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十年來最大供應危機!原油市場到底有多吃緊?
指股網獲悉,在地緣政治風險的主導下,上周WTI原油期貨和布倫特原油期貨分別累計下跌約4.23%和4.20%,連續第二周至少跌超4%,是自去年12月以來首次連續兩周下跌。
在俄烏沖突爆發之后,油價出現大幅波動。油價此前在6天內從每桶90美元上漲至每桶130美元,又在上周重新回到每桶90美元區間,隨后油價企穩回升,目前正處于每桶110美元上方。截至發稿,WTI原油期貨漲2.98%,報113.25美元/桶;布倫特原油期貨漲3.25%,報119.38美元/桶。
盡管上周油價跌超4%,但目前石油市場供應風險的加劇幾乎沒有變化。事實上,國際能源署(IEA)上周就警告稱,“石油市場可能正面臨幾十年來最大的供應危機,而且可能會變得更糟”。
除了俄烏沖突導致俄羅斯石油被部分國家實施禁運之外,上周末沙特阿美石油公司的設施遭到了胡塞武裝的襲擊、全球石油庫存正處于多年低位、以及歐盟考慮對俄羅斯實施石油禁令,這些因素都催生了市場對石油潛在的供應短缺擔憂,進而推高油價。
分析人士Ross Hendricks認為,目前的供需趨勢表明,石油市場將持續吃緊且未來油價有可能大幅上漲。
1、俄羅斯石油供應短缺將打擊全球市場
上周有消息稱,俄烏談判取得重大進展。該消息傳出后油價應聲下跌,不過隨后又被俄羅斯方面否認并導致油價重回每桶100美元上方。可以看出,作為石油市場的主要供應者,俄羅斯的石油供應因俄烏沖突及美歐等國家對俄實施的制裁嚴重擾亂,并令市場擔憂油市是否有能力彌補受到制裁打擊的俄羅斯供應。
目前,俄烏沖突暫未有緩和跡象。即便雙方達成停火協議,也要進行漫長而艱難的談判才能達成持久的和平協議。不過,這并不意味著俄羅斯就能立即恢復石油供應。俄羅斯與美歐等西方國家之間的地緣政治裂痕在不斷加深,已經到了難以輕易解決的地步。即使俄烏雙方可能達成正式和平協議后,西方國家也會繼續對俄羅斯實施制裁。
OANDA高級分析師Jeffrey Halley表示:“即使烏克蘭戰爭明天結束,由于俄羅斯將面臨長期制裁,世界將面臨結構性能源短缺。”
西方國家正試圖將俄羅斯變成下一個伊朗或委內瑞拉。在這種背景下,與俄羅斯進行交易的企業或將面臨聲譽上的損害,導致企業實施“自我制裁”并遠離俄羅斯市場。在能源領域,埃克森美孚(XOM.US)、殼牌(SHEL.US)和英國石油(BP.US)等石油巨頭已宣布退出在俄業務,哈里伯頓(HAL.US)宣布將立即終止在俄業務,斯倫貝謝(SLB.US)和Baker Hughes(BKR.US)也都宣布暫停對俄業務的新投資。
能源公司的這些舉措將對俄羅斯的石油產量增長能力產生長期影響。與許多石油生產國一樣,俄羅斯依靠西方能源服務企業的技術、零部件和人力資本等以保持油氣業務的高效運行,而這些企業的退出意味著,俄羅斯無法在短期內實現替換。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此前簽署的協議繼續在現貨市場上發揮作用,目前俄羅斯石油出口面臨的混亂程度較小。而當下個月美歐等國家對俄制裁全面生效時,市場將面臨著俄羅斯石油供應出現重大中斷的前景。
IEA估計,從4月開始,每日可能有300萬桶的俄羅斯石油和油品無法進入市場。該機構預計,這個OPEC+的關鍵成員國4月份的石油產量將下降約四分之一。
與此同時,著名的大宗商品交易商Pierre Andurand認為,由于難以提高產量并彌補俄羅斯的供應缺口,原油價格有望在年底達到200美元。他估計,在當前局勢下,每天約有400萬桶石油的供應中斷;雖然從戰略石油儲備中釋放石油可能有助于在短期內提振供應,但能源行業很可能無法增加產能,以完全抵消損失的供應。
2、全球石油庫存處于危險的低水平
最新的庫存水平表明,今天的石油市場已經沒有足夠的空間來應對100萬桶/天的石油供應中斷,更不用說300-400萬桶/天了。
在IEA最新的月度數據更新中,該機構報告稱,去年12月全球石油庫存大幅減少6000萬桶;1月份的初步數據顯示,石油庫存進一步減少了1350萬桶,這使全球石油庫存處于幾十年來的低點。
此外,過去幾周,美國石油總庫存自2011年以來首次降至10億桶以下,目前處于2008年以來的最低水平。
在俄羅斯石油供應出現進一步中斷之前,市場便已經如此緊張。要知道,上次石油庫存水平如此之低時,油價正逼近每桶145美元。
3、OPEC+的掙扎
IEA在其最新的月度報告中指出了導致全球石油庫存下降的關鍵因素:“OPEC+長期表現不佳,自2021年初以來,市場已減少了3億桶石油。”OPEC+的最新報告顯示,該組織再次低于其產量配額60多萬桶/天;一些產油國增產仍未達標,包括安哥拉和尼日利亞等。
全球油價持續上漲之際,美英等國領導人和官員曾多次呼吁中東產油國增大產量,以平抑全球油價、維持供給。不過,作為僅有的兩個有能力立即提高產量的成員國,沙特阿拉伯和阿聯酋都未做出增加石油產量的公開承諾。增產意味著對當前OPEC+協議的破壞,從目前的情況來看,幾乎沒有跡象表明沙特和阿聯酋會打破當前的協議。
更復雜的是,近年來發生的一系列事件讓美國和沙特之間漸生嫌隙。沙特記者卡舒吉遇害一案,直接傷害了美國與沙特的關系,當時還未當選總統的拜登揚言,要讓沙特淪為國際“賤民”。此外,沙特對美國對其干預也門內戰缺乏支持感到憤怒,對拜登政府試圖與伊朗就其核項目達成協議感到憤怒,還對美國去年突然從阿富汗撤軍感到震驚,因為他們擔心美國無法履行對沙特的安全承諾。
此前,在拜登為油價躥升及國內通脹焦頭爛額時,曾打電話給沙特和阿聯酋,希望這兩個中東產油大國能夠增產,然而二者都沒有接聽,這令美國輿論十分吃驚。
另外,數據顯示,沙特和阿聯酋的鉆井活動都大幅減少,較疫情前水平低了將近50%。即便這兩個國家決定最大限定地釋放閑置產能以提高產量,也需要6-12個月的時間。但若沒有閑置產能作為關鍵的供應緩沖,市場很可能會形成供應風險溢價,從而導致油價居高不下。
4、伊核談判
由于在沙特和阿聯酋這邊碰壁,拜登政府轉向拉攏伊朗和委內瑞拉。這兩個國家長期以來受到美國的制裁,導致每日有數百萬桶石油無法進入市場。
最新的報道稱,伊核談判取得重大進展,未來幾天達成協議的可能性越來越大。若美國解除對伊朗的制裁,伊朗將在未來6-12個月內新增每日約100萬桶的石油供應;此外,伊朗還有大約1億桶的石油儲備,在制裁解除后可以立即出售,這將在短期內緩解市場的緊張。
然而,從長期來看,伊朗增加的供應無法完全抵消俄羅斯石油供應中斷的影響。與此同時,解除對伊朗的制裁可能會對美國與沙特和阿聯酋的關系產生進一步負面影響。換句話說,伊核談判達成協議可能最終會降低沙特和阿聯酋釋放閑置產能以提高產量的可能性。
另一方面,委內瑞拉的石油業在多年的制裁后已經完全陷入混亂,即便美國明天解除對其制裁,委內瑞拉也很難在未來12個月每日增加幾十萬桶的石油供應。盡管委內瑞拉可能在長期內成為全球石油供應解決方案的重要組成部分,但在短期內明顯無法對市場產生重大影響。
5、美國頁巖油
在主要產油國無法增加供應的情況下,市場的目光可能會落在美國頁巖油供應上。不過,美國能源情報署(EIA)的最新周數據顯示,美國石油產量持續低迷,仍然停滯在每日1160萬桶。
這一數字可能會在未來幾個月上升。目前的估計是,到今年年底,美國石油產量將增長60萬至100萬桶/天。
然而,即便在100美元以上的油價下,美國頁巖油生產商仍可獲得回報,但資本和供應鏈的限制可能會給業務造成持續的逆風,導致產能增長傾向于預期的低端。數據顯示,上周美國鉆井平臺減少了3臺,總數量仍比疫情前水平低23%。
6、石油需求或將繼續增長
近日,全球最大獨立石油交易商Vitol Group發表評論表示,石油需求正在增長,預計今年將超過疫情前的水平,并在未來十年持續增長。與此同時,由于石油生產方面有限的投資,需求缺口在未來幾年將進一步擴大。包括EIA在內的大多數機構都預測2022年石油需求將反彈至創紀錄高點。
當然,如果價格繼續螺旋上升,需求破壞確實會成為一個真正的擔憂。EIA最新數據顯示,美國能源消費出現了一些溫和疲軟,已從2月初達到的創紀錄高點回落至2019年疫情前的水平。
至于這是暫時還是長期的現象,目前暫無定論。不過,雖然民意調查和部分分析人士認為,汽油在突破每加侖4美元大關后可能會出現需求破壞,但迄今為止幾乎沒有看到這一跡象的出現。
創紀錄的航空旅行需求可能將成為推動石油需求增長的下一個催化劑。美國運輸安全管理局的最新每日差旅數據顯示,上周的差旅人數大幅增加,較新冠肺炎疫情前的水平從-15%收窄至-10.5%。
同時,達美航空(DAL.US)上周表示,發現需求出現了“前所未有的增長”,上周的周機票銷售創下公司歷史上的最高紀錄。聯合大陸航空(UAL.US)和美國航空(AAL.US)都報告了創紀錄的需求。
到目前為止,汽油消費和航空旅行的這些最新趨勢表明,油價對需求的破壞還沒有開始,且未來的消費可能還會創下新高。
總結
盡管短期內油價波動較大,但在石油的供需背景下,油價基本面依舊樂觀。最新的庫存數據顯示,在俄羅斯石油供應全面中斷之前,市場供應就已經緊張到了危險的程度。
為了滿足今年可能創紀錄的石油消費需求、以及彌補俄羅斯300-400萬桶/日的供應缺口,市場需要這三件好事同時發生,即:伊核談判成功達成協議、沙特和阿聯酋打破OPEC+協議并釋放大量閑置產能、美國頁巖油進入高速發展階段。就目前而言,這不太可能同時發生。因此,在需求被破壞或供應取得實質進展之前,市場供應將繼續吃緊,油價也將持續出現波動。
相關閱讀
- (2023-01-06)焦點速看:外匯主要貨幣對技術分析:美元、歐元、英鎊、日元、澳元(2023/1/5)
- (2023-01-06)今日最新!1月5日外匯市場行情走勢分析:由于市場懷疑美聯儲的承諾,歐元兌美元突破步履蹣跚
- (2023-01-06)世界熱資訊!1月5日外匯市場行情走勢分析:美元兌日元處于關鍵匯合區,美國數據即將公布
- (2023-01-06)當前資訊!今日晚間白銀行情分析(2023年1月5日)
- (2023-01-06)1月6日重點數據和大事件前瞻
- (2023-01-06)【獨家】美國最新數據分析:美國11月貿易帳(億美元)下降至-730
熱點推薦
- (2023-01-06)開曼群島元怎樣換算英鎊?開曼群島元對美元匯率是多少?
- (2023-01-06)黎巴嫩磅對人民幣匯率怎樣?1000黎巴嫩磅是多少英鎊?
- (2023-01-06)老撾基普對人民幣匯率如何?1萬老撾基普等于多少美元?
- (2023-01-06)100泰銖等于多少人民幣?泰銖怎樣兌換馬來西亞元?
- (2023-01-06)臺幣與澳門元匯率怎樣兌換?2000臺幣等于多少人民幣?
- (2023-01-06)世界今亮點!上海技能人才工資增幅為近三年最高
最近更新
- (2023-01-06)開曼群島元怎樣換算英鎊?開曼群島元對美元匯率是多少?
- (2023-01-06)黎巴嫩磅對人民幣匯率怎樣?1000黎巴嫩磅是多少英鎊?
- (2023-01-06)老撾基普對人民幣匯率如何?1萬老撾基普等于多少美元?
- (2023-01-06)100泰銖等于多少人民幣?泰銖怎樣兌換馬來西亞元?
- (2023-01-06)臺幣與澳門元匯率怎樣兌換?2000臺幣等于多少人民幣?
- (2023-01-06)世界今亮點!上海技能人才工資增幅為近三年最高
- (2023-01-06)焦點速看:外匯主要貨幣對技術分析:美元、歐元、英鎊、日元、澳元(2023/1/5)
- (2023-01-06)今日最新!1月5日外匯市場行情走勢分析:由于市場懷疑美聯儲的承諾,歐元兌美元突破步履蹣跚
- (2023-01-06)世界熱資訊!1月5日外匯市場行情走勢分析:美元兌日元處于關鍵匯合區,美國數據即將公布
- (2023-01-06)當前資訊!今日晚間白銀行情分析(2023年1月5日)
- (2023-01-06)1月6日重點數據和大事件前瞻
- (2023-01-06)全球熱消息:江西九江開出2023年度首列中歐班列
- (2023-01-06)今日熱搜:“暖風”吹向市場,小商販等待客流量回升
- (2023-01-06)世界微頭條丨及時幫扶因新冠感染存在返貧致貧風險的農戶
- (2023-01-06)全球最資訊丨云南制造業根基工程大力培育“制造工匠”
- (2023-01-06)環球快消息!“圍爐煮茶”緣何圈粉年輕人?
- (2023-01-06)世界看熱訊:“穩經濟、促發展”進行時③丨保供穩產促發展,企業生產忙起來
- (2023-01-06)頭條:國內首個全息數字電網在江蘇建成
- (2023-01-06)天天報道:近5年綠色低碳專利授權量年均增長6.5%
- (2023-01-06)焦點快播:中關村創新引領能力持續增強
- (2023-01-06)【獨家】美國最新數據分析:美國11月貿易帳(億美元)下降至-730
- (2023-01-06)全球焦點!美國最新數據分析:美國至12月31日當周初請失業金人數(萬人)改善至22.5
- (2023-01-06)環球短訊!2023年1月5日外匯交叉貨幣對行情分析
- (2023-01-06)環球快播:人民幣兌換英鎊匯率走勢(2023年1月5日)
- (2023-01-06)【新視野】銀價失守重要支撐!白銀日內交易分析:銀價恐再回調約3%
- (2023-01-05)2022年全國撤銷近3000家分支機構“過冬”,青島有保險公司撤銷6個營業部
- (2023-01-05)天天快消息!2022年銀行業涉反洗錢被罰3.6億 225家銀行領罰單
- (2023-01-05)熱議:歐元/美元行情綜述(2023年1月5日)
- (2023-01-05)今日三大主要貨幣走勢分析:歐元兌美元、英鎊兌美元、美元兌日元(2023年1月5日)
- (2023-01-05)世界速遞!非農前瞻:美國失業率增長速度恐超過美聯儲預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