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飲人的四月:停擺月虧幾百萬,解封后或再迎「暴風雨」
作者:步搖
出品:明亮公司
!3 月 17 日,「渝利火鍋」創始人朱發順在朋友圈發了第一條關于火鍋外賣的動態,宣告以外賣為主;3 月 30 日,他又發了另一條動態,開始進行生鮮配送;4 月 16 日,他把生鮮做成了標準的 168 元保供套餐,同時招募團長。
但并不是所有餐飲同行都能完成這種轉型。3 月 14 日,「魔都三兄弟」酸辣粉創始人阿華發朋友圈表示,爭取疫情期間看完幾本書,大家共度難關。讓他沒想到的是," 靜心看書 " 會如此漫長。
" 我們三月十幾號就封了一次,后來放出來兩天之后又封掉了,我們實際上上班只上到三月初。" 阿華說。
對渝利火鍋來說,差不多也是同時進入封閉狀態的。據朱發順回憶,三月中,渝利火鍋部分門店就進入了區域靜態管理,之后位于不同地區的門店開始陸續接到通知不能運轉。渝利火鍋和魔都三兄弟的門店主要開在商場內," 我們基本上都是開在 10 萬平方大商場內,而且全是直營店。" 朱發順表示。
月虧五六百萬,門店經營、物流和倉儲全方面影響
據窄門餐眼數據,渝利火鍋目前共有 14 家門店,其中上海有 11 家,江蘇有 3 家,上海門店占比 75%;魔都三兄弟目前有 90 家門店,上海有 71 家門店,占比 78%。
門店集中于上海,對他們而言,在經營上就意味著直接的打擊。"一個月總歸虧了 500-600 萬元吧。" 朱發順對「明亮公司」說。
對于魔都三兄弟,同樣是百萬級的虧損。" 上海門店都關掉之后,大概一個月虧 200-300 萬元。" 阿華簡單算了下," 最大虧損在門店開支,去年我們開了幾十家直營店,拿的最貴的房租都到了16 萬元 / 月,幾十家門店平均房租 7-8 萬元,一個月就有幾百萬了。"
目前國家已經出了部分政策表示可以免租 3-6 月,國企可根據政策調整,民營企業商場根據自身經營情況調整,渝利火鍋目前的門店中有 3 家是在國營企業中,其余在民營企業的商場中," 商場也是商業,大家都很艱難都想要活下去,看如何抱團取暖共度難關了。" 朱發順表示。
除了上海門店,渝利火鍋位于江蘇昆山的店也基本上處于關店中,只有南京店還開著," 但也受了影響,人流量下跌了 50%,業績也可能只有以前的 50% 了。" 朱發順說。
對于魔都三兄弟而言,影響一樣波及到華東的門店。" 我們基本上沒有出貨量了,蘇州和杭州的店都受了影響,杭州門店幾乎沒有堂食了,蘇州直營店也只能做外賣。" 阿華說,"我們所有店平均收入平時是 1 萬元左右,現在收入是 0。"
門店的影響或許還只是其中一部分。對魔都三兄弟而言,因為原材料從重慶發貨,上海的疫情沒有影響外省的加盟店," 但物流從上海總倉發不出去,導致外省加盟商物流成本過高,基本上物流費貴了 1 倍。" 阿華說,比如總倉發到外省平時約為 400 元,疫情期間工廠直發快遞,就需要 800-1000 元," 因為每個工廠生產的東西不同,總倉是集中發,工廠分散發貨增加了整體物流成本。"
對于渝利而言,情況可能更糟糕。"我們中央廚房在嘉定那邊,全部被封住了。" 朱發順說,目前做的生鮮團購也并非是主營業務,而是臨時和朋友合作了蔬菜基地,由基地提供貨品,"不然什么都做不了。"
物流費漲了 5-6 倍、團購難做,90% 的餐飲公司什么都做不了
但看起來能做的生鮮生意也并沒有想象中順利。"拿保供證明,不是難,是特別難。" 朱發順苦笑說,拿保供證明前后花費了一周的時間," 我們在 4 月 10 號才開始著手做生鮮團購。"
因為嘉定中央廚房已經完全被封,朱發順只能在浦東川沙找了朋友的基地合作,同時派公司員工甚至高管去基地,開始做配送蔬菜水果的生意。同時有了保供證明,他也終于能申請出通行證把部分員工從小區的封鎖中接出來。
渝利火鍋的團購蔬菜包在定價上也是平價路線,在選擇團長上,一是讓自家經理店長成為團長,還有就是在小區里招募團長,給到團長部分傭金。" 傭金比例低,很多團長不愿意給我們做,因為這個定價賺不了錢。" 朱發順說。目前團購生意一天有幾百單到 1000 單不等,除了接社區團購之外,他們也接企業的大禮包訂單。
但物流問題依然難解決。渝利的物流也是和第三方合作,但當下物流供不應求,物流人員成本也很高。
" 比如我們做的企業禮包,可能配的菜本身才 100-200 元,但物流費都要 200 元左右,保守估計,物流費漲了 5-6 倍了。" 朱發順說," 我們其實賺不了錢。"
能做團購可能還是這一波餐飲公司中的幸運者,大部分餐飲企業更多的是面臨什么也不能做,只能等虧損的局面——既做不了堂食也做不了外賣,做外賣也需要拿保供單位的證明。目前上海的保供證明要向市委商委申請,保證金要 1000 萬元。"90% 的餐飲都拿不到保供證,基本上什么都做不了。" 阿華說。
不光是做不了,就連嘗試也沒有路徑。" 我們此前也沒做任何預包裝產品,如果有預包裝產品,至少還能做點團購。" 阿華很無奈。餐飲企業做預包裝需要一定的時間去籌劃,并不能立馬就跟上,還要涉及到選品要專人對接," 我們現在甚至小區都出不去。"
疫情之后才是「暴風雨」,消費者心態難恢復
疫情對餐飲帶來最直接的沖擊是經營業績的影響。即便是疫情要放開也只是逐步放開,居民的活動半徑變小,外出頻次也會減少,這對餐飲復蘇帶來影響。" 預計至少影響了全年生意的 30%,今年有點艱難。" 朱發順表示。
放開之后,線下多久能恢復到正常也未知。"這一波要正常預計要到 7-8 月份了。" 朱發順表示。
若以 5 月解封為時間算的話,七八月或仍將處于相對嚴格的時期,這意味著商場人流量依然起不來。"我估計要 10 月份才能恢復正常,今年的業績基本上完了。" 阿華說。
堂食關閉營業受損,即便是考慮關店也并非是個容易的決策。以魔都酸辣粉門店為例,一家店的投入基本在 100 萬元,最低也在 80 萬元,正常回本周期是 12 個月,"80 多萬元,開一年都不到就砍掉,多少有點心有不甘。" 阿華說,"但今年肯定回不了本了,今年只要不虧錢就可以了。"
對于餐飲而言,今年或許已到了壓力的臨界點。"2020 年我們發展還算迅速,基本上沒有這種情況,今年的疫情影響比 2020 年還嚴重。" 阿華說。這種嚴重一在于門店無法堂食,經營無法展開;二在于加盟商因疫情無法來上海,外地的加盟擴展受到影響," 很多有意向的加盟商因為不能來上海都不來加盟了。"
渝利火鍋也認為今年影響或許更難估算。"2020 年疫情畢竟持續時間沒那么長,今年的慘烈程度肯定要比那年大。" 朱發順。對于企業而言,疫情最直接的沖擊是業績,沒有營收沒有現金流,同時每個月有固定的租金、人工等開支,"就像沒有血液循環很快會失血過多而亡一樣,這可能是最大的問題。"
另一大影響在于成本。疫情來了之后,原材料成本、物流成本快速上升,給企業帶來困難,疫情之后,部分務工人員也會選擇離開上海,也會帶來用工上的短缺。此外,因疫情消費者不原因出來的心態也需要一個長期的恢復過程。
"2020 年上海疫情沒有這么嚴重,餐飲的倒閉率都達到了 40% 以上,估計這次至少都有 50% 的倒閉率。" 阿華說。
而且本身餐飲行業這幾年就一直是紅海市場。近幾年,餐飲市場不僅競爭更加激烈,且暴露出的問題也更多了。一是店鋪租金方面,目前所有商場和街鋪,很多零售型店鋪因經營不好撤走,商場和街鋪的經營方把流量壓力都分攤給了餐飲,因為只有餐飲還有持續流量,因而餐飲入駐增多且租金提升;二是餐飲創業門檻低,也吸引了很多行業外的人加入到餐飲中。"現在所有商場利餐飲的鋪租應該是最高的,餐飲行業現在內卷太厲害了。" 阿華表示。
對于后疫情時代,餐飲行業或許也要考慮因時而變。比如倉儲,不能集中在一個地方,需要在多地有分倉," 肯定要做雙保險。" 阿華表示。
在人工上,他也在考慮疫情之后對門店人員設置進行動態調整," 我們現在 1 個店鋪大概 10 個人,疫情之后,我們可能調整到 1 個店鋪 3-4 個人就夠了。" 除此之外,阿華也要考慮做預包裝食品的事情,這次疫情也讓他意識到,沒有預包裝產品,在堂食阻斷之后,就真的什么都不能做了。
對經營火鍋的朱發順而言,他的一個感受,未來一定要做線上。除了線下堂食之外,他也在探索冒菜、鹵菜和預制菜等產品,"沒有預包裝的產品就很難生產。"
餐飲的困難和自救是必要的,但可能更難救的是消費預期。疫情帶來整個經濟形勢的疲軟,正常時期,消費者每周都會出來消費," 但現在頻次下降,市場上門店供應量還在甚至更多,市場競爭更加激烈。
疫情后即便放開,商場也會加強管理,進出需要核酸證明,"只要消費者愿意來,這都不算是難事,最嚇人的是大家心理有恐懼感,不敢出門消費,這才是最可怕的事。" 朱發順表示,這次疫情,可能外賣的比重肯定會增大了,堂食比例會縮小," 解封之后會以外賣為主,逛街的人肯定要少很多。"
對于疫情之后是否會迎來報復性消費,他們都不看好。整體經濟的疲軟影響了消費者的消費信心,因為企業無法運轉很多人會少發工資甚至會失業,"自然就會降低自己的消費頻次和消費信心。" 朱發順表示,"疫情過后,口袋空空,也不敢出來逛,還會有報復性消費嗎,我覺得這是自欺欺人。"
"哪里會有報復性消費,2020 年都沒出現報復性消費。" 阿華說。而且近幾年,消費者的心態也已經發生變化,原來餐飲都以大餐為主," 但近幾年,很多人逛街之后吃個快餐就走了。"
聚集性的社交減少,"大家心里都有后遺癥了,今年下半年消費心態還是不能恢復的。"
而當下,或許還不能真正看到問題的嚴重性所在。企業尚未完全復工復產,商場也還會來收租,真正的難過或許還在后面。"疫情過后肯定比疫情中還要艱苦,所有的問題都會暴露出來。" 朱發順說。
阿華也同樣認為。在別的城市,一些餐飲企業在疫情過后仍然相當慘淡,"疫情過后才是暴風雨,那時候可能完全沒辦法。" 阿華說。
相關閱讀
- (2023-01-06)XM外匯:美國原油庫存增加,WTI油價自周線低位反彈,攀升至73.50美元附近
- (2023-01-06)世界熱議:嘉盛集團:美元全盤走強,紐元/美元下跌處在兩日低位0.6210附近
- (2023-01-06)環球精選!歐元區最新數據預測:歐元區12月調和CPI年率-未季調初值(%)預期值 9.7,或利好歐元
- (2023-01-06)今日外匯市場主要貨幣阻力支撐位預測(2023/1/6)
- (2023-01-06)環球即時:今日重點關注的財經數據和事件及主要數據解讀(2023年1月6日)
- (2023-01-06)焦點速看:外匯主要貨幣對技術分析:美元、歐元、英鎊、日元、澳元(2023/1/5)
熱點推薦
- (2023-01-06)XM外匯:美國原油庫存增加,WTI油價自周線低位反彈,攀升至73.50美元附近
- (2023-01-06)世界熱議:嘉盛集團:美元全盤走強,紐元/美元下跌處在兩日低位0.6210附近
- (2023-01-06)環球精選!歐元區最新數據預測:歐元區12月調和CPI年率-未季調初值(%)預期值 9.7,或利好歐元
- (2023-01-06)今日外匯市場主要貨幣阻力支撐位預測(2023/1/6)
- (2023-01-06)環球即時:今日重點關注的財經數據和事件及主要數據解讀(2023年1月6日)
- (2023-01-06)世界新動態:加快油茶產業發展三年行動方案印發
最近更新
- (2023-01-06)XM外匯:美國原油庫存增加,WTI油價自周線低位反彈,攀升至73.50美元附近
- (2023-01-06)世界熱議:嘉盛集團:美元全盤走強,紐元/美元下跌處在兩日低位0.6210附近
- (2023-01-06)環球精選!歐元區最新數據預測:歐元區12月調和CPI年率-未季調初值(%)預期值 9.7,或利好歐元
- (2023-01-06)今日外匯市場主要貨幣阻力支撐位預測(2023/1/6)
- (2023-01-06)環球即時:今日重點關注的財經數據和事件及主要數據解讀(2023年1月6日)
- (2023-01-06)世界新動態:加快油茶產業發展三年行動方案印發
- (2023-01-06)環球微動態丨年貨節助力市場活力持續釋放
- (2023-01-06)全球快看點丨新疆阿克蘇地區著力打造能源資源產業基地
- (2023-01-06)全球熱頭條丨市場監管總局指導免稅行業健康有序發展
- (2023-01-06)開曼群島元怎樣換算英鎊?開曼群島元對美元匯率是多少?
- (2023-01-06)黎巴嫩磅對人民幣匯率怎樣?1000黎巴嫩磅是多少英鎊?
- (2023-01-06)老撾基普對人民幣匯率如何?1萬老撾基普等于多少美元?
- (2023-01-06)100泰銖等于多少人民幣?泰銖怎樣兌換馬來西亞元?
- (2023-01-06)臺幣與澳門元匯率怎樣兌換?2000臺幣等于多少人民幣?
- (2023-01-06)世界今亮點!上海技能人才工資增幅為近三年最高
- (2023-01-06)焦點速看:外匯主要貨幣對技術分析:美元、歐元、英鎊、日元、澳元(2023/1/5)
- (2023-01-06)今日最新!1月5日外匯市場行情走勢分析:由于市場懷疑美聯儲的承諾,歐元兌美元突破步履蹣跚
- (2023-01-06)世界熱資訊!1月5日外匯市場行情走勢分析:美元兌日元處于關鍵匯合區,美國數據即將公布
- (2023-01-06)當前資訊!今日晚間白銀行情分析(2023年1月5日)
- (2023-01-06)1月6日重點數據和大事件前瞻
- (2023-01-06)全球熱消息:江西九江開出2023年度首列中歐班列
- (2023-01-06)今日熱搜:“暖風”吹向市場,小商販等待客流量回升
- (2023-01-06)世界微頭條丨及時幫扶因新冠感染存在返貧致貧風險的農戶
- (2023-01-06)全球最資訊丨云南制造業根基工程大力培育“制造工匠”
- (2023-01-06)環球快消息!“圍爐煮茶”緣何圈粉年輕人?
- (2023-01-06)世界看熱訊:“穩經濟、促發展”進行時③丨保供穩產促發展,企業生產忙起來
- (2023-01-06)頭條:國內首個全息數字電網在江蘇建成
- (2023-01-06)天天報道:近5年綠色低碳專利授權量年均增長6.5%
- (2023-01-06)焦點快播:中關村創新引領能力持續增強
- (2023-01-06)【獨家】美國最新數據分析:美國11月貿易帳(億美元)下降至-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