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量政策工具蓄勢加力
原標題:多部委接連釋放穩經濟強音 (引題)
增量政策工具蓄勢加力 (主題)
近段時間,包括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人民銀行等在內的多個部委負責人接連發聲,或是召開會議貫徹落實4月29日政治局會議精神。從部委部署來看,一攬子著力穩住經濟大盤的舉措將加快落地,增量政策工具蓄勢加力。
4月29日召開的中央政治局會議強調,“要加快落實已經確定的政策,實施好退稅減稅降費等政策,用好各類貨幣政策工具”“要抓緊謀劃增量政策工具,加大相機調控力度,把握好目標導向下政策的提前量和冗余度”。
業內指出,從政治局會議到會后各部委的落實部署,釋放出穩增長力度再加強、政策工具再加碼的明確信號。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經濟研究部副部長劉向東對《經濟參考報》記者表示,在現有存量政策加緊落地見效外,要加快謀劃增量政策工具。增量政策主要圍繞穩增長、穩就業、穩物價等目標要求。要推動積極的財政政策加力提效。在穩健貨幣政策提前布局、靠前發力的情況下,加快結構性貨幣政策實施力度。加快推動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的協調配合。此外,加大保供穩價和助企紓困政策力度,積極引導預期和提振信心。
“增量政策不應簡單地理解為進一步擴張的經濟政策。”中國社科院財經戰略研究院副院長楊志勇對《經濟參考報》記者表示,首先應該是對既有政策的落實情況進行評估,梳理政策實施的難點堵點,需要結構性調整和優化的,按照政策目標的要求作進一步優化。在他看來,增量政策工具著力點應該是多方面的,財政政策、貨幣政策、就業政策、產業政策等應綜合發力。
多位專家認為,增量政策工具中,財政政策將發揮更大作用。
財政部副部長許宏才日前在接受新華社記者采訪時詳解了積極財政政策的發力點。退稅減稅降費加快進度:各項政策正在加快實施。5月會提前退還小型和中型企業存量留抵稅額,此后還將加快大型企業退稅進度。財政支出加力加速:保持適當支出強度,加快支出進度,優化財政支出結構,加大對重點領域支出保障力度。專項債“額度早、發行緊、撥付快”。預計各地二季度完成大部分新增專項債券的發行工作,并于三季度完成掃尾。
在楊志勇看來,專項債券項目投資,要以形成有效投資為導向,實施中部分項目可能無法實施或不能馬上實施形成有效投資,則就有必要對項目進行調整,讓專項債券資金在形成投資中更好地發揮積極作用。財政政策還可以直接對接政策目標要求,如服務穩就業、穩物價目標,對具體政策措施進行優化。“當然,如果有必要,財政赤字率還可以進一步提高,財政赤字率2.8%的安排就意味著有進一步擴大的空間。但是,無論如何優化,要特別注意更好地釋放市場活力。”
多個貨幣金融增量政策工具也在積極主動謀劃之中。
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陳雨露日前在接受新華社記者采訪時表示,“盡快推出1000億元再貸款支持物流倉儲等企業融資,加強對貨運經營者幫扶”;“加大對銀行特別是中小銀行發行永續債的支持力度,支持提升銀行資本水平,增強銀行信貸投放能力”;“更好發揮政府性融資擔保作用,用市場化法治化辦法促進金融機構向實體經濟合理讓利”。
值得注意的是,多個醞釀中的金融支持舉措旨在紓困受疫情嚴重沖擊的行業、中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等。據陳雨露介紹,“對餐飲、文旅等困難行業企業,加快動產抵質押和信用貸款產品開發”“對受疫情嚴重影響的群體,靈活采取合理延后還款時間、延長貸款期限、延遲還本等方式予以支持”等都是下一步政策的重點。
中國銀行研究院研究員梁斯表示,餐飲和文旅行業一是比較典型的聚集性消費行業,受疫情影響比較大,二是缺少足夠的抵押和擔保物,未來,將在擴大抵押和擔保物范圍方面有所創新,并增加針對這些行業的信用貸款的比例。
多位業內人士也認為,穩經濟和紓困主體,要進一步加大政策實施力度。招聯金融首席研究員董希淼表示,下一步,應適時通過降準、調降政策利率以及壓降銀行負債成本等,推動1年期和5年期以上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同步下行。
內需是經濟發展的主引擎。近期,由于國內疫情反復、國際局勢多變等突發因素超出預期,投資消費指標一度出現波動。面對新情況、新挑戰,“全力擴大國內需求”成為穩經濟的重要著力點。
擴投資方面,發揮有效投資關鍵作用、全面加強基礎設施建設,被置于重中之重。對于具體投資領域,國家發展改革委相關負責人指出,要加大網絡型基礎設施、產業升級基礎設施、城市和農業農村基礎設施、國家安全基礎設施等領域投資力度。交通運輸部黨組成員、總規劃師徐成光強調,適度超前開展交通基礎設施建設,統籌推進102項國家重大工程涉及交通項目。
促消費方面,加力應對疫情對消費的影響、發揮消費對經濟循環的牽引帶動作用,備受重視。商務部黨組成員、副部長盛秋平日前透露下一步穩消費重點,包括加力鞏固傳統消費、加快發展新興消費、著力提升城市消費、積極擴大鄉村消費等。
“穩基建是穩增長、擴內需的重要抓手。在全面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方面,預計圍繞土地、用能等重大要素保障和優化環評等手續流程的政策將持續發揮效用,支撐基建增速持續反彈。”光大證券董事總經理、首席宏觀經濟學家高瑞東對《經濟參考報》記者說。
圍繞擴內需,劉向東認為,要加快制定出臺一攬子擴內需的政策舉措,促進消費持續恢復。對一些疫情比較嚴重的城市,可向低收入群體發放消費券或直接發放現金補貼。實施一攬子基礎設施和制造業投資振興計劃。“要在控制住疫情、穩定住宏觀經濟大盤的基礎上,為中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靶向’紓困,既要用足用好現有的減稅降費、減租減息等政策舉措,還要繼續采取更有力的舉措,創造更多獲客增收的市場機會。加快穩定市場預期,提振投資者和消費者信心。”(記者 孫韶華 張莫 班娟娟 北京報道)
相關閱讀
- (2023-01-06)焦點速訊:我國國產體外膜肺氧合治療(ECMO)產品獲批上市
- (2023-01-06)世界新動態:加快油茶產業發展三年行動方案印發
- (2023-01-06)環球微動態丨年貨節助力市場活力持續釋放
- (2023-01-06)全球快看點丨新疆阿克蘇地區著力打造能源資源產業基地
- (2023-01-06)全球熱頭條丨市場監管總局指導免稅行業健康有序發展
- (2023-01-06)世界今亮點!上海技能人才工資增幅為近三年最高
熱點推薦
- (2023-01-06)焦點速訊:我國國產體外膜肺氧合治療(ECMO)產品獲批上市
- (2023-01-06)XM外匯:美國原油庫存增加,WTI油價自周線低位反彈,攀升至73.50美元附近
- (2023-01-06)世界熱議:嘉盛集團:美元全盤走強,紐元/美元下跌處在兩日低位0.6210附近
- (2023-01-06)環球精選!歐元區最新數據預測:歐元區12月調和CPI年率-未季調初值(%)預期值 9.7,或利好歐元
- (2023-01-06)今日外匯市場主要貨幣阻力支撐位預測(2023/1/6)
- (2023-01-06)環球即時:今日重點關注的財經數據和事件及主要數據解讀(2023年1月6日)
最近更新
- (2023-01-06)焦點速訊:我國國產體外膜肺氧合治療(ECMO)產品獲批上市
- (2023-01-06)XM外匯:美國原油庫存增加,WTI油價自周線低位反彈,攀升至73.50美元附近
- (2023-01-06)世界熱議:嘉盛集團:美元全盤走強,紐元/美元下跌處在兩日低位0.6210附近
- (2023-01-06)環球精選!歐元區最新數據預測:歐元區12月調和CPI年率-未季調初值(%)預期值 9.7,或利好歐元
- (2023-01-06)今日外匯市場主要貨幣阻力支撐位預測(2023/1/6)
- (2023-01-06)環球即時:今日重點關注的財經數據和事件及主要數據解讀(2023年1月6日)
- (2023-01-06)世界新動態:加快油茶產業發展三年行動方案印發
- (2023-01-06)環球微動態丨年貨節助力市場活力持續釋放
- (2023-01-06)全球快看點丨新疆阿克蘇地區著力打造能源資源產業基地
- (2023-01-06)全球熱頭條丨市場監管總局指導免稅行業健康有序發展
- (2023-01-06)開曼群島元怎樣換算英鎊?開曼群島元對美元匯率是多少?
- (2023-01-06)黎巴嫩磅對人民幣匯率怎樣?1000黎巴嫩磅是多少英鎊?
- (2023-01-06)老撾基普對人民幣匯率如何?1萬老撾基普等于多少美元?
- (2023-01-06)100泰銖等于多少人民幣?泰銖怎樣兌換馬來西亞元?
- (2023-01-06)臺幣與澳門元匯率怎樣兌換?2000臺幣等于多少人民幣?
- (2023-01-06)世界今亮點!上海技能人才工資增幅為近三年最高
- (2023-01-06)焦點速看:外匯主要貨幣對技術分析:美元、歐元、英鎊、日元、澳元(2023/1/5)
- (2023-01-06)今日最新!1月5日外匯市場行情走勢分析:由于市場懷疑美聯儲的承諾,歐元兌美元突破步履蹣跚
- (2023-01-06)世界熱資訊!1月5日外匯市場行情走勢分析:美元兌日元處于關鍵匯合區,美國數據即將公布
- (2023-01-06)當前資訊!今日晚間白銀行情分析(2023年1月5日)
- (2023-01-06)1月6日重點數據和大事件前瞻
- (2023-01-06)全球熱消息:江西九江開出2023年度首列中歐班列
- (2023-01-06)今日熱搜:“暖風”吹向市場,小商販等待客流量回升
- (2023-01-06)世界微頭條丨及時幫扶因新冠感染存在返貧致貧風險的農戶
- (2023-01-06)全球最資訊丨云南制造業根基工程大力培育“制造工匠”
- (2023-01-06)環球快消息!“圍爐煮茶”緣何圈粉年輕人?
- (2023-01-06)世界看熱訊:“穩經濟、促發展”進行時③丨保供穩產促發展,企業生產忙起來
- (2023-01-06)頭條:國內首個全息數字電網在江蘇建成
- (2023-01-06)天天報道:近5年綠色低碳專利授權量年均增長6.5%
- (2023-01-06)焦點快播:中關村創新引領能力持續增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