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化化工行業勾勒碳達峰路線圖
原標題:石化化工行業勾勒碳達峰路線圖 (主題)
節能降碳轉型升級步伐加快,新能源新材料等產業成長空間打開 (副題)
《經濟參考報》記者獲悉,石化化工行業碳達峰實施政策已制定完成,有關文件尚待正式發布。相關的標準制定、統計、核算等工作正在穩步推進,未來一些行業產能控制政策也將出臺。從總的思路來看,將加快產業布局優化、結構調整,加大節能降碳升級改造和落后產能淘汰力度,發展新能源、新材料等產業,全面推進行業綠色低碳轉型。
據研究,石化化工行業有望在2030年前實現碳達峰。業內人士認為,2022年石化化工行業將進入整合升級期,能源轉型替代步伐加快,新能源、新材料等產業成長空間打開。值得注意的是,原料用能不納入能源消費總量控制,增加了部分增量項目獲批的可能性,利好行業能效先進企業。
石化和化工行業是支撐國民經濟發展的基礎性產業,也是二氧化碳排放量較大的行業之一。截至2020年底,我國石化化工行業碳排放總量接近14億噸,占全國碳排放總量的12%左右。
國務院印發的《2030年前碳達峰行動方案》明確,推動石化化工行業碳達峰。優化產能規模和布局,加大落后產能淘汰力度,有效化解結構性過剩矛盾。嚴格項目準入,合理安排建設時序,嚴控新增煉油和傳統煤化工生產能力,穩妥有序發展現代煤化工。到2025年,國內原油一次加工能力控制在10億噸以內,主要產品產能利用率提升至80%以上。
“根據《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見》和《2030年前碳達峰行動方案》的要求來看,未納入國家有關領域產業規劃的石化、煤化工項目,獲得批準的可能性基本為零。”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產業發展部副主任李永亮在接受《經濟參考報》記者采訪時說。他表示,未來將出臺一些行業的產能控制政策,嚴控新增煉油和傳統煤化工生產能力。現代煤化工發展潛力巨大,煤基特種燃料、煤基生物可降解材料等是重點發展方向。
相關的思路在日前工信部印發的《“十四五”工業綠色發展規劃》可窺一斑。該文件明確,落實能耗“雙控”目標和碳排放強度控制要求,推動重化工業減量化、集約化、綠色化發展。嚴控尿素、磷銨、電石、燒堿、黃磷等行業新增產能,新建項目應實施產能等量或減量置換。
鼓勵企業節能降碳升級改造,推動能量梯級利用、物料循環利用,也是石化化工行業碳減排的重要路徑之一。李永亮表示,根據《高耗能行業重點領域能效標桿水平和基準水平(2021年版)》,目前有30%的產能達不到基準水平,需要在不超過三年時間內,分批實施改造升級和淘汰。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中國化工節能技術協會正在研究提出一系列石化化工行業節能升級改造的技術方向。
2021年12月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要科學考核,新增可再生能源和原料用能不納入能源消費總量控制,創造條件盡早實現能耗“雙控”向碳排放總量和強度“雙控”轉變,加快形成減污降碳的激勵約束機制,防止簡單層層分解。
“將原料用能不納入能源消費總量控制,對石化化工行業而言影響是最大的,增加了部分增量項目獲批的可能性,利好行業能效先進企業。”李永亮分析說,石化化工行業的一大用能特點就是有一部分煤、油、氣等能源被用作原料,而不是燃料或動力用途,其中部分能源的碳元素進入產品中,并不產生碳排放。截至2020年底,石化化工行業能耗總量6.85億噸標準煤,其中原料用能約為2.02億噸標準煤,占比29.5%。從全國來看,石化化工行業原料用能占到全國原料用能總量的70%。
在他看來,這一調整是實現能耗“雙控”向碳排放總量和強度“雙控”轉變的起步。“十三五”時期以來,能耗“雙控”工作取得了積極的成效,但在執行過程中也存在著一些問題,如涉及能耗總量的剛性約束較強,有些地方采取“一刀切”的情況。對于石化和化工行業來說,將原料用能從能源消費總量控制中移除,增強了管理彈性,增加了差別化管理措施,客觀反映了行業發展訴求和能源利用情況。
不過,這并不意味著能耗總量和原料用能的完全放開。《2030年前碳達峰行動方案》明確,調整原料結構,控制新增原料用煤,拓展富氫原料進口來源,推動石化化工原料輕質化。李永亮強調,石化項目還是要按照國內大循環、產業布局、資源環境承載力等要求來合理有序建設。
碳排放統計、核算降碳基礎能力的提升工作也在抓緊推進。目前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正在組建石化化工行業碳排放統計核算工作組,在國家碳排放統計核算工作組指導下,組織協調石化化工行業碳排放統計核算相關工作,加快建立統一規范的石化化工行業碳排放統計核算體系,制定統計核算方法和標準,開發碳排放監測方法的技術標準體系,研究提出科學合理且具有代表性的單位熱值含碳量等排放因子數據等。
隨著石化化工行業碳減排實施路徑逐漸清晰,相關企業已行動起來。2021年12月31日,江西首座綜合加能站正式投入運營,日供氫能力達500公斤,集加油、加氫、充電、光伏、汽服、便利店等多項能源供給服務項目于一體。這背后是中國石化正在推動形成以能源資源為基礎,以潔凈油品、現代化工為兩翼,以新能源、新材料、新經濟為重要增長極的“一基兩翼三新”產業格局。截至去年底,該公司在全國已累計建成加氫站74座、充換電站超1000座、分布式光伏發電站點超1000座。
中國海油也提出實施綠色發展跨越工程,將力爭到2028年國內二氧化碳排放達到峰值、2050年前實現碳中和。在抓好海上油氣低碳生產的同時,提升天然氣生產利用,并加快新能源新產業培育,力爭建成1-2個綜合能源示范島。
國金證券分析師許雋逸指出,原料用能不納入能源消費總量控制為石化龍頭的高成長性打開了巨大空間。同時,石化龍頭企業持續在新能源和新材料領域進行大體量布局,推動大煉化龍頭產品附加值持續提升。(記者 王璐 北京報道)
相關閱讀
- (2023-01-06)焦點速訊:我國國產體外膜肺氧合治療(ECMO)產品獲批上市
- (2023-01-06)世界新動態:加快油茶產業發展三年行動方案印發
- (2023-01-06)環球微動態丨年貨節助力市場活力持續釋放
- (2023-01-06)全球快看點丨新疆阿克蘇地區著力打造能源資源產業基地
- (2023-01-06)全球熱頭條丨市場監管總局指導免稅行業健康有序發展
- (2023-01-06)世界今亮點!上海技能人才工資增幅為近三年最高
熱點推薦
- (2023-01-06)焦點速訊:我國國產體外膜肺氧合治療(ECMO)產品獲批上市
- (2023-01-06)XM外匯:美國原油庫存增加,WTI油價自周線低位反彈,攀升至73.50美元附近
- (2023-01-06)世界熱議:嘉盛集團:美元全盤走強,紐元/美元下跌處在兩日低位0.6210附近
- (2023-01-06)環球精選!歐元區最新數據預測:歐元區12月調和CPI年率-未季調初值(%)預期值 9.7,或利好歐元
- (2023-01-06)今日外匯市場主要貨幣阻力支撐位預測(2023/1/6)
- (2023-01-06)環球即時:今日重點關注的財經數據和事件及主要數據解讀(2023年1月6日)
最近更新
- (2023-01-06)焦點速訊:我國國產體外膜肺氧合治療(ECMO)產品獲批上市
- (2023-01-06)XM外匯:美國原油庫存增加,WTI油價自周線低位反彈,攀升至73.50美元附近
- (2023-01-06)世界熱議:嘉盛集團:美元全盤走強,紐元/美元下跌處在兩日低位0.6210附近
- (2023-01-06)環球精選!歐元區最新數據預測:歐元區12月調和CPI年率-未季調初值(%)預期值 9.7,或利好歐元
- (2023-01-06)今日外匯市場主要貨幣阻力支撐位預測(2023/1/6)
- (2023-01-06)環球即時:今日重點關注的財經數據和事件及主要數據解讀(2023年1月6日)
- (2023-01-06)世界新動態:加快油茶產業發展三年行動方案印發
- (2023-01-06)環球微動態丨年貨節助力市場活力持續釋放
- (2023-01-06)全球快看點丨新疆阿克蘇地區著力打造能源資源產業基地
- (2023-01-06)全球熱頭條丨市場監管總局指導免稅行業健康有序發展
- (2023-01-06)開曼群島元怎樣換算英鎊?開曼群島元對美元匯率是多少?
- (2023-01-06)黎巴嫩磅對人民幣匯率怎樣?1000黎巴嫩磅是多少英鎊?
- (2023-01-06)老撾基普對人民幣匯率如何?1萬老撾基普等于多少美元?
- (2023-01-06)100泰銖等于多少人民幣?泰銖怎樣兌換馬來西亞元?
- (2023-01-06)臺幣與澳門元匯率怎樣兌換?2000臺幣等于多少人民幣?
- (2023-01-06)世界今亮點!上海技能人才工資增幅為近三年最高
- (2023-01-06)焦點速看:外匯主要貨幣對技術分析:美元、歐元、英鎊、日元、澳元(2023/1/5)
- (2023-01-06)今日最新!1月5日外匯市場行情走勢分析:由于市場懷疑美聯儲的承諾,歐元兌美元突破步履蹣跚
- (2023-01-06)世界熱資訊!1月5日外匯市場行情走勢分析:美元兌日元處于關鍵匯合區,美國數據即將公布
- (2023-01-06)當前資訊!今日晚間白銀行情分析(2023年1月5日)
- (2023-01-06)1月6日重點數據和大事件前瞻
- (2023-01-06)全球熱消息:江西九江開出2023年度首列中歐班列
- (2023-01-06)今日熱搜:“暖風”吹向市場,小商販等待客流量回升
- (2023-01-06)世界微頭條丨及時幫扶因新冠感染存在返貧致貧風險的農戶
- (2023-01-06)全球最資訊丨云南制造業根基工程大力培育“制造工匠”
- (2023-01-06)環球快消息!“圍爐煮茶”緣何圈粉年輕人?
- (2023-01-06)世界看熱訊:“穩經濟、促發展”進行時③丨保供穩產促發展,企業生產忙起來
- (2023-01-06)頭條:國內首個全息數字電網在江蘇建成
- (2023-01-06)天天報道:近5年綠色低碳專利授權量年均增長6.5%
- (2023-01-06)焦點快播:中關村創新引領能力持續增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