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商家不愿入駐外賣平臺有苦衷
原標題:外賣平臺抽取高額傭金,配送過程無法保質保量(引題)
一些商家不愿入駐外賣平臺有苦衷(主題)
工人日報-中工網記者 張嬙
閱讀提示
在新冠肺炎疫情的背景下,外賣代替堂食,更加成為人們生活中的一部分。而仍有一些商家不愿意入駐外賣平臺,他們有的為了菜品質量選擇專心經營線下門店,有的覺得平臺傭金過高而選擇用其他方式進行配送。有業內人士指出,訂單量和配送質量這一核心問題仍待解決。
來自國家信息中心的一份報告數據顯示,2021年,我國在線外賣收入占餐飲業收入總額21.4%。其中,某外賣平臺交易金額為7021億元,外賣交易量達144億筆。除北京、上海等一線城市,外賣行業逐漸下沉到三四線城市,不僅年輕群體會點外賣,中老年群體也開始逐漸適應這種生活方式。特別是在疫情管控形勢之下,人們更多地選擇外賣代替堂食,一度出現外賣小哥“供不應求”的情況。
然而,記者走訪發現,仍有一些商家不愿入駐外賣平臺,有的嘗試平臺外賣以后又選擇退出。究其原因,平臺傭金過高、配送過程不可控因素太多、需要大量資金維護等成為商家望而卻步的主要原因。
同時,新的配送模式不斷出現,越來越多的商家通過提升菜品質量、選擇其他配送方式提高店鋪口碑,以此獲取更加長遠的利益。
高額傭金讓商家望而卻步
山東省青島市王先生是一家燒烤店老板,他經營的店鋪每月營業額都保持在25萬元左右,店員曾多次提出上線外賣平臺,都未被采納。“上線平臺得交20%的傭金,訂單增多還需要增加人手,算來算去都不劃算?!蓖跸壬f,一些商家都有這樣的顧慮。
據了解,外賣平臺對大型連鎖餐飲企業執行15%~18%傭金,小型餐飲企業18%~23%。也就是說,一張100元的訂單,外賣平臺就要收取15~23元,餐廳只能獲得80元左右。
青島市某餐飲集團負責人表示,餐飲行業純利潤在20%~30%,商家自行支付騎手配送費用,再支付平臺傭金,實際收益可能只有10%左右。“很多時候商家是通過跑量賺取利潤,一旦訂單量不足極有可能出現虧本。”該負責人介紹,一些專做外賣的商家面對平臺的傭金和運營費用,會選擇降低食材成本來提高利潤。
王先生告訴記者,入駐外賣平臺以后不僅要支付傭金,為了提高銷量,能讓更多人看到自家店鋪,還需要支付運營費?!耙恍┥碳視x擇優先制作外賣訂單,延長了堂食顧客的等候時間,店鋪線下的評價也會降低。與其這樣,不如專心做好線下。”
除了高額的傭金,配送過程中的不可控因素也是商家不愿意入駐外賣平臺的重要原因。青島市某粵菜酒樓剛剛入駐平臺,因為缺少經驗,顧客下單以后酒店馬上開始制作,卻因為天氣不好,沒有騎手及時接單?!白詈箫埐硕紱隽耍赓u還在店里?!必撠熑松蛳壬鸁o奈地說,外賣騎手送餐延遲、湯飲打翻等帶來的差評會直接影響店鋪口碑,所以一些想做品質的商家拒絕加入平臺。
“外賣平臺嚴苛的管理機制和后臺服務的欠缺給一些商家造成了不便?!鼻鄭u市某日料店老板告訴記者,疫情發生以后,外賣平臺對于上線商家審核非常嚴格,如果沒有網絡經營許可證,就必須跟平臺簽訂獨家協議。不僅如此,平臺方解決問題的效率也很低,一些運營問題往往需要2~3天才能答復。
一些商家選擇其他配送方式
據了解,外賣傭金主要由三部分組成:平臺使用費、技術服務費和配送服務費。平臺使用費類似于線下地租成本,外賣平臺每年投入大量資金加大技術研發,保障商家和顧客交易平穩運行。有關數據顯示,2018年某外賣平臺研發開支為70.7億元,較2017年的36.5億元增長近1倍。
2020年疫情發生以后,有平臺對全國所有到店餐飲合作商戶、生活服務類商戶實行階段性傭金免除政策;另有平臺為商戶提供減免傭金、年費延期等服務。
面對這樣的舉措,很多商家認為是杯水車薪,為了減少被動、保證配送質量,不少商家“躲著”外賣平臺,選擇其他配送方式。
記者走訪發現,有商家選擇上線平臺,但自己完成配送環節,傭金為3%~10%,每月可以增加至少10%的利潤;也有不少商家選擇聘用專職外賣員工,月薪4000元加提成,并且可以兼顧店內堂食服務;部分商家為了緩解用餐高峰期,與平臺簽約,以自行配送為主,平臺配送為輔。
專營海鮮外賣的宋先生表示,他們以與配送公司合作的方式送外賣,配送公司直接安排人手進行配送,這樣既能保證店鋪運作,又能確保配送速度和食物安全。
校園周邊的商家則更加青睞“校園外賣”配送模式。他們為在校大學生在用餐高峰期提供取餐服務,可以一次集中配送多單,每單根據距離收費2~5元不等。不僅更加便捷高效,商家還無需支付配送費用。
訂單量和配送質量問題仍待解決
針對商家普遍反映的傭金過高問題,有餐飲團體呼吁外賣平臺實質性減少傭金。該餐飲團體還提出與騰訊微信和順豐同城達成戰略合作,協助餐飲品牌上線外賣小程序,增加私域流量訂單,減少傭金費用支出。
廣東省餐飲服務行業協會此前也曾向省商務廳反饋,并與外賣平臺協商,爭取平臺根據省內情況繼續加大傭金減免幅度,保障商家正常利潤。
目前,北京擬出臺《網絡餐飲服務餐飲安全管理規范》,外賣制作、打包、配送將有全市統一標準,除了要求外賣質量不應與堂食“差別對待”之外,存放超2小時的外賣食品不再配送供餐,并且要使用“開啟后無法復原”的包裝封簽或一次性封口的外包裝袋。
日趨規范的行業標準和多元化的配送方式,正在倒逼傳統外賣行業改善服務。某外賣平臺相關負責人表示,幫助行業不能單靠單純的降低傭金,解決不好訂單量和配送質量這個核心問題,再多的減免也只是暫時的?!捌脚_應該通過強化線上運營、優化平臺供給能力、嚴格配送服務標準等舉措,幫助商家占據更多的市場份額,這也是提高平臺市場黏性和核心競爭力最有效的途徑。”該負責人說。
相關閱讀
- (2023-01-06)焦點速訊:我國國產體外膜肺氧合治療(ECMO)產品獲批上市
- (2023-01-06)世界新動態:加快油茶產業發展三年行動方案印發
- (2023-01-06)環球微動態丨年貨節助力市場活力持續釋放
- (2023-01-06)全球快看點丨新疆阿克蘇地區著力打造能源資源產業基地
- (2023-01-06)全球熱頭條丨市場監管總局指導免稅行業健康有序發展
- (2023-01-06)世界今亮點!上海技能人才工資增幅為近三年最高
熱點推薦
- (2023-01-06)焦點速訊:我國國產體外膜肺氧合治療(ECMO)產品獲批上市
- (2023-01-06)XM外匯:美國原油庫存增加,WTI油價自周線低位反彈,攀升至73.50美元附近
- (2023-01-06)世界熱議:嘉盛集團:美元全盤走強,紐元/美元下跌處在兩日低位0.6210附近
- (2023-01-06)環球精選!歐元區最新數據預測:歐元區12月調和CPI年率-未季調初值(%)預期值 9.7,或利好歐元
- (2023-01-06)今日外匯市場主要貨幣阻力支撐位預測(2023/1/6)
- (2023-01-06)環球即時:今日重點關注的財經數據和事件及主要數據解讀(2023年1月6日)
最近更新
- (2023-01-06)焦點速訊:我國國產體外膜肺氧合治療(ECMO)產品獲批上市
- (2023-01-06)XM外匯:美國原油庫存增加,WTI油價自周線低位反彈,攀升至73.50美元附近
- (2023-01-06)世界熱議:嘉盛集團:美元全盤走強,紐元/美元下跌處在兩日低位0.6210附近
- (2023-01-06)環球精選!歐元區最新數據預測:歐元區12月調和CPI年率-未季調初值(%)預期值 9.7,或利好歐元
- (2023-01-06)今日外匯市場主要貨幣阻力支撐位預測(2023/1/6)
- (2023-01-06)環球即時:今日重點關注的財經數據和事件及主要數據解讀(2023年1月6日)
- (2023-01-06)世界新動態:加快油茶產業發展三年行動方案印發
- (2023-01-06)環球微動態丨年貨節助力市場活力持續釋放
- (2023-01-06)全球快看點丨新疆阿克蘇地區著力打造能源資源產業基地
- (2023-01-06)全球熱頭條丨市場監管總局指導免稅行業健康有序發展
- (2023-01-06)開曼群島元怎樣換算英鎊?開曼群島元對美元匯率是多少?
- (2023-01-06)黎巴嫩磅對人民幣匯率怎樣?1000黎巴嫩磅是多少英鎊?
- (2023-01-06)老撾基普對人民幣匯率如何?1萬老撾基普等于多少美元?
- (2023-01-06)100泰銖等于多少人民幣?泰銖怎樣兌換馬來西亞元?
- (2023-01-06)臺幣與澳門元匯率怎樣兌換?2000臺幣等于多少人民幣?
- (2023-01-06)世界今亮點!上海技能人才工資增幅為近三年最高
- (2023-01-06)焦點速看:外匯主要貨幣對技術分析:美元、歐元、英鎊、日元、澳元(2023/1/5)
- (2023-01-06)今日最新!1月5日外匯市場行情走勢分析:由于市場懷疑美聯儲的承諾,歐元兌美元突破步履蹣跚
- (2023-01-06)世界熱資訊!1月5日外匯市場行情走勢分析:美元兌日元處于關鍵匯合區,美國數據即將公布
- (2023-01-06)當前資訊!今日晚間白銀行情分析(2023年1月5日)
- (2023-01-06)1月6日重點數據和大事件前瞻
- (2023-01-06)全球熱消息:江西九江開出2023年度首列中歐班列
- (2023-01-06)今日熱搜:“暖風”吹向市場,小商販等待客流量回升
- (2023-01-06)世界微頭條丨及時幫扶因新冠感染存在返貧致貧風險的農戶
- (2023-01-06)全球最資訊丨云南制造業根基工程大力培育“制造工匠”
- (2023-01-06)環球快消息!“圍爐煮茶”緣何圈粉年輕人?
- (2023-01-06)世界看熱訊:“穩經濟、促發展”進行時③丨保供穩產促發展,企業生產忙起來
- (2023-01-06)頭條:國內首個全息數字電網在江蘇建成
- (2023-01-06)天天報道:近5年綠色低碳專利授權量年均增長6.5%
- (2023-01-06)焦點快播:中關村創新引領能力持續增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