鉀肥價格再創新高!國儲緊急投放,新價格體系正在形成
財聯社(濟南,記者 滕飛)訊,俄烏地緣政治摩擦,加拿大鐵路罷工,讓原本緊俏的鉀肥更加難求,3月23日國內鉀肥現貨價已高達4930元/噸,打破自2008年以來塵封已久的高度,創出歷史新高。
“春播備耕”與“高價肥”已然形成一對矛盾集合,與此同時國家“蓄水池”開閘,國儲肥開始逐步向社會投放,新的價格體系逐步形成,后續“鉀肥”情緒衰退還是高潮跌宕,近日財聯社記者綜合采訪產業人士,對后市進行一番摸索。
市場現貨緊俏
“現在看漲勢沒有衰減的跡象,儲備、港口貨源供應不足,短期內進口量十分有限,顆粒紅鉀有的已經飆到5500元/噸了。”近日,山東境內一位鉀肥貿易商告訴財聯社記者。
氯化鉀亦是如此,“鹽湖那邊氯化鉀出廠價3900元/噸,但流通市場上實際的成交價還要高上300—500元/噸,有時候還買不到,不加價的純度不足。”該人士接著講到。
受目前全球鉀肥供給缺口加深及春耕需求釋放的影響,鉀肥價格呈現持續上漲的趨勢。據產業人士表示,需求最大的東北地區,目前庫存量僅為去年同期的一半,現貨十分緊俏,東北地區也是價格最高的地方,鉀肥落地架普遍在5200元/噸以上。
春播時分無比珍貴,用肥成本躥升,帶給今年的春耕一絲焦躁,為了保供維穩,國家“蓄水池”開閘,國儲投放形成的價格體系有望產生一定引導性。
今年2月份國家發改委啟動國儲化肥的投放,本月將再向市場投放100萬噸鉀肥。在此之前,國家向市場投放一批氯化鉀,銷售價格3000元/噸,同期市場價約3500-3900元/噸,折價最高達約30%。
據產業人士透露,近期國家發改委、無機鹽協會等政府、組織機構密集在青海等地組織調研,并組織主要生產企業圍繞“穩價保供”主題進行座談,為鉀肥生產、運輸、銷售全鏈條環節進行協調。
“國儲還會繼續投放,近期各部委均在協調資源,保障春耕用肥,國內大型鉀肥企業這個月的釋放量遠超前期單月的供貨量。”卓創資訊分析師向記者表示,“大額鉀肥合同的貨物到港時間集中在三月底,四月初,屆時鉀肥的價格有望趨向理性。”
該人士接著表示:“國家保供穩價的相關措施,以及下游對高價肥的抵觸,預計后期鉀肥價格不會出現大幅上漲的情況。市場接下來的價格走向,主要取決于后續補給量的多少。”
鉀肥緣何吃緊?
鉀肥是農業種植中不可缺少的一種肥料。其中果蔬、玉米和水稻是鉀肥主要下游需求。
公開資料顯示,我國每年鉀肥的需求量約1700萬噸,50%以上需要進口,加之近年來國內鉀肥自主供應量有持續下降趨勢,進一步加劇了對外進口的依存度。
“鉀肥和其他氮肥、磷肥不同,鉀肥生產受資源制約明顯。”一家國內大型鉀肥生產企業負責人告訴記者,“加拿大、白俄羅斯、俄羅斯是世界鉀鹽儲量前三位,三者占全球儲量6成以上,這段時間地緣政治的摩擦無疑給產業造成嚴重的供給障礙。”
另一方面,鉀肥生產裝置從建設、到投料到試產、再從產能爬坡到穩定量產需要一個較長周期。“在有成熟工藝技術基礎上,氯化鉀項目從礦山工程到提煉再到干燥包裝儲運,這個0-1的過程就需要一年半左右時間,立馬擴產并不現實。”山東境內某上市公司高官向財聯社記者表示。
產能方面,2021年國內氯化鉀總產能為860萬噸,供給端高度集中,主要生產企業有鹽湖股份、藏格礦業、亞鉀國際、東方鐵塔等。其中鹽湖股份產量為全國第一,公司在2021年業績預告中披露,報告期公司產量約為502萬噸。
值得一提的是,2022年鉀肥海運進口合同也于近期達成,中國進口鉀肥聯合談判小組與加拿大鉀肥公司(Canpotex)達成一致,確定2022年度標準氯化鉀進口價格為590美元/噸(包括離岸價和國際運輸費)。
“后續貨源補充需要海運到港,運輸周期相對較長”。卓創資訊分析師向財聯社記者表示:“大合同價格確定,按照供貨周期推算,鉀肥到港最快或在今年4月底,目前鉀肥的港口價格在5200-5500元/噸。”
產業資本聞風“補鉀”
近期諸多券商也在研報中提示鉀的機會,產業資本除了業績大幅提升外,也在布局擴張。
自從疫情發生以來,各國對于糧食生產的關注度提升,鉀作為農作物生長的基礎肥料,加上鉀肥供應格局發生變化,鉀肥已經結束逾10年的低迷行情,迅速步入上行通道,生產企業將充分受益于行業景氣度上行。
鹽湖股份、藏格礦業、東方鐵塔、亞鉀國際等上市公司也因“鉀”價格大漲2021年業績大幅提升。如,鹽湖股份2021年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42.68億元, 較上年同期增長109.27%;藏格礦業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凈利潤14.27億元、同比增長523.06%。
隨著行業景氣度上行,行業龍頭的產能擴張計劃也在有序推進。
東方鐵塔在老撾深耕鉀肥業務,公司近期公告顯示,公司氯化鉀擴產項目地上建設工程舉辦了開工典禮儀式,公司“老撾甘蒙省鉀鎂鹽礦150萬噸氯化鉀項目一期工程(50萬噸)”項目已經全面啟動,項目建設周期約1-1.5年。
亞鉀國際主要從事鉀鹽礦開采、鉀肥生產及銷售業務,報告期內產量規模已達到25萬噸, 目前100萬噸/年鉀肥改擴建項目已投產并進入產能爬坡期 ,據公司互動平臺透露,未來公司規劃在3-5年內至少形成300萬噸的鉀肥產能。
另外,公司目前仍在推進通過定增收購農鉀資源 56%股權項目。通過本次交易,上市公司將取得與現有東泰礦段相連的彭下-農波礦段優質鉀鹽礦產,估算鉀鹽礦石儲量達 39.36 億噸、氯化鉀資源量 6.77 億噸,有利于公司進一步擴大鉀鹽礦資源儲備。
相關閱讀
- (2023-01-06)焦點速看:外匯主要貨幣對技術分析:美元、歐元、英鎊、日元、澳元(2023/1/5)
- (2023-01-06)今日最新!1月5日外匯市場行情走勢分析:由于市場懷疑美聯儲的承諾,歐元兌美元突破步履蹣跚
- (2023-01-06)世界熱資訊!1月5日外匯市場行情走勢分析:美元兌日元處于關鍵匯合區,美國數據即將公布
- (2023-01-06)當前資訊!今日晚間白銀行情分析(2023年1月5日)
- (2023-01-06)1月6日重點數據和大事件前瞻
- (2023-01-06)【獨家】美國最新數據分析:美國11月貿易帳(億美元)下降至-730
熱點推薦
- (2023-01-06)開曼群島元怎樣換算英鎊?開曼群島元對美元匯率是多少?
- (2023-01-06)黎巴嫩磅對人民幣匯率怎樣?1000黎巴嫩磅是多少英鎊?
- (2023-01-06)老撾基普對人民幣匯率如何?1萬老撾基普等于多少美元?
- (2023-01-06)100泰銖等于多少人民幣?泰銖怎樣兌換馬來西亞元?
- (2023-01-06)臺幣與澳門元匯率怎樣兌換?2000臺幣等于多少人民幣?
- (2023-01-06)世界今亮點!上海技能人才工資增幅為近三年最高
最近更新
- (2023-01-06)開曼群島元怎樣換算英鎊?開曼群島元對美元匯率是多少?
- (2023-01-06)黎巴嫩磅對人民幣匯率怎樣?1000黎巴嫩磅是多少英鎊?
- (2023-01-06)老撾基普對人民幣匯率如何?1萬老撾基普等于多少美元?
- (2023-01-06)100泰銖等于多少人民幣?泰銖怎樣兌換馬來西亞元?
- (2023-01-06)臺幣與澳門元匯率怎樣兌換?2000臺幣等于多少人民幣?
- (2023-01-06)世界今亮點!上海技能人才工資增幅為近三年最高
- (2023-01-06)焦點速看:外匯主要貨幣對技術分析:美元、歐元、英鎊、日元、澳元(2023/1/5)
- (2023-01-06)今日最新!1月5日外匯市場行情走勢分析:由于市場懷疑美聯儲的承諾,歐元兌美元突破步履蹣跚
- (2023-01-06)世界熱資訊!1月5日外匯市場行情走勢分析:美元兌日元處于關鍵匯合區,美國數據即將公布
- (2023-01-06)當前資訊!今日晚間白銀行情分析(2023年1月5日)
- (2023-01-06)1月6日重點數據和大事件前瞻
- (2023-01-06)全球熱消息:江西九江開出2023年度首列中歐班列
- (2023-01-06)今日熱搜:“暖風”吹向市場,小商販等待客流量回升
- (2023-01-06)世界微頭條丨及時幫扶因新冠感染存在返貧致貧風險的農戶
- (2023-01-06)全球最資訊丨云南制造業根基工程大力培育“制造工匠”
- (2023-01-06)環球快消息!“圍爐煮茶”緣何圈粉年輕人?
- (2023-01-06)世界看熱訊:“穩經濟、促發展”進行時③丨保供穩產促發展,企業生產忙起來
- (2023-01-06)頭條:國內首個全息數字電網在江蘇建成
- (2023-01-06)天天報道:近5年綠色低碳專利授權量年均增長6.5%
- (2023-01-06)焦點快播:中關村創新引領能力持續增強
- (2023-01-06)【獨家】美國最新數據分析:美國11月貿易帳(億美元)下降至-730
- (2023-01-06)全球焦點!美國最新數據分析:美國至12月31日當周初請失業金人數(萬人)改善至22.5
- (2023-01-06)環球短訊!2023年1月5日外匯交叉貨幣對行情分析
- (2023-01-06)環球快播:人民幣兌換英鎊匯率走勢(2023年1月5日)
- (2023-01-06)【新視野】銀價失守重要支撐!白銀日內交易分析:銀價恐再回調約3%
- (2023-01-05)2022年全國撤銷近3000家分支機構“過冬”,青島有保險公司撤銷6個營業部
- (2023-01-05)天天快消息!2022年銀行業涉反洗錢被罰3.6億 225家銀行領罰單
- (2023-01-05)熱議:歐元/美元行情綜述(2023年1月5日)
- (2023-01-05)今日三大主要貨幣走勢分析:歐元兌美元、英鎊兌美元、美元兌日元(2023年1月5日)
- (2023-01-05)世界速遞!非農前瞻:美國失業率增長速度恐超過美聯儲預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