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如何提高自給率
原標題:產需缺口擴大,對外依賴度高——(引題)
大豆如何提高自給率(主題)
2021年,我國大豆呈現產量和進口量“雙減”。數據顯示,2021年我國大豆總產量1640萬噸,比上年減少320萬噸,減幅16.4%;大豆進口量9651.8萬噸,比上年減少381萬噸,同比降低3.8%,全年大豆供應量減少701萬噸。
專家表示,“雙減”是保持供需平衡下的正常反應,不會對國內大豆穩定供應造成顯著影響。不過,大豆產需缺口擴大,對外依賴程度高,保障糧油安全的隱患增加。因此,要想方設法提高大豆自給率,增加國產大豆有效供給,以應對國際環境的不確定性。
國內供應總體穩定
黑龍江八旗糧油有限公司總經理劉宏偉告訴記者,目前公司已收購大豆5000噸,市場大豆供應充足,但收購價格較高。2021年新季,國產大豆價格開秤以來,價格高開高走。黑龍江新季大豆開秤價格每斤2.8元,最高漲至3.1元后有所回落。今年1月下旬,中儲糧及黑龍江省級儲備提價收購,帶動大豆價格恢復性上漲。
國家糧油信息中心分析師鄭祖庭認為,國產大豆產量回落的主要原因有二:一是去年玉米價格上漲,農民擴種玉米意愿強烈,擠占了大豆種植面積;二是華北和東北等大豆主產區在生長期期間遭受不利天氣,導致大豆單產小幅下滑。大豆進口量減少的主要原因有三:一是國際大豆價格高企,國內大豆壓榨利潤長期虧損,油廠采購積極性減弱;二是生豬價格大幅回落,養殖虧損,豆粕添加比例下調,需求增速放緩,制約大豆進口;三是大量小麥替代玉米做飼料,小麥蛋白含量高于玉米,替代了部分豆粕消費,減少大豆進口。
據布瑞克農業數據庫顯示,2021年我國大豆食用需求約為1600萬噸,國產大豆產量1640萬噸,可滿足食用部分的消費需求。“目前來看,2021年大豆減產對國內食品行業影響可能較為有限,但從長期來看,還是要穩住減產勢頭,以便更好更穩定滿足國產大豆的食用消費需求。”中國農科院農業經濟與發展研究所產業經濟研究室主任鐘鈺說。
從進口來看,雖然去年大豆進口量略微有所下降。近年來,美國、巴西等大豆出口國對我國大豆進口需求有著較為穩定的預期。根據2021年12月美國農業部的數據,2021至2022年度全球大豆生產形勢向好,國際糧食市場的大豆供應量較為充足,為國內采購大豆創造了良好的外部環境。
調結構擴面積
在世紀疫情之下,貿易保護主義盛行,國際經貿摩擦加劇,全球糧食產業鏈、供應鏈不穩定性和不確定性增加,大豆自給率偏低已經成為我國保障糧食安全的短板。
擴種大豆、提高大豆自給率已成為全社會共識。2021年中央農村工作會議明確提出擴種大豆的工作目標。全國農業農村廳局長會議提出,要把擴種大豆列為2022年必須完成的重大政治任務,要下大力氣調整種植結構,千方百計擴種大豆,取得可考核的成效。
“今年合作社計劃種植11.2萬畝地,其中大豆與玉米實行輪作,大豆5萬畝,玉米5萬畝,水稻1.2萬畝。”黑龍江北安市城郊鄉建民村革命農機合作社理事長李富強說。黑龍江省是全國優質大豆的主產區,也是重要的大豆生產和供給基地,種植面積和產量均居全國首位。今年黑龍江將增加大豆種植面積1000萬畝。
擴大大豆玉米輪作、開發鹽堿地種大豆和推廣大豆玉米復合種植是提升大豆自給率的重要舉措。農業農村部近期印發的《“十四五”全國種植業發展規劃》明確提出,要挖掘潛力擴面積,穩定食用增加油用;到2025年,力爭大豆播種面積達到1.6億畝左右,產量達到2300萬噸左右。
擴種大豆,大豆與玉米爭地是一個繞不開的問題。大豆與玉米輪作,有利于種地養地、高產穩產。據了解,今年我國將在2021年全國大豆玉米帶狀復合種植面積達到700多萬畝基礎上,力爭新增面積1500萬畝,到2025年達到5000萬畝。
“玉米大豆帶狀復合種植模式現在已經基本成熟。下一步我們將在適宜品種、適宜機具、適宜除草劑等環節進一步完善提升,最大限度發揮這種模式的潛力。”農業農村部種植業管理司司長潘文博說。
調動保護好農民積極性
大豆種植收益低是影響大豆擴種的重要因素。農民是否種植大豆,主要考量的還是收益。
鄭祖庭認為,要健全農民種糧收益保障機制,穩定大豆生產者補貼政策和加大輪作補貼力度,讓種豆農民有利可圖。各級政府在發揮市場機制作用的同時,要強化支持力度,平衡作物之間的比較收益,確保農民種豆合理收益。
李富強給記者算了一筆賬:去年合作社的5萬畝大豆產量高、價格也高,每畝產量360斤,遠高于全國畝產260斤的水平,每斤大豆最高時3.1元,每畝大豆純收益300元。而當時玉米每畝純收益400元,水稻每畝純收益200元左右。如果今年政府加大補貼力度,使得大豆收益接近或者高于玉米收益,他會考慮增加大豆種植面積。
擴種大豆是好事,但大豆產量增加,農民卻有可能會再次陷入“賣豆難”。目前,國產大豆價格持續高位運行,導致國產大豆加工企業成本高企,經營出現困難,無法正常開展收購。
鐘鈺認為,主產區在千方百計擴種大豆的同時,要大力扶持培育一批國產大豆加工企業,構建“產購儲加銷”全產業鏈經營模式,實現產業鏈、價值鏈、供應鏈三鏈協同發展,通過采取“龍頭企業+合作社+農戶”的生產經營模式,將分散的小農戶組織起來,促進大豆規模化、標準化生產,統一品種、統一耕種、統一田間管理、統一收購,既能從根本上解決大豆“賣難”問題,又能讓農民分享大豆全產業鏈增值收益。
面對復雜嚴峻的市場環境,黑龍江八旗糧油有限公司正試圖構建“產購儲加銷”全產業鏈經營模式,通過流轉土地或訂單農業向上游延伸產業鏈,在黑龍江建設非轉基因大豆種植基地,推動大豆規模化、標準化生產,確保大豆品質和產量;向下游延伸產業鏈,發展大豆深加工。
鄭祖庭認為,必須充分挖掘國內大豆增長潛力,推廣低蛋白飼料配方,促進飼料中豆粕減量替代,合理引導大豆需求,在努力提高自給率的基礎上,統籌用好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兩種資源,擴大進口來源和渠道,以滿足國內消費需求的不斷增長,保障大豆供應安全。(記者 劉 慧)
相關閱讀
- (2023-01-06)焦點速訊:我國國產體外膜肺氧合治療(ECMO)產品獲批上市
- (2023-01-06)世界新動態:加快油茶產業發展三年行動方案印發
- (2023-01-06)環球微動態丨年貨節助力市場活力持續釋放
- (2023-01-06)全球快看點丨新疆阿克蘇地區著力打造能源資源產業基地
- (2023-01-06)全球熱頭條丨市場監管總局指導免稅行業健康有序發展
- (2023-01-06)世界今亮點!上海技能人才工資增幅為近三年最高
熱點推薦
- (2023-01-06)焦點速訊:我國國產體外膜肺氧合治療(ECMO)產品獲批上市
- (2023-01-06)XM外匯:美國原油庫存增加,WTI油價自周線低位反彈,攀升至73.50美元附近
- (2023-01-06)世界熱議:嘉盛集團:美元全盤走強,紐元/美元下跌處在兩日低位0.6210附近
- (2023-01-06)環球精選!歐元區最新數據預測:歐元區12月調和CPI年率-未季調初值(%)預期值 9.7,或利好歐元
- (2023-01-06)今日外匯市場主要貨幣阻力支撐位預測(2023/1/6)
- (2023-01-06)環球即時:今日重點關注的財經數據和事件及主要數據解讀(2023年1月6日)
最近更新
- (2023-01-06)焦點速訊:我國國產體外膜肺氧合治療(ECMO)產品獲批上市
- (2023-01-06)XM外匯:美國原油庫存增加,WTI油價自周線低位反彈,攀升至73.50美元附近
- (2023-01-06)世界熱議:嘉盛集團:美元全盤走強,紐元/美元下跌處在兩日低位0.6210附近
- (2023-01-06)環球精選!歐元區最新數據預測:歐元區12月調和CPI年率-未季調初值(%)預期值 9.7,或利好歐元
- (2023-01-06)今日外匯市場主要貨幣阻力支撐位預測(2023/1/6)
- (2023-01-06)環球即時:今日重點關注的財經數據和事件及主要數據解讀(2023年1月6日)
- (2023-01-06)世界新動態:加快油茶產業發展三年行動方案印發
- (2023-01-06)環球微動態丨年貨節助力市場活力持續釋放
- (2023-01-06)全球快看點丨新疆阿克蘇地區著力打造能源資源產業基地
- (2023-01-06)全球熱頭條丨市場監管總局指導免稅行業健康有序發展
- (2023-01-06)開曼群島元怎樣換算英鎊?開曼群島元對美元匯率是多少?
- (2023-01-06)黎巴嫩磅對人民幣匯率怎樣?1000黎巴嫩磅是多少英鎊?
- (2023-01-06)老撾基普對人民幣匯率如何?1萬老撾基普等于多少美元?
- (2023-01-06)100泰銖等于多少人民幣?泰銖怎樣兌換馬來西亞元?
- (2023-01-06)臺幣與澳門元匯率怎樣兌換?2000臺幣等于多少人民幣?
- (2023-01-06)世界今亮點!上海技能人才工資增幅為近三年最高
- (2023-01-06)焦點速看:外匯主要貨幣對技術分析:美元、歐元、英鎊、日元、澳元(2023/1/5)
- (2023-01-06)今日最新!1月5日外匯市場行情走勢分析:由于市場懷疑美聯儲的承諾,歐元兌美元突破步履蹣跚
- (2023-01-06)世界熱資訊!1月5日外匯市場行情走勢分析:美元兌日元處于關鍵匯合區,美國數據即將公布
- (2023-01-06)當前資訊!今日晚間白銀行情分析(2023年1月5日)
- (2023-01-06)1月6日重點數據和大事件前瞻
- (2023-01-06)全球熱消息:江西九江開出2023年度首列中歐班列
- (2023-01-06)今日熱搜:“暖風”吹向市場,小商販等待客流量回升
- (2023-01-06)世界微頭條丨及時幫扶因新冠感染存在返貧致貧風險的農戶
- (2023-01-06)全球最資訊丨云南制造業根基工程大力培育“制造工匠”
- (2023-01-06)環球快消息!“圍爐煮茶”緣何圈粉年輕人?
- (2023-01-06)世界看熱訊:“穩經濟、促發展”進行時③丨保供穩產促發展,企業生產忙起來
- (2023-01-06)頭條:國內首個全息數字電網在江蘇建成
- (2023-01-06)天天報道:近5年綠色低碳專利授權量年均增長6.5%
- (2023-01-06)焦點快播:中關村創新引領能力持續增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