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教育 >

            當教育陷入“內卷”焦慮,迎接智能教育時代

            2021-07-14 08:19:01 來源:科技日報

            用手機軟件拍一拍,眨眼的功夫,軟件使用OCR技術便將學生的手寫作業轉換成文本,召喚出AI作文點評助手。這是華東師大與微軟亞洲研究院合作利用中文教學知識與人工智能技術相結合的研究成果。

            “教育是未來十年人工智能最重要最具前景的應用場景之一,人工智能與教育的深度融合,將可能引起教育的根本變革。”華東師范大學校長、中國工程院院士錢旭紅在日舉行的2021世界人工智能大會教育主題論壇上表示。

            隨著智能技術的加速廣泛應用,人工智能已不再是一種單純的技術手段,而是教育整體變革的內生變量和重要動力。據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杜玉波在論壇上介紹,當前我國基本建成國家教育資源公共服務臺和教育管理公共服務臺,中小學互聯網接入率從2016年底79.37%上升到100%,98.35%的中小學擁有多媒體教室,師生開通網絡學空間數量突破1億。

            特別去年疫情期間,我國高校開展世界最大規模的在線教學,開出1719萬門次在線課程,參與大學生達35億人次,免費提供2000余門虛擬仿真實驗課程資源,推出高校在線教學英文版國際臺,實現了停課不停學、不停教。

            數字基座是數字化轉型的核心節點

            評價上的知易行難、內容上的學非所用、體系上的工廠式的教學和人才培養……“進入信息社會數字時代,學校教育體系依然還停留在工業社會,是造成教育“內卷”和教育焦慮的根本原因。”上海市教委副主任李永智在論壇上指出,正確的方向應該讓教育體系順應數字革命需求進行一場新的變革。

            從工業時代到信息時代的教育,理念上從培養大規模、標準化、同質化的剩余勞動者創造者,變革成為每一位學生提供最適合的教育;從體系和模式上,原來工廠式的學校體系要走向未來個化的終身學體系;內容上,學生對基礎知識的備用式學因為技術的支撐,可以做到因人而異的運用知識能力建構。

            “教育數字化轉型不是簡單的一個技術的推動,而是社會發展的必然,從工業社會進入信息社會,教育數字化轉型是個必然的選擇。”李永智說道。

            記者了解到,上海在教育數字化轉型方面做出諸多探索。李永智介紹,上海教育數字化轉型以5G新基建為基礎,以校級的數字基座為節點或者關鍵點,圍繞著以教育教學模式改革為核心,通過數字素養提升教育評價改革,教育資源建設,促進教學管評考研究服務資源活動和家?;訄鼍奥涞亍?/p>

            李永智指出,校級數字基座是上海教育數字化轉型中最核心、最關鍵的節點。校級數字基座為所有的教學、教育應用,提供數據服務、認證服務、基礎功能服務、開發環境服務和開發工具,來推動更多的教師和教育專家參與到教育教學教育應用開發當中。相當于為每一個學校建立一個操作系統,通過操作系統可以實現數據的打通、應用的打通和應用在各校間的互用。

            智能教育迎接個化教育時代

            與工業、金融、通訊、醫療等領域相比,教育與人工智能的融合仍相對滯后,更重要的是它與其他各行各業人工智能的應用有著本質不同。上海智能教育研究院院長、華東師范大學終身教授袁振國在論壇上直言,“其他行業的人工智能技術基本都是面向市場或者產品的,教育的核心和對象都是人。”

            此次論壇上,上海市教委與華東師大簽約共建的上海智能教育研究院最新科研成果《全球智能教育發展報告(2021)》發布?!度蛑悄芙逃l展報告(2021)》認為,當前智能教育存在幾種“不分輕重”的現象。比如重技術應用、輕人的發展;重技術功能,輕教育規律;重已有條件,輕未來想象。

            基于此,研究院率先提出“發展有溫度的智能教育”這一理念,即要以人為中心,以促進人的全面、自由、個化的發展為目的,不斷創設和開辟新的教育形態、教育場景,在促進人的發展過程中發揮智能教育的不可替代。讓技術為育人服務,以解決問題和實際需要為導向,以教育規律和人的發展規律為引導,實現從“人工智能+教育”向“教育+人工智能”的轉變,實現對教育的革命重塑。

            研究院還提出利用智能教育解決現有教育實際需求的努力方向:通過完善智能化的基礎設施,抑制數字鴻溝所引發的馬太效應,普遍提高信息化能力,提升算法的透明度和可解釋,賦予最廣大學生的利益;因材施教,借助于人工智能的力量實現大規模個化教育,特別是要大力研發智適應學技術,運用小數據發展獨特

            此外,研究院提出關注特殊兒童的教育,研發基于體感、手勢和語音等技術的智能交互工具,工具應當遵循直觀、便捷、靈活、舒適的原則;運用人工智能的跨模態感知技術,充分理解教育環境中個體的情況,觀察個體在環境中的教育需求、情緒變化、交流期望等,并自動評估個體的能力變化,結合快樂情緒引導,創造和批判引導模型向其推薦更有效的學內容或者更佳的學模式。(記者 王春)

            最近更新

            亚洲最大av资源站无码av网址| 亚洲美女精品视频| 中文字幕亚洲综合精品一区| 亚洲精品亚洲人成人网| 亚洲尤码不卡AV麻豆| 在线亚洲精品自拍| 亚洲欧洲成人精品香蕉网| 国产精品亚洲а∨无码播放| 好看的亚洲黄色经典| 无码乱人伦一区二区亚洲|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麻| 亚洲av福利无码无一区二区| 亚洲AV日韩AV永久无码绿巨人| 亚洲AV日韩AV永久无码绿巨人| 亚洲制服中文字幕第一区| 亚洲性天天干天天摸| 亚洲精品美女在线观看| 亚洲免费在线观看视频| 亚洲一级高清在线中文字幕| 97se亚洲国产综合自在线| 亚洲欧美国产精品专区久久| 亚洲国产精品成人AV在线| 午夜亚洲国产精品福利| 亚洲性久久久影院| 亚洲精品无码永久中文字幕| 久久久久亚洲AV片无码| 2022年亚洲午夜一区二区福利 | 在线观看亚洲电影| 亚洲欧洲久久久精品| 亚洲精品中文字幕无码蜜桃| 亚洲A∨无码无在线观看| 久久久久亚洲精品日久生情| 亚洲区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中文字幕乱码熟女在线| 国产亚洲精品AAAA片APP| 亚洲伊人久久成综合人影院| 亚洲国产精品va在线播放| 亚洲精品视频久久| 亚洲熟妇少妇任你躁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亚洲综合天堂夜夜| 国产精品亚洲二区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