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家】第一波元宇宙公司發不出工資了
出品 | 三言財經
作者 | 豐收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又要給元宇宙潑冷水了。
近日,一家號稱要成為 " 元宇宙時代的微軟 " 的元宇宙公司影創科技被曝欠薪 200 多人,時間最長達半年,人均被拖欠 10 萬元,社保公積金也斷交。
影創科技公司大群也被創始人兼董事長孫立強制解散,連公司 HR 也加入討薪隊伍。討薪員工紛紛申請仲裁。
在某職場社交平臺上,有不少人反映影創科技拖欠工資,時間最早追溯到今年 6 月份。
影創科技在 VR 圈內有一定的影響力和知名度。
世界 VR 產業大會是中國以及全球虛擬現實產業專業展會,大會每年都會發布 " 中國 VR50 強 " 榜單。而在過去的三年影創都在榜,19 年第 13 名,20 年第 9 名,21 年第 27 名。
公開信息顯示,影創曾獲 6 輪融資,最近一輪融資是在 2020 年 9 月份。就在今年 3 月份,影創官網一篇報道中還寫道 "無論是技術還是出貨量,我們基本都可以排到全球第二,第一是 Meta",影創還豪言要成為元宇宙的 " 微軟 "。
外面看著發展還不錯,怎么卻被曝大規模、長時間欠薪,員工大量離職?
今年 3 月份開始停發工資
討薪群近 200 人
而在職員工不到 50 人
" 影創在正常情況下是每月 15 日發薪,但在去年 10 月份開始出現拖欠情況,只發基本工資,期間偶爾會在月末補齊 ",一位已離職影創員工對三言財經表示。
這名員工離職前是影創的開發工程師,他稱到今年 3 月份,工資就不發了,同時社保、公積金也停了。
所以從今年 4 月份開始,陸續有人離職。據上述員工介紹,公司最多的時候大約有 480 人,2022 年 3 月已不到 300 人,目前仍在職的應該不到 50 人。
大部分員工都已經離職,但離職并不能結算工資。該員工稱自己本來在年前就拿到了兩個 offer,但因為老板進行了一系列 " 穩定軍心 " 的動作,自己感覺公司還有希望就留了下來。
但是沒想到后續事情的發展并未能如他所想。這名員工提到一個小細節,當時勸他留下來的 HR 比他還早離開了," 挺諷刺的 "。后來 HR 也加入到了討薪行列。
該員工還透露,自己離職時只是有一張離職證明。而后來離職員工還簽了一份離職協議。協議的主要內容就是公司承諾將于 8 月、9 月份陸續付清所欠薪資。
不過該員工指出,即使簽了上述協議,但還是有很多人未能獲得薪資。
" 約 200 名員工,欠薪 2 — 6 個月,平均欠薪 10w 左右不等。很多年前離職的也沒有結清工資 ",他指出為了討薪這些離職員工自發組織了一個群,用來討論仲裁以及討薪方式,群成員近 200 人。
據上述員工透露,200 人討薪隊伍里,已有近 100 人申請了勞動仲裁。仲裁時間為 8 月份、9 月中旬不等,最快的據說已經走到法院程序。
三言財經撥打了影創官網的 400 熱線及工商預留電話,均無法接通。筆者也試圖撥打了影創創始人孫立的電話,但是無人接聽。
種種跡象表明,影創似乎正經歷著巨大危機。
影創為什么走到今天這步?
元宇宙不行了?
據公開報道,影創科技創始人孫立曾在游戲行業創業多年,2014 年以 1.5 億賣掉游戲公司,轉到虛擬現實 VR 行業。
從影創的官網我們能大概看出它的業務范圍。其中影創產品為 VR 眼鏡硬件產品;軟件服務下的點云平臺還在開發中;解決方案具體指混合現實(MR)在具體領域的軟件方案;開放平臺則是影創的 VR 操作系統。
在今年 4 月份的一個關于孫立的專訪中,對于影創的商業模式有這樣的描述:一是 MR 智能眼鏡硬件和軟件的整體解決方案,應用在教育、工業、醫療等多個領域,這部分占整體業務的 20%-30%。
二是以操作系統的服務和授權費用為主,這部分占營收的 70%。
在專訪中,孫立還介紹,影創科技近三年的營收基本上實現了年復合增長率達到 260%。2022 年預期收入能達到 5 億元左右,目前公司盈利整體上還在處于虧損的狀態,但虧損的金額在逐年遞減,大約在 2024 年實現正向盈利。
在今年的多篇報道中都強調,影創要做元宇宙的 " 微軟 "。大意就是將影創 VR 操作系統授權給廠商使用,自己充當類似手機中安卓,或者 PC 中 Windows 的角色。
單純只看上述報道,影創可謂前路光明,想象無限。但在員工眼里,卻是另一番光景。
上述爆料員工表示,公司一開始主要做 AR 眼鏡,號稱國內版的 HoloLens。但是缺乏應用場景,也沒有完整的配套系統,C 端用戶不買賬,C 端市場銷量幾乎為零。
三言財經在京東搜索 " 影創 ",排名靠前的幾款影創智能眼鏡基本都沒有任何評價。
而長期的研發投入都是 AR,但是產出跟投資不成正比,不斷推出的新品 AR 眼鏡打不開市場,公司決定轉型。
該員工還透露,在 2020 年之后,趁著元宇宙的熱潮,公司往 VR 方向轉型。因為沒有產品積淀,所以先做了 B 端,為其他公司定制軟硬件的開發。
具體來說就是為第三方公司定制全套 VR 設備的開發,包括系統和 VR 設備。
該員工表示合作的公司大概 3 個,而且有一個項目原計劃金額在上千萬,但是項目開發到一半卻被放棄了,干脆把源代碼都交給了客戶,交付前連測試都沒有,所以最終公司只收到了 400 萬。
在這名員工看來,公司遲遲融不到資,市場上沒有走出困境,入不敷出,暴雷是遲早的事情,只是走的很不體面。
提到難有融資,這位員工稱可能與一位投資人有關。他表示這位投資人因為某些原因和公司打官司,鬧得很不愉快,受此影響,融資變得更加困難。
三言財經查詢發現,2021 年影創確實與公司的一名股東有多起訴訟和仲裁案件,涉及財產保全、股東知情權糾紛、公司決議糾紛、民間借貸糾紛。
其中股東知情權糾紛的法律文書中提到,該股東曾從影創財務負責人處得知,影創經營業績存在嚴重虛報的情況。
在民間借貸糾紛中,曾提到該股東是此前是影創的第二大股東,同時擔任公司的董事、總裁。2018 年下半年,公司出現資金困難,該股東將數十萬資金借給公司發放員工工資。
一邊是元宇宙裁員潮,一邊是高薪招人
其實并不矛盾
事實上,自從 Facebook 改名 Meta 押注元宇宙后,元宇宙瞬間成了風口,這也難怪如此多的公司都愛蹭點元宇宙的熱點。
而像影創這樣公司,轉型元宇宙更是順理成章。在元宇宙的世界里,VR 正是其中一個大的切入點。
據央視財經報道,自去年開始,VR 虛擬現實行業進入了發展快車道。2021 年,VR 頭戴式顯示器的全球出貨量達 1095 萬臺,突破年出貨一千萬臺的行業拐點,今年一季度,VR 頭顯保持熱銷,全球出貨量同比增長了 241.6%。
而在國內,VR 行業的熱度也正在逐漸提升。 數據顯示,2022 年上半年,中國 VR 市場零售額突破 8 億元,同比增長 81%,
風口之下,這兩年元宇宙人才吃香,受到追捧,人才流動也加快。在招聘平臺,元宇宙研發總監的月薪甚至達到 10 萬。
但今年元宇宙的老大哥 Meta 則開始縮減招聘、計劃裁員。
今年 5 月,Meta 曾宣布暫停某些部門的招聘。7 月初,又有報道稱 Meta 取消了硅谷總部的后勤服務外包合同,導致數百名工人下崗。
扎克伯格也表示,Meta 下調了 2022 年工程師目標數量,從原先的 10000 名縮減到 6000-7000,砍掉了超 3000 人的招聘計劃。
此外還有報道稱,Meta 預計今年將最多裁員 10%。
一邊是裁員,一邊是高薪招人,看似矛盾,其實不然。風口效應仍 Meta 這類的企業想要快速占領行業高地,但大環境不再允許這樣的冒進方式。
像影創這樣追逐風口的中小公司更是數不勝數,他們沒有大公司的雄厚實力,有時候斷臂求生看起來也像是生死大劫。
風口之下,大家都想沖一波,但是死掉的是絕大多數。大量曾因元宇宙股價暴漲的概念股迎來暴跌;NFT 熱潮退去,不少巨頭退出;元宇宙炒房泡沫破裂 ……
在消費市場,線下 VR 店運營情況不容樂觀,不少網友反映沖了會員,店卻突然倒閉了。
目前,元宇宙還是在初級階段,沒有現象級的爆發應用,也不夠普及,還是小眾消費。
不過在風口中,人才卻可能是最大的受益者。
上文中的那位爆料員工在離職前就找好了下家,他表示自己收到了圈內多家 offer,最終選擇一家相對穩定的。
對于元宇宙,他這樣看:
元宇宙,最重要的是應用場景和需求。一個技術脫離了實際場景,不管噱頭多高級,都是空中樓閣。
正面例子有很多,VR 類游戲,這抓住了高端游戲玩家的需求。比如半條命 alyx VR 這款游戲的誕生,吸引了很多玩家,帶動了 VR 頭戴設備的銷量。絕大多數購買 VR 頭盔的都是因為這個游戲。
還有 VR 觀影,這也是一部分需求。
類似的,愛奇藝的奇遇 VR,做的挺好。PICO 主打串聯,可以暢玩 SteamVR,這也是很好的方向。
但是不管怎么說,這些都是高端玩家的需求市場。對于普通用戶來說,不管元宇宙怎么發展都跟他們沒關系,除非元宇宙切實的解決了他的一些需求。畢竟在虛擬世界里擁有一個房,遠比不上現實環境的一片瓦。
最后他透露終于發現了影創創始人、董事長孫立的蹤跡。
原來孫立將于 8 月 26 日參加 AWE Asia 世界 XR 產業博覽會。
影創是參展商,且排在第一位。孫立也是此次博覽會的重要嘉賓,博覽會首日的活動中,孫立也是也第一演講的廠商,排在他前面的是三位活動主辦方的高管。
在討薪群里,離職員工商量著直播彈幕討薪。
有員工說道," 以前看農民工討薪覺得很遙遠,怎想自己也有那么一天 "。
相關閱讀
- (2023-01-06)XM外匯:美國原油庫存增加,WTI油價自周線低位反彈,攀升至73.50美元附近
- (2023-01-06)世界熱議:嘉盛集團:美元全盤走強,紐元/美元下跌處在兩日低位0.6210附近
- (2023-01-06)環球精選!歐元區最新數據預測:歐元區12月調和CPI年率-未季調初值(%)預期值 9.7,或利好歐元
- (2023-01-06)今日外匯市場主要貨幣阻力支撐位預測(2023/1/6)
- (2023-01-06)環球即時:今日重點關注的財經數據和事件及主要數據解讀(2023年1月6日)
- (2023-01-06)焦點速看:外匯主要貨幣對技術分析:美元、歐元、英鎊、日元、澳元(2023/1/5)
熱點推薦
- (2023-01-06)XM外匯:美國原油庫存增加,WTI油價自周線低位反彈,攀升至73.50美元附近
- (2023-01-06)世界熱議:嘉盛集團:美元全盤走強,紐元/美元下跌處在兩日低位0.6210附近
- (2023-01-06)環球精選!歐元區最新數據預測:歐元區12月調和CPI年率-未季調初值(%)預期值 9.7,或利好歐元
- (2023-01-06)今日外匯市場主要貨幣阻力支撐位預測(2023/1/6)
- (2023-01-06)環球即時:今日重點關注的財經數據和事件及主要數據解讀(2023年1月6日)
- (2023-01-06)世界新動態:加快油茶產業發展三年行動方案印發
最近更新
- (2023-01-06)XM外匯:美國原油庫存增加,WTI油價自周線低位反彈,攀升至73.50美元附近
- (2023-01-06)世界熱議:嘉盛集團:美元全盤走強,紐元/美元下跌處在兩日低位0.6210附近
- (2023-01-06)環球精選!歐元區最新數據預測:歐元區12月調和CPI年率-未季調初值(%)預期值 9.7,或利好歐元
- (2023-01-06)今日外匯市場主要貨幣阻力支撐位預測(2023/1/6)
- (2023-01-06)環球即時:今日重點關注的財經數據和事件及主要數據解讀(2023年1月6日)
- (2023-01-06)世界新動態:加快油茶產業發展三年行動方案印發
- (2023-01-06)環球微動態丨年貨節助力市場活力持續釋放
- (2023-01-06)全球快看點丨新疆阿克蘇地區著力打造能源資源產業基地
- (2023-01-06)全球熱頭條丨市場監管總局指導免稅行業健康有序發展
- (2023-01-06)開曼群島元怎樣換算英鎊?開曼群島元對美元匯率是多少?
- (2023-01-06)黎巴嫩磅對人民幣匯率怎樣?1000黎巴嫩磅是多少英鎊?
- (2023-01-06)老撾基普對人民幣匯率如何?1萬老撾基普等于多少美元?
- (2023-01-06)100泰銖等于多少人民幣?泰銖怎樣兌換馬來西亞元?
- (2023-01-06)臺幣與澳門元匯率怎樣兌換?2000臺幣等于多少人民幣?
- (2023-01-06)世界今亮點!上海技能人才工資增幅為近三年最高
- (2023-01-06)焦點速看:外匯主要貨幣對技術分析:美元、歐元、英鎊、日元、澳元(2023/1/5)
- (2023-01-06)今日最新!1月5日外匯市場行情走勢分析:由于市場懷疑美聯儲的承諾,歐元兌美元突破步履蹣跚
- (2023-01-06)世界熱資訊!1月5日外匯市場行情走勢分析:美元兌日元處于關鍵匯合區,美國數據即將公布
- (2023-01-06)當前資訊!今日晚間白銀行情分析(2023年1月5日)
- (2023-01-06)1月6日重點數據和大事件前瞻
- (2023-01-06)全球熱消息:江西九江開出2023年度首列中歐班列
- (2023-01-06)今日熱搜:“暖風”吹向市場,小商販等待客流量回升
- (2023-01-06)世界微頭條丨及時幫扶因新冠感染存在返貧致貧風險的農戶
- (2023-01-06)全球最資訊丨云南制造業根基工程大力培育“制造工匠”
- (2023-01-06)環球快消息!“圍爐煮茶”緣何圈粉年輕人?
- (2023-01-06)世界看熱訊:“穩經濟、促發展”進行時③丨保供穩產促發展,企業生產忙起來
- (2023-01-06)頭條:國內首個全息數字電網在江蘇建成
- (2023-01-06)天天報道:近5年綠色低碳專利授權量年均增長6.5%
- (2023-01-06)焦點快播:中關村創新引領能力持續增強
- (2023-01-06)【獨家】美國最新數據分析:美國11月貿易帳(億美元)下降至-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