和CPI年率-未季調初值(%)預期值 9.7,或利好歐元
- (2023-01-06)今日外匯市場主要貨幣阻力支撐位預測(2023/1/6)
- (2023-01-06)環球即時:今日重點關注的財經數據和事件及主要數據解讀(2023年1月6日)
最近更新
- (2023-01-06)焦點速訊:我國國產體外膜肺氧合治療(ECMO)產品獲批上市
- (2023-01-06)XM外匯:美國原油庫存增加,WTI油價自周線低位反彈,攀升至73.50美元附近
- (2023-01-06)世界熱議:嘉盛集團:美元全盤走強,紐元/美元下跌處在兩日低位0.6210附近
- (2023-01-06)環球精選!歐元區最新數據預測:歐元區12月調和CPI年率-未季調初值(%)預期值 9.7,或利好歐元
- (2023-01-06)今日外匯市場主要貨幣阻力支撐位預測(2023/1/6)
- (2023-01-06)環球即時:今日重點關注的財經數據和事件及主要數據解讀(2023年1月6日)
- (2023-01-06)世界新動態:加快油茶產業發展三年行動方案印發
- (2023-01-06)環球微動態丨年貨節助力市場活力持續釋放
- (2023-01-06)全球快看點丨新疆阿克蘇地區著力打造能源資源產業基地
- (2023-01-06)全球熱頭條丨市場監管總局指導免稅行業健康有序發展
- (2023-01-06)開曼群島元怎樣換算英鎊?開曼群島元對美元匯率是多少?
- (2023-01-06)黎巴嫩磅對人民幣匯率怎樣?1000黎巴嫩磅是多少英鎊?
- (2023-01-06)老撾基普對人民幣匯率如何?1萬老撾基普等于多少美元?
- (2023-01-06)100泰銖等于多少人民幣?泰銖怎樣兌換馬來西亞元?
- (2023-01-06)臺幣與澳門元匯率怎樣兌換?2000臺幣等于多少人民幣?
- (2023-01-06)世界今亮點!上海技能人才工資增幅為近三年最高
- (2023-01-06)焦點速看:外匯主要貨幣對技術分析:美元、歐元、英鎊、日元、澳元(2023/1/5)
- (2023-01-06)今日最新!1月5日外匯市場行情走勢分析:由于市場懷疑美聯儲的承諾,歐元兌美元突破步履蹣跚
- (2023-01-06)世界熱資訊!1月5日外匯市場行情走勢分析:美元兌日元處于關鍵匯合區,美國數據即將公布
- (2023-01-06)當前資訊!今日晚間白銀行情分析(2023年1月5日)
- (2023-01-06)1月6日重點數據和大事件前瞻
- (2023-01-06)全球熱消息:江西九江開出2023年度首列中歐班列
- (2023-01-06)今日熱搜:“暖風”吹向市場,小商販等待客流量回升
- (2023-01-06)世界微頭條丨及時幫扶因新冠感染存在返貧致貧風險的農戶
- (2023-01-06)全球最資訊丨云南制造業根基工程大力培育“制造工匠”
- (2023-01-06)環球快消息!“圍爐煮茶”緣何圈粉年輕人?
- (2023-01-06)世界看熱訊:“穩經濟、促發展”進行時③丨保供穩產促發展,企業生產忙起來
- (2023-01-06)頭條:國內首個全息數字電網在江蘇建成
- (2023-01-06)天天報道:近5年綠色低碳專利授權量年均增長6.5%
- (2023-01-06)焦點快播:中關村創新引領能力持續增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