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熱文:一穗玉米兩本賬折射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之變
原標題:一穗玉米兩本賬折射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之變
(資料圖)
一穗玉米究竟能賣多少錢?金秋時節,記者一行扎進“中國糧倉”黑龍江的田間地頭,在收割機的轟鳴聲中,在玉米采摘聲中,管窺一穗玉米帶來的中國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之變。
一穗玉米兩本賬種出天壤之別
天空湛藍,云團低垂,北疆沃野上,千里青紗帳。道路兩側黑土地上玉米秸稈已泛黃,有的地塊玉米棒粗壯正待收割,有的地塊已是“人去棒無”。
在黑龍江省綏化市望奎縣東郊鎮廂蘭五村,種了30多年地的“老把式”周春生,正給自家待收的400畝玉米地估產。“預計畝產能達1600斤,比去年增收300斤,目前市價每斤1元左右。”他說,去年村里新添置大型農機,秋整地時將全村土地深翻養足了地力。
“收入主要看產量,去除土地流轉和耕作費等1100元,畝純賺500元。”周春生算了一筆賬,他種的大田玉米俗稱“笨苞米”, 省心省事不費力,主要用于糧食收儲、飼料、玉米淀粉和酒精加工等。春耕時種子每斤10多元,播種后除了施肥打藥,幾乎沒啥田間管理,秋收時“按斤賣”,糧販來收。
十多公里外,望奎縣廂白滿族鄉正白后頭村的鮮食玉米已收割完畢。“‘按穗賣’貴在質量、鮮度,搶收期就那么幾天,為了減損主要是人工采摘。”海濤農業種植合作社理事長李學斌也算了一筆賬。他說,市場上鮮食玉米種子每斤從幾十元到上百元不等,今年畝產約3000棒,合作社加工制成冷凍產品,每棒能賣1.6元至1.8元,去掉土地流轉、種植加工等成本,自產自銷畝利潤約2000元,如果單袋塑封鎖鮮,利潤更高,他們正為此籌建新生產線。
良種玉米吃香倒逼傳統農業轉型
同為玉米,4倍利潤,為何種出天壤之別?望奎縣種鮮食玉米,是從鄰縣青岡“取經”,當地已經形成完備的規模化種植、加工和銷售鏈條。
“關鍵在于優質種源供給和田間精細化管理,尤其有機鮮食玉米成本更高、種植更辛苦,如良種投入、防蟲咬鼠啃、精細收割等,賣到幾元一穗并不稀奇。”綏化市青岡縣新村鄉鄉長殷曉光介紹說,全鄉鮮食玉米種植從3年前1000多畝擴大到如今5000多畝,農民和新型農業主體在“嘗鮮兒”中鼓起了錢袋子,目前鄉里正在擴建冷庫、新建鮮食玉米漿包和玉米粒等精深加工項目。
鮮食玉米與大田玉米、青貯飼料玉米不同,記者駐村蹲點時手工采摘,這種玉米比大田早收割近一月,玉米籽粒輕掐即可迸出漿汁,鮮嫩甘甜清香。與大田玉米收割后晾曬不同,運輸車需在30分鐘內將玉米從地頭拉到車間鎖鮮,剝皮高溫蒸煮15到20分鐘后,經冷卻、速凍、分揀包裝和冷藏,全過程控制在6小時以內保持最佳口感,農民在家門口季節性打零工采摘,日收入上百元不等。
“源頭在種,根兒卻在工業化加工和冷鏈物流運輸,小玉米變‘金貴’倒逼著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轉型。”青岡縣旺九玉米專業種植合作社理事長趙坤曾做過市場調研,他說,全縣鮮食玉米加工企業3年內增加了16戶。目前,全縣鮮食玉米企業已發展到20多戶,年加工能力達4億穗,實現產業集約化發展。
從地頭到餐桌考驗農業價值鏈重塑
在哈爾濱市一家大型超市內,市民正在挑選塑封鮮食玉米。一位市民說,這跟小時候在田間地頭用玉米葉燒著吃的“大苞米”不是一個味兒,孩子早餐喜歡吃,自己也會將其作為減肥餐。身邊不少朋友則通過網上直播購買“嘗鮮兒”。
如何面向餐桌,既種得好、又賣得好?走進位于青岡縣的大董黑土地農業有限公司,投資巨大的一排排廠房和冷凍基地整齊壯觀。公司副總經理尹德才介紹,通過“互聯網+”可追溯體系建設,實現了鮮食玉米全程質量監控,產品銷往北京、上海、福州、廣州等20余個城市。
圍繞科技、綠色、質量和品牌建設,青岡縣當地研發、引進了10余個優良玉米品種,在播期確定、綠色防治、加工速凍、冷藏運輸等各環節,推廣標準化生產工藝和規程,實現全產業鏈價值重塑。2019年8月,黑龍江省綏化市發布地方鮮食玉米標準,對土壤有機質含量、玉米品種、田間管理等方面都有嚴格要求。黑龍江省農業農村廳廳長王兆憲介紹,黑龍江省是玉米生產大省。截至2021年,全省鮮食玉米種植面積超過200萬畝,種植規模占全國十分之一。(新華社記者鄒大鵬、黃騰)
相關閱讀
- (2023-01-06)焦點速訊:我國國產體外膜肺氧合治療(ECMO)產品獲批上市
- (2023-01-06)世界新動態:加快油茶產業發展三年行動方案印發
- (2023-01-06)環球微動態丨年貨節助力市場活力持續釋放
- (2023-01-06)全球快看點丨新疆阿克蘇地區著力打造能源資源產業基地
- (2023-01-06)全球熱頭條丨市場監管總局指導免稅行業健康有序發展
- (2023-01-06)世界今亮點!上海技能人才工資增幅為近三年最高
熱點推薦
- (2023-01-06)焦點速訊:我國國產體外膜肺氧合治療(ECMO)產品獲批上市
- (2023-01-06)XM外匯:美國原油庫存增加,WTI油價自周線低位反彈,攀升至73.50美元附近
- (2023-01-06)世界熱議:嘉盛集團:美元全盤走強,紐元/美元下跌處在兩日低位0.6210附近
- (2023-01-06)環球精選!歐元區最新數據預測:歐元區12月調和CPI年率-未季調初值(%)預期值 9.7,或利好歐元
- (2023-01-06)今日外匯市場主要貨幣阻力支撐位預測(2023/1/6)
- (2023-01-06)環球即時:今日重點關注的財經數據和事件及主要數據解讀(2023年1月6日)
最近更新
- (2023-01-06)焦點速訊:我國國產體外膜肺氧合治療(ECMO)產品獲批上市
- (2023-01-06)XM外匯:美國原油庫存增加,WTI油價自周線低位反彈,攀升至73.50美元附近
- (2023-01-06)世界熱議:嘉盛集團:美元全盤走強,紐元/美元下跌處在兩日低位0.6210附近
- (2023-01-06)環球精選!歐元區最新數據預測:歐元區12月調和CPI年率-未季調初值(%)預期值 9.7,或利好歐元
- (2023-01-06)今日外匯市場主要貨幣阻力支撐位預測(2023/1/6)
- (2023-01-06)環球即時:今日重點關注的財經數據和事件及主要數據解讀(2023年1月6日)
- (2023-01-06)世界新動態:加快油茶產業發展三年行動方案印發
- (2023-01-06)環球微動態丨年貨節助力市場活力持續釋放
- (2023-01-06)全球快看點丨新疆阿克蘇地區著力打造能源資源產業基地
- (2023-01-06)全球熱頭條丨市場監管總局指導免稅行業健康有序發展
- (2023-01-06)開曼群島元怎樣換算英鎊?開曼群島元對美元匯率是多少?
- (2023-01-06)黎巴嫩磅對人民幣匯率怎樣?1000黎巴嫩磅是多少英鎊?
- (2023-01-06)老撾基普對人民幣匯率如何?1萬老撾基普等于多少美元?
- (2023-01-06)100泰銖等于多少人民幣?泰銖怎樣兌換馬來西亞元?
- (2023-01-06)臺幣與澳門元匯率怎樣兌換?2000臺幣等于多少人民幣?
- (2023-01-06)世界今亮點!上海技能人才工資增幅為近三年最高
- (2023-01-06)焦點速看:外匯主要貨幣對技術分析:美元、歐元、英鎊、日元、澳元(2023/1/5)
- (2023-01-06)今日最新!1月5日外匯市場行情走勢分析:由于市場懷疑美聯儲的承諾,歐元兌美元突破步履蹣跚
- (2023-01-06)世界熱資訊!1月5日外匯市場行情走勢分析:美元兌日元處于關鍵匯合區,美國數據即將公布
- (2023-01-06)當前資訊!今日晚間白銀行情分析(2023年1月5日)
- (2023-01-06)1月6日重點數據和大事件前瞻
- (2023-01-06)全球熱消息:江西九江開出2023年度首列中歐班列
- (2023-01-06)今日熱搜:“暖風”吹向市場,小商販等待客流量回升
- (2023-01-06)世界微頭條丨及時幫扶因新冠感染存在返貧致貧風險的農戶
- (2023-01-06)全球最資訊丨云南制造業根基工程大力培育“制造工匠”
- (2023-01-06)環球快消息!“圍爐煮茶”緣何圈粉年輕人?
- (2023-01-06)世界看熱訊:“穩經濟、促發展”進行時③丨保供穩產促發展,企業生產忙起來
- (2023-01-06)頭條:國內首個全息數字電網在江蘇建成
- (2023-01-06)天天報道:近5年綠色低碳專利授權量年均增長6.5%
- (2023-01-06)焦點快播:中關村創新引領能力持續增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