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售行業的這些創新大大方便了市民消費
原標題:零售行業的這些創新大大方便了市民消費
工人日報-中工網記者 楊召奎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折扣店、會員店、即時零售、直播帶貨、低碳消費……2022年,在新冠疫情沖擊、消費者消費習慣和消費行為變化等多方因素影響下,零售行業面臨更為深刻和復雜的挑戰。這也促使行業企業對過去的發展模式進行轉型升級,追求更高質量的發展。而這些創新舉措,也大大方便了市民消費。
“疫情、經濟大環境這些都會對行業和企業的生存和發展產生影響,但對行業、企業產生決定性影響的還是自身。如果行業和企業無法持續保持價值創造的能力,必然會被更具價值創造能力的生產方式和生產者所替代。”中國連鎖經營協會會長裴亮對《工人日報》記者表示,未來零售企業要用“價值”引領轉型,要做難而正確的事情。
商超入局折扣店
2022年,一些連鎖商超企業紛紛入局折扣店。折扣店內的商品分兩部分,一部分為臨期折扣品,主要用于引流,毛利空間相對低;另一部分為正價折扣品,是盈利的主要來源。
例如,2022年8月中旬,物美集團旗下折扣店品牌——“美淘”在北京市門頭溝區的西茂大廈低調開業。當年9月30日,盒馬奧萊在上海開業,這被業內稱為是盒馬第一家硬折扣店,也可以看作是“盒馬鮮生奧萊”的迭代版。
首都經濟貿易大學教授陳立平表示,折扣店不是一種僅依靠低價銷售商品的零售業,而是超市發展中的創新業態。折扣店的業態創新核心,就是如何打造低成本的經營系統和體系。
會員店業態加速發展
2022年以來,會員店業態依然保持積極發展態勢。除國際品牌外,本土零售企業也加速了對會員店市場的布局。
2022年12月23日,山姆會員商店宣布北京第四家門店——大興店正式開業。截至目前,山姆在全國25個城市已經開設了42家門店。12月31日,位于北京豐臺區大成路的麥德龍會員店正式開業,這是麥德龍在北京的第5家會員店。
北京國際商貿中心研究基地首席專家賴陽表示,倉儲會員店盈利最核心的價值是高品質的生鮮和大量獨特的自有品牌商品,而遍布全球的供應鏈是優勢,這也是其區別于社區超市的關鍵所在。
即時零售加速發展
線上下單、配送到家、配送時效通常在30~60分鐘。2022年以來,以“本地門店+即時配送”的即時零售新模式越來越受消費者的歡迎。
例如,作為美團重要的即時零售平臺,美團閃購在今年新推出了“24小時便利店”活動。在商品方面,可以提供夜間熱銷品清單,上翻用戶需求商品。在配送方面,能夠幫助商家延長營業時間,擴大門店配送范圍。
業內人士普遍認為,未來幾年即時零售復合增長率將會保持高位,預計到2026年,即時零售相關市場規模將超過1萬億元。
更加主動進行數字化轉型
2022年,零售企業的數字化轉型,整體處于探索“線上化”(數字化2.0)并向“數智化”(數字化3.0)邁進的階段。零售商們面對數字化轉型課題越來越化被動為主動,從“跟隨者”變成“引領者”。
越來越多的零售商意識到,數字化不是單純的線上渠道布局,而更關乎其背后企業核心運營能力的全鏈路數字化改造。零售數字化的價值創造更多回歸了零售的本質,即在商品力、體驗和效率等方面打造競爭優勢。
此外,隨著互聯網技術的深入發展,不少零售企業紛紛開展直播帶貨業務,構建多元化的直播生態體系,以此應對疫情沖擊,培育新的業績增長點。除了百貨與購物中心、零售專業店、品牌專賣店等企業外,2022年一些實體商超企業也開始加速布局直播帶貨業務。
茶飲、咖啡市場持續升溫
茶飲、咖啡市場持續升溫是2022年零售餐飲市場的一大亮點。2022年以來,頭部新茶飲品牌動作頻頻。2022年9月22日,蜜雪冰城的A股上市申請已獲受理,并正式預披露招股書,擬登陸深交所主板。
近日,喜茶新年全員信發布,首次旗幟鮮明地將大眾市場作為喜茶未來的發展目標,指出喜茶要完成的下一件大事是“將真品質的茶飲和激發喜悅的品牌,帶給更多的大眾用戶”“讓喜茶去到所有需要它的地方”。這也使得喜茶自2022年初展開的主動調價、推動行業真奶真果等品質“內卷”、開放事業合伙等一系列重大業務動作背后的邏輯浮出水面。
咖啡市場方面,2022年2月,本土連鎖咖啡品牌Seesaw Coffee宣布已完成數億元A++輪融資。3月,Manner Coffee發布公告,全國10城200多家新店齊開。9月,咖啡連鎖品牌Tim Hortons中國業務登陸納斯達克。此外,瑞幸咖啡在今年實現史上首次全面盈利。
低碳消費促進綠色發展
隨著低碳消費與低碳生活日漸成為社會倡導和日益普及的生活新方式,同時也對連鎖經營及網絡消費平臺企業持續推動綠色運營、踐行環境與社會責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022年底,浙江省商務廳公布2022浙江省綠色商場名單,銀泰百貨共有10家門店上榜,再加上此前入選的24家門店,銀泰百貨全國已有過半數門店變身“綠色商場”,其中浙江的“綠色商場”門店數更是超過九成。
踐行循環經濟的電商平臺紅布林2022年擬定的“減碳標準”落地。在紅布林APP內,通過計算每一次交易所產生的減碳數值,可真正實現用戶環保貢獻值的數據可視化。用戶可以通過“選購循環商品”及“出售閑置商品”行為貢獻碳減排,將行為數據將加入“我的碳減排記錄”。
此外,2022年以來,國內不少購物中心企業都加大了深度運營力度,提升商業價值。多個城市推進市內免稅店建設,免稅店行業迎來巨大發展空間。在追求規模與質量的平衡的同時,一些企業也在積極整合社會資源、利用資本手段謀求更大發展空間。
相關閱讀
- (2023-01-06)焦點速訊:我國國產體外膜肺氧合治療(ECMO)產品獲批上市
- (2023-01-06)世界新動態:加快油茶產業發展三年行動方案印發
- (2023-01-06)環球微動態丨年貨節助力市場活力持續釋放
- (2023-01-06)全球快看點丨新疆阿克蘇地區著力打造能源資源產業基地
- (2023-01-06)全球熱頭條丨市場監管總局指導免稅行業健康有序發展
- (2023-01-06)世界今亮點!上海技能人才工資增幅為近三年最高
熱點推薦
- (2023-01-06)焦點速訊:我國國產體外膜肺氧合治療(ECMO)產品獲批上市
- (2023-01-06)XM外匯:美國原油庫存增加,WTI油價自周線低位反彈,攀升至73.50美元附近
- (2023-01-06)世界熱議:嘉盛集團:美元全盤走強,紐元/美元下跌處在兩日低位0.6210附近
- (2023-01-06)環球精選!歐元區最新數據預測:歐元區12月調和CPI年率-未季調初值(%)預期值 9.7,或利好歐元
- (2023-01-06)今日外匯市場主要貨幣阻力支撐位預測(2023/1/6)
- (2023-01-06)環球即時:今日重點關注的財經數據和事件及主要數據解讀(2023年1月6日)
最近更新
- (2023-01-06)焦點速訊:我國國產體外膜肺氧合治療(ECMO)產品獲批上市
- (2023-01-06)XM外匯:美國原油庫存增加,WTI油價自周線低位反彈,攀升至73.50美元附近
- (2023-01-06)世界熱議:嘉盛集團:美元全盤走強,紐元/美元下跌處在兩日低位0.6210附近
- (2023-01-06)環球精選!歐元區最新數據預測:歐元區12月調和CPI年率-未季調初值(%)預期值 9.7,或利好歐元
- (2023-01-06)今日外匯市場主要貨幣阻力支撐位預測(2023/1/6)
- (2023-01-06)環球即時:今日重點關注的財經數據和事件及主要數據解讀(2023年1月6日)
- (2023-01-06)世界新動態:加快油茶產業發展三年行動方案印發
- (2023-01-06)環球微動態丨年貨節助力市場活力持續釋放
- (2023-01-06)全球快看點丨新疆阿克蘇地區著力打造能源資源產業基地
- (2023-01-06)全球熱頭條丨市場監管總局指導免稅行業健康有序發展
- (2023-01-06)開曼群島元怎樣換算英鎊?開曼群島元對美元匯率是多少?
- (2023-01-06)黎巴嫩磅對人民幣匯率怎樣?1000黎巴嫩磅是多少英鎊?
- (2023-01-06)老撾基普對人民幣匯率如何?1萬老撾基普等于多少美元?
- (2023-01-06)100泰銖等于多少人民幣?泰銖怎樣兌換馬來西亞元?
- (2023-01-06)臺幣與澳門元匯率怎樣兌換?2000臺幣等于多少人民幣?
- (2023-01-06)世界今亮點!上海技能人才工資增幅為近三年最高
- (2023-01-06)焦點速看:外匯主要貨幣對技術分析:美元、歐元、英鎊、日元、澳元(2023/1/5)
- (2023-01-06)今日最新!1月5日外匯市場行情走勢分析:由于市場懷疑美聯儲的承諾,歐元兌美元突破步履蹣跚
- (2023-01-06)世界熱資訊!1月5日外匯市場行情走勢分析:美元兌日元處于關鍵匯合區,美國數據即將公布
- (2023-01-06)當前資訊!今日晚間白銀行情分析(2023年1月5日)
- (2023-01-06)1月6日重點數據和大事件前瞻
- (2023-01-06)全球熱消息:江西九江開出2023年度首列中歐班列
- (2023-01-06)今日熱搜:“暖風”吹向市場,小商販等待客流量回升
- (2023-01-06)世界微頭條丨及時幫扶因新冠感染存在返貧致貧風險的農戶
- (2023-01-06)全球最資訊丨云南制造業根基工程大力培育“制造工匠”
- (2023-01-06)環球快消息!“圍爐煮茶”緣何圈粉年輕人?
- (2023-01-06)世界看熱訊:“穩經濟、促發展”進行時③丨保供穩產促發展,企業生產忙起來
- (2023-01-06)頭條:國內首個全息數字電網在江蘇建成
- (2023-01-06)天天報道:近5年綠色低碳專利授權量年均增長6.5%
- (2023-01-06)焦點快播:中關村創新引領能力持續增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