滯脹難阻歐洲央行持續加息|天天微速訊
原標題:滯脹難阻歐洲央行持續加息
(相關資料圖)
歐洲央行將于15日宣布最新利率決議,市場預期該行將繼續加息25個基點。但在滯脹局面下,市場人士擔憂持續緊縮政策將加重歐元區經濟嚴峻性。
滯脹難改加息節奏
歐洲央行將于本周公布最新利率決定,市場普遍認為其將延續5月份的加息節奏,對利率上調25個基點。不過在歐元區陷入技術性衰退、滯脹風險持續擴大背景下,歐洲央行貨幣政策緊縮力度和峰值成為關注焦點。
歐洲央行將于15日宣布最新利率決議,外媒援引分析師觀點稱,幾乎可以確保會加息25個基點,人們的注意力將集中在央行決策者對利率何時會達到峰值的公開辯論上。
上個月歐元區通脹放緩幅度大于預期,再加上更多的信貸條件限制,包括摩根士丹利等機構都表示,預計猜測歐洲央行可能會在7月暫停緊縮——恰逢歐洲央行本輪加息周期啟動一周年之際。這將使存款利率保持在3.75%。不過,也有預測稱,歐洲央行在9月份再次加息依然不是完全沒有可能的,特別是對該行內部一些比較鷹派的官員而言。
歐盟統計局日前公布的最新數據顯示,歐元區今年第一季度的國內生產總值(GDP)下降了0.1%,低于初值的小幅增長。歐盟統計局還將2022年第四季度的GDP終值下調至下降0.1%,連著兩個季度的GDP負增長意味著歐元區進入了技術性衰退。與此同時,歐元區5月的年通脹率仍保持在6.1%的高位,食品、制成品和服務價格繼續上漲。
英國《金融時報》指出,此次下調代表出現了最溫和的技術性衰退,顯示了受能源和生活成本危機打擊時,歐元區經濟近期表現較為脆弱。
歐洲央行行長拉加德上周曾公開表示,該地區物價壓力仍然太大,她認為,盡管有些方面正顯示出通脹緩和的跡象,但沒有明確的證據表明潛在的通貨膨脹已經達到頂峰。
《巴倫周刊》援引多位市場人士觀點稱,預計本周歐洲央行對政策和通脹的前景的表態不會有較大變化,即目標在2025年令通脹回歸至2.1%。
財政等因素加重經濟困境
除了貨幣政策,歐洲經濟還面臨財政政策壓力,多重危機疊加背景下,支持實體經濟和產業發展的資金投入前景堪憂。
據德國《商報》近日報道,由于利率上升、烏克蘭危機、移民和能源供應短缺等多重危機,歐盟的長期財政預算壓力不斷增加。文章稱,如果未來不削減強制性支出,歐盟無法再為重要的新舉措提供資金。
報道指出,在新冠疫情之后,眾多問題使歐盟的財政資源不堪重負。歐盟預算儲備“幾乎已經耗盡”,剩下的數十億歐元早就規劃好了用途,而歐洲面臨的挑戰仍不斷增加,歐盟的行動能力正在減弱。
負責歐盟預算的歐盟專員約翰內斯·哈恩上周提交了歐盟2024年預算及長期預算提案(2021年至2027年),也被稱為多年度財政框架(MFF)。
根據該文章,歐盟成員國支付單一預算成本的意愿很低,尤其最重要的凈出資國德國。該媒體警告稱,所有這些問題都可能削弱歐盟為其優先事項提供資金,或對不可預見事件做出反應的能力,并導致關鍵項目面臨風險。
文章還指出,歐盟每年有大量強制性支出,使其只有不到300億歐元用于加速能源轉型、發展芯片產業、促進國內清潔技術生產,開辟新的原材料來源等。
文章總結稱,受限于嚴格的強制性支出,“歐盟無法崛起成為一個地緣政治力量”,并指出在目前的預算結構下,歐盟無法應對新的挑戰。
實際上,各國政府支出急劇下降,已是造成一季度歐元區GDP縮水的一個主要因素。也出現衰退的經濟“火車頭”德國印證了此因素,工業數據持續下滑顯示支出不足導致實體經濟動能不足。
短期經濟前景黯淡
由于貨幣和財政政策均呈緊縮態勢,市場認為今年歐元區經濟前景可能不及預期。
歐盟委員會在5月中旬預計,歐元區20個國家2023年的經濟增長將達到1.1%。經濟學家夏洛特·德·蒙彼利埃在接受法新社采訪時表示,這個數字現在看起來過于樂觀,“自春季以來,所有數據都很糟糕?!?/p>
盡管通貨膨脹有所緩解,但歐元區5月的年通脹率仍保持在6.1%的高位,食品、制成品和服務價格繼續上漲。歐元區經濟還受到歐洲央行加息的影響,這降低了信貸需求,抑制了投資,尤其是房地產投資。
經濟學家安德魯·肯寧安預計,在2023年余下時間里,經濟將進一步收縮。他指出,歐洲央行被迫與通脹作斗爭,貨幣政策收緊對經濟造成影響。夏洛特·德·蒙彼利埃也表示,“不幸的是,在接下來的幾個月里,沒有那么多因素可以讓我們對經濟反彈抱有希望?!?/p>
凱投宏觀首席歐洲經濟學家肯寧厄姆在一份報告中表示,家庭消費受到高物價和利率上升的沉重打擊,一季度GDP萎縮意味著歐元區陷入技術性衰退?!拔覀冋J為,隨著貨幣政策收緊的影響繼續顯現,GDP可能在二季度繼續收縮。”他說道。
去年烏克蘭危機爆發導致能源價格飆升后,歐元區的通脹也隨之高漲,盡管近幾個月有所緩和,但仍處在高位。
英國萬神殿宏觀經濟學研究公司的經濟學家克勞斯·維斯特森表示,未來幾個月歐元區不太可能出現大幅增長,他預計投資將持續放緩。
機構標普環球市場認為,服務業將帶動歐元區二季度GDP轉升,但緊縮政策的效果持續顯現,2023年底或2024年初將再度陷入衰退。(記者 閆磊 綜合報道)
相關閱讀
- (2023-06-14)滯脹難阻歐洲央行持續加息|天天微速訊
- (2023-06-14)世界熱文:央行政策利率齊降 傳遞穩增長信號
- (2023-06-14)環球微頭條丨即將告別3.5%時代 壽險業步入新一輪利率周期
- (2023-06-14)世界訊息:北京市市場監管局公布質量監督抽查結果 11組電動自行車抽檢不合格
- (2023-06-14)每日消息!從單純“比多”到“比少”,看河北農業綠色發展
- (2023-06-14)國家骨干冷鏈物流基地新增25個
熱點推薦
- (2023-06-14)滯脹難阻歐洲央行持續加息|天天微速訊
- (2023-06-14)世界熱文:央行政策利率齊降 傳遞穩增長信號
- (2023-06-14)環球微頭條丨即將告別3.5%時代 壽險業步入新一輪利率周期
- (2023-06-14)[歷史如風]玄甲軍四大名將是誰?他們分別有哪些事跡?
- (2023-06-14)阿里投資Micro LED賽道,蘋果、谷歌早已布局
- (2023-06-14)廣汽集團董事長曾慶洪:中國汽車將進入微增長階段|天天熱點評
最近更新
- (2023-06-14)滯脹難阻歐洲央行持續加息|天天微速訊
- (2023-06-14)世界熱文:央行政策利率齊降 傳遞穩增長信號
- (2023-06-14)環球微頭條丨即將告別3.5%時代 壽險業步入新一輪利率周期
- (2023-06-14)[歷史如風]玄甲軍四大名將是誰?他們分別有哪些事跡?
- (2023-06-14)阿里投資Micro LED賽道,蘋果、谷歌早已布局
- (2023-06-14)廣汽集團董事長曾慶洪:中國汽車將進入微增長階段|天天熱點評
- (2023-06-14)全球熱文:墊付什么意思_墊付
- (2023-06-14)什么是錨魚釣法_什么是錨魚
- (2023-06-14)世界訊息:北京市市場監管局公布質量監督抽查結果 11組電動自行車抽檢不合格
- (2023-06-14)每日消息!從單純“比多”到“比少”,看河北農業綠色發展
- (2023-06-14)貨幣職能有幾種?貨幣是如何產生的?
- (2023-06-14)資本流通的目的是什么?資本流通和商品流通有何區別?
- (2023-06-14)深圳瑞捷6月14日盤中跌幅達5% 全球看熱訊
- (2023-06-14)什么是預付資本?預付資本是c+v嗎?
- (2023-06-14)什么是固定資本?固定資本和不變資本有何區別?
- (2023-06-14)資本周轉指的是什么?資本周轉速度怎么計算?
- (2023-06-14)商品經濟什么時候出現?商品經濟和市場經濟有何區別?
- (2023-06-14)產業資本循環第一階段是什么?資本循環正常進行需要什么?
- (2023-06-14)什么叫勞動力商品?勞動的二重性指的是什么?
- (2023-06-14)皖能電力(000543.SZ):2022年末公司主要都是煤電機組,光伏體量較小 環球今日報
- (2023-06-14)致謝結束語_一般月經幾天結束 全球快報
- (2023-06-14)世界觀速訊丨養了10年的寵物犬丟失,竟是鄰居牽走的?沈陽警方已介入!
- (2023-06-14)2023年6月14日亞盤交易建議:黃金、白銀、歐元、英鎊、日元、瑞郎交易點位技術分析及預測
- (2023-06-14)全球微速訊:美元/日元今日貨幣走勢分析(2023年6月14日)
- (2023-06-14)今日亞盤紐元兌美元匯率交易策略(2023年6月14日) 全球即時
- (2023-06-14)美國5月CPI數據喜憂參半 倫敦金倒V型反轉 等待美聯儲年中大戲-微速訊
- (2023-06-14)黃金早報:今日影響黃金市場的重要新聞(2023/6/14)
- (2023-06-14)國家骨干冷鏈物流基地新增25個
- (2023-06-14)北京修訂電動自行車用鋰電池團體標準 電池組過溫將報警
- (2023-06-14)聚焦茶葉過度包裝 白馬嶺紅茶等4款茶葉包裝空隙率超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