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產經 >

            “非遺+旅游”產業助力暢游新疆

            2022-02-22 08:53:02 來源:中工網-工人日報

            原標題:“非遺+旅游”產業助力暢游新疆

            工人日報-中工網記者 吳鐸思 通訊員 馬安妮

            非遺,是人類智慧的結晶,更是見證了一代代人成長的活態化石。走在新疆,多民族聚居,多文化交匯,每一個地方都有一份屬于自己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每一件都在講述新疆的故事。從喀什古城中能閉眼制作土陶的老手藝人、塔城地區塔塔爾族傳統的糕點,到阿克蘇地區傳統民族樂器制作……新疆維吾爾木卡姆、瑪納斯、麥西熱甫更是被列入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在新疆,游客不僅能夠欣賞廣袤沙漠、高山湖泊之景,還能品味、體驗不同非遺產品的獨特魅力。

            從吃到玩 非遺產品多種多樣

            再屯娜是塔塔爾族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也是新疆塔城市塔塔爾族文化協會會長,一雙巧手能夠制作出近百種不同的糕點。

            “有很多從上海、北京來的愛好者,只要有興趣,我很愿意免費教這門手藝。”她希望更多人能夠品嘗到糕點中塔塔爾族的獨特味道。

            因冬季氣候偏冷,適宜糕點存放,今年春節再屯娜開通了線上銷售渠道,不少來自上海、廣東、深圳等地的顧客購買糕點。偏遠的地方靠快遞,比較近的地方,比如烏魯木齊,她會集中在一起送過來。

            “為了讓塔城地區的非遺傳承人展示自己的技藝、作品,我們專門打造了工作室,像塔塔爾族糕點,設有展示區、體驗區等,希望‘塔城禮物’越來越多。”塔城地區文旅局非遺中心主任黨韞介紹說。

            一塊泥,和水、摔打、上轉盤,在阿熱甫江·阿布都熱依正在嫻熟地捏制一件土陶瓶,他是一家維吾爾族模制法土陶展覽館的店長,也是一位維吾爾族模制法土陶燒制技藝第五代傳承人。

            穿過狹窄的門框,大大小小的土陶制品擺放在院內的架子上。走進房內,中間擺放著他日常捏制土陶的工具和泥土,左右兩邊各有一間房,分別放著上色成型和未上色的土陶制品。

            兩間占地約30平方米的房間內,各有數百件土陶制品,瞬間吸引了游客的目光。“我細細地找了一遍,就沒找到兩個一模一樣的作品。”來自成都的游客米克吉說,“和店名一樣,這就是一個小型土陶展覽館。”

            38歲的阿熱甫江從去年開始帶著7歲小兒子學習這門手藝。“從小就讓他學習,慢慢地,他的技術就會越來越好。”阿熱甫江說。

            在繁華熱鬧的喀什古城,他的店面并不在最佳的位置,即使如此,仍有絡繹不絕的游客上門購買。小到特色擺件,大到幾十斤的花盆,游客都會選購。

            走在喀什古城的巷道,有特色的花帽、手工打制的銅器、私人定制的木質烙畫等各種可體驗的項目,也能欣賞到維吾爾族傳統歌舞、民間藝術畫展、民俗表演等非遺項目展示。

            除了這些,和布克賽爾縣的江格爾文化、阿瓦提縣的刀郎木卡姆、烏恰縣的瑪納斯奇的演出等,都成為了游客必打卡的項目。

            如今,非遺演出、產品等進入景區已成為常態化,這不僅讓非遺傳承人能夠與五湖四海的游客暢談交流,碰撞出不同的火花,為作品增加文化元素,還能借助景區平臺,擴寬非遺融入現代生活,使其在保護和發展中不斷向前。

            技能培訓+產業 讓非遺能傳承能致富

            維吾爾族服飾絢麗多彩,灑脫大方,是民族性格、文化的生活展示。在新疆和田地區于田縣的阿伊珠彎服裝制作有限責任公司生產車間中,工人正在認真、仔細地縫制著衣服。

            哈斯也提·阿吾拉是這家公司的負責人,也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維吾爾族服飾”第五代傳承人。30多年前,家里長輩傳承給她這門手藝,之后她也不斷學習,并組織相關培訓。

            “我希望更多人能夠了解我們的傳統文化,能夠穿上我們的服飾。”哈斯也提說。她注冊成立了刺繡手工藝品公司,帶動了周邊村民穩定就業近20人,并先后帶出近70名學徒。“我很高興,大部分徒弟能獨立開店,把這門手藝傳下去。”哈斯也提說道。

            在新疆巴楚和靜縣,80多歲的塞米爾老人是蒙古族繡氈圖案代表性傳承人,她從15歲就開始學習這門手藝,如今不僅會做氈品工藝,還會縫制蒙古族服飾、首飾等傳統手工藝品。

            塞米爾老人不僅有精湛的手藝,還對徒弟十分熱心,幾十年來,她已帶出60多名徒弟。其中,徒弟娜仁才次克不僅學會了手藝,還創辦了公司。“師傅很鼓勵我們去創業,也希望我們傳承好、發揚好這門手藝。”在娜仁才次克的公司里,有十幾位員工都是塞米爾的徒弟。

            叼羊被譽為“勇敢者的運動”,維吾爾族叼羊是新疆民間體育項目,也被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名錄。家住喀什地區巴楚縣的牙森·買買提就是一名維吾爾族叼羊代表性傳承人,他不僅在多項賽事中勇奪第一,還培養出40多名徒弟。

            叼羊分為徒步叼羊和馬上叼羊,一般都是在節慶或者表演比賽時進行,參加叼羊的選手既要有力氣,騎馬技術也要好。為了不讓羊羔被別人搶走,選手在奔跑的時候,要看對方從馬的哪一邊來,就把羊拿到馬的另一邊,動作要干脆,反應也要快。

            新疆是非物質文化遺產大區,“技能培訓+產業”模式不僅讓當地的非遺技藝得到傳承,還拓寬了他們的就業渠道,吸引更多年輕人傳承非遺技藝。

            線上線下實現精準銷售

            好作品要有好平臺,精準定位更有助于新疆非遺“走出去”,在每年的“文化和自然遺產日”、春節期間,新疆各地會組織開展百余項特色鮮明、互動性強的非遺文化和旅游展示推廣活動。

            2020年,新疆吐魯番市葡萄溝景區成立了“非遺集市”并對外開放,展銷了3000多種新疆非遺產品;同年舉辦了首屆非物質文化遺產購物節線下活動,開通了直播帶貨、線上選購等平臺。

            今年春節期間,自治區各級非遺保護單位在“文化進萬家——視頻直播家鄉年”活動中,通過線上線下的互動模式,依托非遺巴扎、非遺工坊、非遺保護基地、旅游景區、歷史街區組織開展各類非遺項目的展演、展示,共計開展了198場群眾文化活動。

            此外,借助直播平臺,新疆部分非遺傳承人展示自己的工藝作品,實現了線上線下同步銷售,讓非遺技藝能夠“走出去”,從而吸引更多人參與非遺保護之中。

            天眼查數據顯示,目前我國的非遺類相關企業共2821家,非物質遺產的品牌化、產品化成為炙手可熱的賽道。“2022年,我們將推進非遺傳播普及力度、拓展非遺傳播渠道,提高非遺的可見度和影響力,促進非遺保護和旅游不斷融合發展,并推動非遺巴扎、非遺工坊建設,引導非遺文創產品研發,為非遺保護和發展振興注入新的內生動力。”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非物質文化遺產處副處長郭夢源說。

            關鍵詞:

            最近更新

            亚洲色婷婷综合开心网| 国产成人亚洲午夜电影| 亚洲天堂福利视频|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久久精品1| 春暖花开亚洲性无区一区二区| 亚洲最大福利视频| 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影院| 亚洲成人福利在线观看| 亚洲色图.com| 亚洲日韩国产精品无码av| 亚洲网址在线观看你懂的| 亚洲成av人片天堂网老年人| 无码欧精品亚洲日韩一区夜夜嗨 | 亚洲AV日韩综合一区| 亚洲国产成人手机在线观看| 亚洲最大无码中文字幕| 亚洲 日韩经典 中文字幕| 亚洲 日韩经典 中文字幕| 亚洲人成色777777老人头| 亚洲成AV人片高潮喷水| 国产亚洲精品美女久久久久久下载| 精品亚洲国产成人av| 亚洲AV伊人久久青青草原| 亚洲国产免费综合| 久久乐国产精品亚洲综合| 亚洲线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国产精品va在线播放| 亚洲国产天堂久久综合| 国产亚洲老熟女视频| 国产成人亚洲综合a∨| 成人伊人亚洲人综合网站222| 亚洲免费日韩无码系列| 亚洲老妈激情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成色www久久网站夜月| 666精品国产精品亚洲| 亚洲乱码精品久久久久..| 亚洲好看的理论片电影| 亚洲国产美女精品久久| 亚洲一级毛片视频|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观看久久| 亚洲成a人片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