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IT”為何成為各行業轉型數字基座?專家大咖這么說
中工網訊(中工網記者 徐新星)“‘新IT’是企業數字化轉型生產力最核心的生產工具。”在近日舉行的“2022中國信通院ICT+深度觀察報告會”上,中國信通院云計算與大數據研究所副所長栗蔚表示,“新IT”提供了各行業數字化轉型和智慧化變革所需要的技術,和創新的服務解決方案。構建“新IT”數字基座已成為推進各行各業數字化轉型的必由之路。
“ICT+深度觀察報告會”舉辦期間,中國信通院發布《企業數字化轉型藍皮報告——新IT賦能實體經濟低碳綠色轉型》。報告指出,“新IT”作為數字基座,能發揮幫助企業降本增效、打造敏捷化服務、減少能耗和碳排放的重要價值,賦能實體經濟數字化轉型。推動數字基礎設施代際革命、促進產業轉型升級、降低能耗……強大的賦能作用下,“新IT”已成為“政產學研”共同關注的數字化轉型升級一大焦點。
有助于重塑數字產業新格局
當前,隨著云、大數據、物聯網、人工智能等新技術的廣泛應用和數字化轉型的進一步加速,傳統IT行業面臨著技術性和社會性的歷史轉向,以“端(智能終端設備/物聯網)—邊(邊緣計算)—云(云計算)—網(5G和高速光纖網絡)—智(行業智能)”為核心要素的“新IT”,正推動著數字時代基礎設施的代際革命。
互聯網實驗室創始人方興東表示,“新IT”具有多層次的豐富內涵,最上層的科技層是智能技術,產業層面是智能轉型,整個社會層面是基礎設施科技。其中,云原生、中臺化、AI智能是新IT的三大核心特征。
“技術下沉變成基礎設施的過程,就是IT產業發展規律。”中國科學院大學經管學院教授、網絡經濟專家呂本富認為,從數據中臺到決策中臺的升級是未來30年IT產業的發展的核心。過去的IT行業,連接是基礎設施,現在數據就是基礎設施,未來智能化技術將成為社會的基礎設施。
與此同時,“新IT”的發展將重塑中國數字產業新格局。今年6月IT產業智庫互聯網實驗室發布的研究報告《“新IT”——數字社會基礎設施的新圖景》中指出,未來中國“新IT”產業的生態重構將面臨“三步走”:第一步是技術補缺階段,根據摩爾定律,最少需要3-5年的時間,中國IT產業短板和空白技術才能達到可用或市場同等水平;第二步是生態構建階段,從國外IT產業生態構建周期來看,完整生態構建需要大概10年左右,并與技術補缺階段同步啟動;第三步是生態國際化階段,至少再需要10年以上時間,才能將中國IT產業生態打造成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地位。
“在整個信息產業,以及跨國公司的運行過程中,新IT在未來會引起廣泛的關注,也會對相關產業的發展有很好的指導性作用。”經濟學家李稻葵提出論斷,在未來十年內,中國將成長出一大批信息服務業的領軍企業,這部分企業很可能現在已經有了非常好的跨國生產、硬件生產經驗。同時,他認為像聯想這樣把硬件跟軟件結合在一起,從硬件走向信息服務,是一條正確且有發展前景的道路,在全球范圍內具有典型意義。
賦能實體經濟,助推各行業智能化變革
“企業數字化轉型需要的數字化基礎底座,已不再僅是硬件設備,而是包括物聯網設備、基礎設施和智能應用在內的全套解決方案,需要的是包含實施、運維在內的全方位服務。”中國信通院報告提出,“新IT”能為企業的發展帶來質和量的提升,有助于達成降本增效提質的目標。同時,企業還能通過深化融合以“新IT”為主的數字化技術,調整其運營策略和商業模式,實現自身創新變革,以保障自身在新時代下的市場競爭力。
中國信通院云計算與大數據研究所副所長栗蔚認為,在數字化轉型升級的過程中,企業應把握三大原則,一是堅持在長期主義的理念下推進數字化轉型;二是要打好數字基座,將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物聯網等為代表的“新IT”技術融合集成,為企業業務創新提供高效、低成本的一體化服務支撐;三是打破業務和技術的壁壘,將業務運營管理經驗和數字化技術充分結合,優化業務鏈與價值鏈。打牢企業的“新IT”數字基礎設施技術底座,不斷進行技術迭代更新,成為各行業開展數字化轉型的首要工作。
事實上,包括聯想、百度、阿里、海康威視在內的多家企業,已通過“新IT”技術向實體經濟賦能,并取得顯著成果。例如,通過“物聯網+AR”,聯想助力上海電力在全國最大的1000KV特高壓變電站建設了“練塘新視界物聯網平臺”。該平臺使用了AR、紅外熱像儀和機器人等設備實現了監控設備以及服務和數據的統一管理,方便現場值班人員使用,在提升了各個環節信息化程度的同時,大幅提高了巡檢效率,減少失誤率,增強了管理的有效性。數據顯示,聯想助力上海電力節省了60%以上的人工巡檢工作。
同時,聯想的高性能計算機群能夠為能源勘探提供超級算力,在地熱能、天然氣的開采中能夠發揮重要作用。在與中石化的合作中,聯想通過高性能計算的應用,在油氣勘探過程中提升20%的勘探效率、增加了5%的石油產出。
2021年全國“兩會”期間,第十三屆全國人大代表、聯想集團董事長兼CEO楊元慶曾表示,加快數字經濟跟實體經濟深度融合,推動中國制造實現產業升級,離不開“新IT”基礎設施的支撐和賦能作用。
以“新IT”賦能實體經濟,實現各行各業的智能化變革,不僅能夠實現產業的提質增效,而且能讓各行各業以更高質量的供給來促進消費、創造新需求,暢通國內大循環。只有把內循環的基礎夯得更扎實,形成核心競爭力,中國企業才能更好地參與到國際循環中去。迄今為止,聯想已經賦能了麗江古城的智慧管理管理、重慶智慧車聯網、中國商飛大飛機智能制造等上百家大型企業的智能化轉型。
同樣作為智能制造的代表企業,比亞迪集團董事長兼總裁王傳福也表示,比亞迪和聯想一樣,正在加速制造業的信息化、智能化轉型,將信息化作為一把手工程來抓。他希望國內更多的企業踏上智能化變革之路,發揮“新IT”的力量,為中國制造業和實體經濟發展打造新引擎。
相關閱讀
- (2023-01-06)焦點速訊:我國國產體外膜肺氧合治療(ECMO)產品獲批上市
- (2023-01-06)世界新動態:加快油茶產業發展三年行動方案印發
- (2023-01-06)環球微動態丨年貨節助力市場活力持續釋放
- (2023-01-06)全球快看點丨新疆阿克蘇地區著力打造能源資源產業基地
- (2023-01-06)全球熱頭條丨市場監管總局指導免稅行業健康有序發展
- (2023-01-06)世界今亮點!上海技能人才工資增幅為近三年最高
熱點推薦
- (2023-01-06)焦點速訊:我國國產體外膜肺氧合治療(ECMO)產品獲批上市
- (2023-01-06)XM外匯:美國原油庫存增加,WTI油價自周線低位反彈,攀升至73.50美元附近
- (2023-01-06)世界熱議:嘉盛集團:美元全盤走強,紐元/美元下跌處在兩日低位0.6210附近
- (2023-01-06)環球精選!歐元區最新數據預測:歐元區12月調和CPI年率-未季調初值(%)預期值 9.7,或利好歐元
- (2023-01-06)今日外匯市場主要貨幣阻力支撐位預測(2023/1/6)
- (2023-01-06)環球即時:今日重點關注的財經數據和事件及主要數據解讀(2023年1月6日)
最近更新
- (2023-01-06)焦點速訊:我國國產體外膜肺氧合治療(ECMO)產品獲批上市
- (2023-01-06)XM外匯:美國原油庫存增加,WTI油價自周線低位反彈,攀升至73.50美元附近
- (2023-01-06)世界熱議:嘉盛集團:美元全盤走強,紐元/美元下跌處在兩日低位0.6210附近
- (2023-01-06)環球精選!歐元區最新數據預測:歐元區12月調和CPI年率-未季調初值(%)預期值 9.7,或利好歐元
- (2023-01-06)今日外匯市場主要貨幣阻力支撐位預測(2023/1/6)
- (2023-01-06)環球即時:今日重點關注的財經數據和事件及主要數據解讀(2023年1月6日)
- (2023-01-06)世界新動態:加快油茶產業發展三年行動方案印發
- (2023-01-06)環球微動態丨年貨節助力市場活力持續釋放
- (2023-01-06)全球快看點丨新疆阿克蘇地區著力打造能源資源產業基地
- (2023-01-06)全球熱頭條丨市場監管總局指導免稅行業健康有序發展
- (2023-01-06)開曼群島元怎樣換算英鎊?開曼群島元對美元匯率是多少?
- (2023-01-06)黎巴嫩磅對人民幣匯率怎樣?1000黎巴嫩磅是多少英鎊?
- (2023-01-06)老撾基普對人民幣匯率如何?1萬老撾基普等于多少美元?
- (2023-01-06)100泰銖等于多少人民幣?泰銖怎樣兌換馬來西亞元?
- (2023-01-06)臺幣與澳門元匯率怎樣兌換?2000臺幣等于多少人民幣?
- (2023-01-06)世界今亮點!上海技能人才工資增幅為近三年最高
- (2023-01-06)焦點速看:外匯主要貨幣對技術分析:美元、歐元、英鎊、日元、澳元(2023/1/5)
- (2023-01-06)今日最新!1月5日外匯市場行情走勢分析:由于市場懷疑美聯儲的承諾,歐元兌美元突破步履蹣跚
- (2023-01-06)世界熱資訊!1月5日外匯市場行情走勢分析:美元兌日元處于關鍵匯合區,美國數據即將公布
- (2023-01-06)當前資訊!今日晚間白銀行情分析(2023年1月5日)
- (2023-01-06)1月6日重點數據和大事件前瞻
- (2023-01-06)全球熱消息:江西九江開出2023年度首列中歐班列
- (2023-01-06)今日熱搜:“暖風”吹向市場,小商販等待客流量回升
- (2023-01-06)世界微頭條丨及時幫扶因新冠感染存在返貧致貧風險的農戶
- (2023-01-06)全球最資訊丨云南制造業根基工程大力培育“制造工匠”
- (2023-01-06)環球快消息!“圍爐煮茶”緣何圈粉年輕人?
- (2023-01-06)世界看熱訊:“穩經濟、促發展”進行時③丨保供穩產促發展,企業生產忙起來
- (2023-01-06)頭條:國內首個全息數字電網在江蘇建成
- (2023-01-06)天天報道:近5年綠色低碳專利授權量年均增長6.5%
- (2023-01-06)焦點快播:中關村創新引領能力持續增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