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層】寒夜里的北京新發地
【新春走基層】
原標題:寒夜里的北京新發地
工人日報-中工網記者 吳凡 攝影報道
1月26日凌晨5時,北京新發地農產品批發市場,黃大俠(左一)將自家種的韭菜從貨車車廂里取出來,賣給身后排隊等候的采購商。
1月24日早晨,北京新發地農產品批發市場神龍門外,工作人員檢查每一位進場人員的行程碼,并且要求進場人員用小程序掃碼登記。
1月26日7時,在新發地市場蔬菜一區,幾名搬運工正在卸貨。
1月24日,天蒙蒙亮,北京新發地市場內的核酸檢測站已排起了長隊。按照市場要求,所有場內的商戶、職工都要持有72小時內核酸檢測陰性證明。
1月25日,新發地市場直播基地內的一個直播間里,商家線上售賣精品水果。這里的直播一般從下午開始,一直持續到深夜。
1月24日6時,在新發地市場精品水果區,經銷商李大姐用拉貨的繩子跳繩,用運動的方式御寒。
1月26日7時,東方破曉。在新發地市場時令菜批發區的一個貨車車廂里,兩名商戶坐在車廂里休息。
1月25日凌晨3時,在新發地市場豬肉大廳里,商戶們早早就開始忙碌,將新到的白條豬肉拆分裝袋,方便采購。
1月26日6時,在新發地市場時令菜批發區,來自河南的商戶梁顯坐在自己的貨車車廂前等待采購商。天氣寒冷,他用水壺和塑料瓶接了市場內免費供應的熱水,給手腳取暖。
1月24日6時,新發地市場燈火通明。
春節臨近,對于地處北京市豐臺區的新發地農產品批發市場而言,如何一手抓防控,一手抓保供,不僅考驗著市場的管理者,更考驗著活躍在首都農產品供應鏈上的每一位勞動者。
為了讓農產品盡早地裝進市民的菜籃子,新發地市場每天的忙碌從凌晨開始。從菜農、貨車司機到商戶、搬運工、采購商,大家各司其職、努力工作,為了小家,也為了首都這個大家。
從1月23日到26日,工人日報-中工網記者連續多日探訪夜幕下的新發地市場,記錄下寒冷冬夜里勞動者的身影。
1月26日6時許,黎明破曉前,正是一天最冷的時候。
在北京新發地農產品批發市場(以下簡稱新發地市場)蔬菜區,老板娘張萌找來一個裝滿熱水的塑料瓶,遞給愛人暖手。盡管大家都把自己裹得跟粽子一樣,但裸露在外的手還是凍得有些僵硬。
夜幕下,高挑的路燈泛著清冷的白光,路邊陰暗處還有一些殘留的積雪。與之形成對比的,是嘈雜的人聲、疾馳而過的車輪聲,還有不時響起的“倒車、請注意、倒車、請注意……”。
在大部分人身處夢鄉時,這里的忙碌已經持續了一整夜。
徐文代就是忙碌人群中的一個。今年56歲的他是大伙口中的“徐老頭”。作為場內的搬運工,徐老頭平時總是戴著個雷鋒帽,穿著一位快遞員朋友不要的工作服,開著自己的電動三輪車跑東跑西。跑久了,身子熱了,徐老頭才會把帽子摘下來透透氣,露出光光的腦袋。這時,常有商戶朋友會跟他打趣、開玩笑。
每天下午17時到第二天早上7時,這14個小時是徐文代固定的工作時段,中間客流少的時候可以打個盹兒。一個晚上的忙碌,能給他帶來300元的收入。他的老家在黑龍江,自女兒在北京成家后,他也跟著來了北京,一來就是十多年。
“如果要說辛苦,還是菜農更辛苦。”一位前來批發韭菜的北京采購商說。
為了節約成本,有些商戶的菜是自家承包土地雇人種的,同時還自己負責運輸、售賣。
來自河北省秦皇島市昌黎縣的黃大俠就是如此。他在老家承包了40多畝的韭菜,還有100多畝的土豆,雇村民種植。他平均每3天跑兩趟北京新發地市場,一般是下午出發,晚上進京,到第二天上午賣完了再把車開回去,準備下一趟。
黃大俠今年57歲,種了30多年的菜。在他們村像他這樣的種植大戶還有七八家,都是每天來回跑。“困了累了,就在車上睡會兒。”黃大俠說。
作為北京最重要的農產品批發市場,這里的平穩有序不僅關乎首都人民的菜籃子,也是很多家庭的生計所在。據悉,為了保障北京市春節期間農產品供應,市場內商戶基本全員留京,確定留京商戶達8000余家。
“也是怕麻煩到家里人。”張萌說起今年過年的打算,滿臉苦笑。張萌老家在河南省周口市,租的房子是在天津,平時工作在北京新發地市場,而這些地方最近都有新冠肺炎確診病例。“我在這邊,每天市場安排大家做核酸,看檢測沒問題心里還踏實些,今年過年搞不好要在車上過了”。
2020年,北京新發地市場曾經暴發過一次疫情,因為那次疫情,新發地市場被大家熟知。近期,新發地市場所在的豐臺區出現了新的疫情,并且中高風險地區離新發地市場只有四五公里的距離,大家都顯得格外謹慎。市場內的幾處核酸檢測站每天天剛亮就排起了長隊,戴口罩、勤洗手的標語到處都是,工作人員更是三班倒進行24小時不間斷巡查,提醒所有入場人員戴好口罩、及時做核酸檢測。
新冠疫情,或多或少影響了一些商戶的生意,尤其是一些外省客源較多的。“現在周邊省份的很多采購商都去河北高碑店進貨了,我們的生意也受到影響。”在精品水果區賣葡萄的李大姐對記者說,“今年貨源充足,希望市民多買點水果,疫情早點過去,我們也回歸正常。”
相關閱讀
- (2023-01-06)焦點速訊:我國國產體外膜肺氧合治療(ECMO)產品獲批上市
- (2023-01-06)世界新動態:加快油茶產業發展三年行動方案印發
- (2023-01-06)環球微動態丨年貨節助力市場活力持續釋放
- (2023-01-06)全球快看點丨新疆阿克蘇地區著力打造能源資源產業基地
- (2023-01-06)全球熱頭條丨市場監管總局指導免稅行業健康有序發展
- (2023-01-06)世界今亮點!上海技能人才工資增幅為近三年最高
熱點推薦
- (2023-01-06)焦點速訊:我國國產體外膜肺氧合治療(ECMO)產品獲批上市
- (2023-01-06)XM外匯:美國原油庫存增加,WTI油價自周線低位反彈,攀升至73.50美元附近
- (2023-01-06)世界熱議:嘉盛集團:美元全盤走強,紐元/美元下跌處在兩日低位0.6210附近
- (2023-01-06)環球精選!歐元區最新數據預測:歐元區12月調和CPI年率-未季調初值(%)預期值 9.7,或利好歐元
- (2023-01-06)今日外匯市場主要貨幣阻力支撐位預測(2023/1/6)
- (2023-01-06)環球即時:今日重點關注的財經數據和事件及主要數據解讀(2023年1月6日)
最近更新
- (2023-01-06)焦點速訊:我國國產體外膜肺氧合治療(ECMO)產品獲批上市
- (2023-01-06)XM外匯:美國原油庫存增加,WTI油價自周線低位反彈,攀升至73.50美元附近
- (2023-01-06)世界熱議:嘉盛集團:美元全盤走強,紐元/美元下跌處在兩日低位0.6210附近
- (2023-01-06)環球精選!歐元區最新數據預測:歐元區12月調和CPI年率-未季調初值(%)預期值 9.7,或利好歐元
- (2023-01-06)今日外匯市場主要貨幣阻力支撐位預測(2023/1/6)
- (2023-01-06)環球即時:今日重點關注的財經數據和事件及主要數據解讀(2023年1月6日)
- (2023-01-06)世界新動態:加快油茶產業發展三年行動方案印發
- (2023-01-06)環球微動態丨年貨節助力市場活力持續釋放
- (2023-01-06)全球快看點丨新疆阿克蘇地區著力打造能源資源產業基地
- (2023-01-06)全球熱頭條丨市場監管總局指導免稅行業健康有序發展
- (2023-01-06)開曼群島元怎樣換算英鎊?開曼群島元對美元匯率是多少?
- (2023-01-06)黎巴嫩磅對人民幣匯率怎樣?1000黎巴嫩磅是多少英鎊?
- (2023-01-06)老撾基普對人民幣匯率如何?1萬老撾基普等于多少美元?
- (2023-01-06)100泰銖等于多少人民幣?泰銖怎樣兌換馬來西亞元?
- (2023-01-06)臺幣與澳門元匯率怎樣兌換?2000臺幣等于多少人民幣?
- (2023-01-06)世界今亮點!上海技能人才工資增幅為近三年最高
- (2023-01-06)焦點速看:外匯主要貨幣對技術分析:美元、歐元、英鎊、日元、澳元(2023/1/5)
- (2023-01-06)今日最新!1月5日外匯市場行情走勢分析:由于市場懷疑美聯儲的承諾,歐元兌美元突破步履蹣跚
- (2023-01-06)世界熱資訊!1月5日外匯市場行情走勢分析:美元兌日元處于關鍵匯合區,美國數據即將公布
- (2023-01-06)當前資訊!今日晚間白銀行情分析(2023年1月5日)
- (2023-01-06)1月6日重點數據和大事件前瞻
- (2023-01-06)全球熱消息:江西九江開出2023年度首列中歐班列
- (2023-01-06)今日熱搜:“暖風”吹向市場,小商販等待客流量回升
- (2023-01-06)世界微頭條丨及時幫扶因新冠感染存在返貧致貧風險的農戶
- (2023-01-06)全球最資訊丨云南制造業根基工程大力培育“制造工匠”
- (2023-01-06)環球快消息!“圍爐煮茶”緣何圈粉年輕人?
- (2023-01-06)世界看熱訊:“穩經濟、促發展”進行時③丨保供穩產促發展,企業生產忙起來
- (2023-01-06)頭條:國內首個全息數字電網在江蘇建成
- (2023-01-06)天天報道:近5年綠色低碳專利授權量年均增長6.5%
- (2023-01-06)焦點快播:中關村創新引領能力持續增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