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人民至上的新需求 落實人民至上的新任務
本報記者|程暉
12月20日,國家發展改革委社會發展司召開2021年全國發展改革系統社會發展工作視頻會議,總結過去一年社會發展改革取得的積極成效,明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后社會發展工作面臨的新任務新要求,并對扎實做好當前和今后一段時期社會發展工作作出具體部署。
國家發展改革委副主任連維良到會講話。他強調,要堅持人民至上,必須一件一件抓落實,持續推動解決老百姓的操心事、煩心事、揪心事。堅持人民至上,就要讓人民群眾真正看到變化、得到實惠,共享改革發展成果。同時,要堅持人民為上,把握民生新需求、順應群眾新期待,從解決當前最緊迫的問題入手,找差距、知不足、明方向、補短板。
民生指標均較2020年明顯提高
2021年是黨和國家歷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一年。記者從會上獲悉,通過國家發展改革委全系統共同努力,順利實施“十四五”公共服務六大工程。全國九年義務教育鞏固率、高中階段毛入學率、高等教育和研究生招生、每千人口擁有醫療衛生機構床位數、全社會養老服務床位、養老機構護理型床位等重要民生指標,均較2020年明顯提高,實現了“十四五”良好開局。
“社會發展工作堅持把人民至上體現在保基本、兜底線、補短板、強弱項、堵漏洞的各個環節,推動發展改革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在高質量發展中不斷提升人民生活品質。”國家發展改革委社會發展司司長歐曉理介紹。
比如,在健全完善公共服務體系方面,印發《國家基本公共服務標準(2021年版)》,支持脫貧地區等一批縣級醫院提標擴能,支持定點幫扶縣社會領域公共服務供給和產業發展。在增加普惠性基礎性服務供給方面,支持建設若干個中醫特色醫院、中醫藥傳承創新項目和國家中醫疫病防治基地,解決許多省級和人口大市婦幼機構空間狹小、裝備不足等問題。在加快推進社會領域重大改革方面,牽頭建立國家儲能技術產教融合創新平臺,組織多所高校建設首批儲能技術創新平臺,推進多個高校建設第二批國家集成電路產教融合創新平臺,啟動研究生物育種、醫學攻關產教融合創新平臺,認定一批國家產教融合型企業和國家產教融合試點城市等。同時,提高重點群體社會服務兜底能力和水平,推進困難重度殘疾人家庭無障礙改造,推動建設多所省級盲人按摩醫院,提高殘疾人就業服務能力,擴大康復服務供給,加強區域性兒童福利院建設等。
準確把握人民至上的新需求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后,我國民生需求已經從解決基本的“有沒有”,進一步解轉向到解決“好不好”。
“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發展,大批獨生子女家庭父母邁入老年階段,社會化養老成為剛需。另外,我國人口增長已處于由正轉負的臨界點,這些都是社會領域形勢發生的重大變化。”連維良強調:“因此,在養老和托幼托育設施的建設方面,必須要以超常規的力度增加投入,加快建設,否則我們的工作就會滯后于人民群眾的需要。”
在高質量建設養老托育服務體系和高水平做好保障“一老一小”民生方面,江蘇省發展改革委副主任李榮錦在會上作了典型發言。江蘇省政府2021年52件民生實事中,“一老一小”占比近20%。著力破解用地難,在國家要求基礎上翻一番,人均養老用地標準0.2平方米以上。南京市提出“兩無償一優先”,社區40%以上用房無償用于養老服務。
同時,江蘇省擴大更多樣化、更高水平的服務供給,如建成城市街道養老綜合體237個、居家社區養老服務中心1.8萬個。建成1.4萬張家庭養老床位,引導專業機構“進家庭”。統一不同所有制養老服務機構支持政策,對社會力量舉辦的連鎖化、品牌化養老項目以獎代補,民辦養老床位占比超70%。托育行業社會資本投入熱情很高,民辦托育機構占比達92.7%,涌現了一批優質品牌。
會議指出,民生新需求不僅要解決物質上的吃穿住用行,還要更好滿足人民群眾精神文化需求,促進社會公平和共同富裕。
比如在文化體育方面,更好滿足人民群眾精神文化體育需求事關人的全面發展,是國家現代化和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標志。我國歷史悠久、文化燦爛,在文物考古方面還有巨大提升空間。石窟寺遺址等重要文化遺產還需要系統性、整體性保護,殷墟、三星堆等正在發掘和新發現的大遺址也需要搶救性保護。全國5000多家博物館,積壓的海量文物儲存條件還需改善,多功能考古標本庫房還需擴容。旅游方面,一些旅游景區基礎設施還需要加強。
落實人民至上新任務促進共同富裕
會議要求,為推動社會領域高質量發展,持續改善民生,促進共同富裕,保持社會大局穩定,切實增強人民群眾幸福感、獲得感、安全感,2022年,社會領域要重點做好九方面的工作。
一是扎實做好常態化疫情防控。落實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各項工作任務,堅持補短板、堵漏洞,盯住邊境口岸等薄弱環節及重要節假日等時間節點,堅持不懈做好常態化疫情防控,持續推進新冠疫苗和藥物研制、保供工作。二是推進落實社會領域重大政策重大改革。推進“十四五”公共服務、養老、托育等領域規劃落地實施,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統籌推進社會領域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等。三是推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落實好國家基本公共服務標準,推動行業主管部門完善標準規范、各地主動公開具體實施標準。四是深化產教融合改革和教育綜合改革。五是建設優質高效醫療衛生服務體系。深入推進醫療衛生專項工程建設,實現國家醫學中心開工建設,完成國家區域醫療中心規劃布局,持續推進省級區域醫療中心、疾控中心、婦幼和中醫特色重點醫院建設等。六是推動文旅融合和高質量發展。編制印發黃河國家文化公園建設保護規劃、大運河文化保護傳承利用年度工作要點,出臺國民旅游休閑綱要等。七是發展全民健身、家政服務,做好社會服務兜底保障。八是增強“一老一小”服務能力,促進人口長期均衡發展。九是扎實推進“十四五”社會領城重大工程,加強民生項目建設。
相關閱讀
- (2023-01-06)焦點速訊:我國國產體外膜肺氧合治療(ECMO)產品獲批上市
- (2023-01-06)世界新動態:加快油茶產業發展三年行動方案印發
- (2023-01-06)環球微動態丨年貨節助力市場活力持續釋放
- (2023-01-06)全球快看點丨新疆阿克蘇地區著力打造能源資源產業基地
- (2023-01-06)全球熱頭條丨市場監管總局指導免稅行業健康有序發展
- (2023-01-06)世界今亮點!上海技能人才工資增幅為近三年最高
熱點推薦
- (2023-01-06)焦點速訊:我國國產體外膜肺氧合治療(ECMO)產品獲批上市
- (2023-01-06)XM外匯:美國原油庫存增加,WTI油價自周線低位反彈,攀升至73.50美元附近
- (2023-01-06)世界熱議:嘉盛集團:美元全盤走強,紐元/美元下跌處在兩日低位0.6210附近
- (2023-01-06)環球精選!歐元區最新數據預測:歐元區12月調和CPI年率-未季調初值(%)預期值 9.7,或利好歐元
- (2023-01-06)今日外匯市場主要貨幣阻力支撐位預測(2023/1/6)
- (2023-01-06)環球即時:今日重點關注的財經數據和事件及主要數據解讀(2023年1月6日)
最近更新
- (2023-01-06)焦點速訊:我國國產體外膜肺氧合治療(ECMO)產品獲批上市
- (2023-01-06)XM外匯:美國原油庫存增加,WTI油價自周線低位反彈,攀升至73.50美元附近
- (2023-01-06)世界熱議:嘉盛集團:美元全盤走強,紐元/美元下跌處在兩日低位0.6210附近
- (2023-01-06)環球精選!歐元區最新數據預測:歐元區12月調和CPI年率-未季調初值(%)預期值 9.7,或利好歐元
- (2023-01-06)今日外匯市場主要貨幣阻力支撐位預測(2023/1/6)
- (2023-01-06)環球即時:今日重點關注的財經數據和事件及主要數據解讀(2023年1月6日)
- (2023-01-06)世界新動態:加快油茶產業發展三年行動方案印發
- (2023-01-06)環球微動態丨年貨節助力市場活力持續釋放
- (2023-01-06)全球快看點丨新疆阿克蘇地區著力打造能源資源產業基地
- (2023-01-06)全球熱頭條丨市場監管總局指導免稅行業健康有序發展
- (2023-01-06)開曼群島元怎樣換算英鎊?開曼群島元對美元匯率是多少?
- (2023-01-06)黎巴嫩磅對人民幣匯率怎樣?1000黎巴嫩磅是多少英鎊?
- (2023-01-06)老撾基普對人民幣匯率如何?1萬老撾基普等于多少美元?
- (2023-01-06)100泰銖等于多少人民幣?泰銖怎樣兌換馬來西亞元?
- (2023-01-06)臺幣與澳門元匯率怎樣兌換?2000臺幣等于多少人民幣?
- (2023-01-06)世界今亮點!上海技能人才工資增幅為近三年最高
- (2023-01-06)焦點速看:外匯主要貨幣對技術分析:美元、歐元、英鎊、日元、澳元(2023/1/5)
- (2023-01-06)今日最新!1月5日外匯市場行情走勢分析:由于市場懷疑美聯儲的承諾,歐元兌美元突破步履蹣跚
- (2023-01-06)世界熱資訊!1月5日外匯市場行情走勢分析:美元兌日元處于關鍵匯合區,美國數據即將公布
- (2023-01-06)當前資訊!今日晚間白銀行情分析(2023年1月5日)
- (2023-01-06)1月6日重點數據和大事件前瞻
- (2023-01-06)全球熱消息:江西九江開出2023年度首列中歐班列
- (2023-01-06)今日熱搜:“暖風”吹向市場,小商販等待客流量回升
- (2023-01-06)世界微頭條丨及時幫扶因新冠感染存在返貧致貧風險的農戶
- (2023-01-06)全球最資訊丨云南制造業根基工程大力培育“制造工匠”
- (2023-01-06)環球快消息!“圍爐煮茶”緣何圈粉年輕人?
- (2023-01-06)世界看熱訊:“穩經濟、促發展”進行時③丨保供穩產促發展,企業生產忙起來
- (2023-01-06)頭條:國內首個全息數字電網在江蘇建成
- (2023-01-06)天天報道:近5年綠色低碳專利授權量年均增長6.5%
- (2023-01-06)焦點快播:中關村創新引領能力持續增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