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底理財銷售出花招,咨詢理財卻被推薦買保險
臨近年底,“資管新規”正式進入“讀秒”階段,全面轉型后,理財產品將徹底退出市場全部由理財子公司承銷發行。轉型只是一個開始,做好投資者教育、強化銷售體系合規升級才是重點。近日,北京商報記者對北京地區部分銀行網點進行了走訪調查,雖然理財銷售人員不再用保本、保收益等詞匯描述理財產品的具體信息,但在銷售過程中送禮品、引導投資者填寫風險測評等亂象依舊存在。
引導投資者填寫風險測評
當前,個人投資者風險評級共分為5個等級,C1(保守型)、C2(穩健型)、C3(平衡型)、C4(進取型)、C5(激進型)。通過測評后,若投資者的風險承受能力為C2(穩健型),就可以購買包括C1(保守型)、C2(穩健型)在內的兩類產品,不可購買超出C2(穩健型)風險承受能力之上的其他產品。
不過,在走訪網點的過程中,北京商報記者注意到,理財經理引導投資者風險測評的情況依舊存在。在一家銀行網點,當記者以投資者身份問及如何購買中高風險產品時,該行理財經理介紹稱,“可以在下次測評時修改一兩個選項,就會導致結果有變化。風險測評出現變化之后銀行不會對投資者進行詢問,只關注客戶大額變動轉賬等內容”。
談及銀行在個人客戶風險測評問卷真實性審核環節的薄弱性,融360數字科技研究院分析師殷燕敏指出,對于風險測評環節,每家銀行的問卷、流程也不太一樣,有的銀行風險測評會要求客戶在柜面雙錄完成,有的銀行可能就是簡單的紙質問卷。如果都要求客戶柜面雙錄完成風險測評,在執行過程中,也給很多客戶帶來不便,因此,風險測評可能更多的是應該提高投資者教育,讓投資者清楚認識到自身的風險承受能力,不要盲目跟風選擇超出自己風險承受能力以外的產品。
咨詢理財卻被推薦買保險
除了引導投資者填寫風險測評,北京商報記者在調查中還發現,在辦理理財產品時捆綁式營銷現象仍存。一部分理財經理會將保險產品和理財產品組合捆綁進行銷售,也有一部分理財經理直接放棄理財產品,轉而向投資者推薦保險產品。
在一家國有大行網點理財接待室,北京商報記者表示,“想要購買穩健型理財產品進行投資”。該行理財經理介紹稱,“目前行內代銷的理財子公司產品普遍風險等級都為穩健型,不需要很高的風險承受能力,但理財產品現在不保本不排除虧損的可能,還不如買保險產品實在一些”。“保險產品完全保證收益、也保本,并且還有最低保障利率,實際的結算利率可以高達4.3%,收益率比理財產品都高。”這位理財經理說道。
另一家國有大行理財經理聽到北京商報記者提出的購買需求時,直接跳過了理財產品,轉而推薦了該行在售的一款保險產品,“理財產品沒保險產品劃算,理財產品是有風險的。再加上近期理財產品的表現也不好,出現虧損的情況較多,所以我還是推薦購買保險產品”。
零壹智庫分析師李薇在接受北京商報記者采訪時表示,2022年將正式實行“資管新規”,理財業務將全面貫徹“打破剛兌”理念,相對于凈值型產品,保險類的底層資本較為穩定,屬于中低風險類理財項目。今后,理財產品將由銀行專業的理財子公司負責,在資產配置、營銷渠道、客戶風險承受能力評估等方面,將形成專業化的團隊管理,預計此類現象應該會有所減少。
買理財就能送禮
年終將至,銀行往往會通過“存款贏積分兌換禮品”的活動吸引客戶,北京商報記者在走訪網點的過程中發現,該現象也存在于銀行理財產品的營銷過程中。
在一家股份制銀行網點,理財經理拿出了一份“壕”禮宣傳海報,“這是我們支行推出的專屬活動,其他網點沒有這項活動”。
北京商報記者注意到,購買理財產品金額越大,得到的禮品越“壕”,購買5萬元理財產品可以得到一提抽紙,購買30萬元理財產品可以得到一個電子秤,購買100萬元理財產品可以得到果蔬清洗機以及床上用品等禮品。
不過,上述方式顯然不符合監管要求,《商業銀行理財產品銷售管理辦法》第三十七條就曾規定,“商業銀行從事理財產品銷售活動,不得采取抽獎、回扣或者贈送實物等方式銷售理財產品”。
殷燕敏進一步指出,今年5月發布的《理財公司理財產品銷售管理暫行辦法》再次強調,不得提供抽獎、回扣、饋贈實物、代金權益及金融產品等銷售理財產品。所以此類買理財送獎品的營銷模式不合規。
“資管新規”等一系列配套措施落地后,對理財產品銷售人員提出了更高要求,打監管“擦邊球”推薦產品、引導投資者風險測評等問題都需要進一步整改。
上述銀行業從業人士指出,銀行應加強對銷售人員的管理,不能讓營銷人員誤導投資者;同時加強考核,對違規行為進行處罰,加強對投資者的教育,讓投資者了解投資產品的風險以及可能的損失。
光大銀行金融市場部宏觀研究員周茂華分析認為,對銀行來說,需要加快完善內部治理,理順業務流程,壓實業務各環節主體責任,加強業務員培訓,提升合規意識;強化監管智能,加大違規懲處力度,維護正常市場秩序。為提升理財產品服務的標準化,提升監管效率,需要對風險測評標準進行統一,強化事中事后審查監管;并對違規行為給予嚴格處罰,提升監管威懾力。
“對于商業銀行代銷理財產品,目前監管的銷售規定已經有明確的規范細則,銀行可能更多的是加強營銷人員的管理培訓,提升專業素養,轉換銷售理念,從為客戶提供產品轉換為為客戶提供專業的投資理財服務,更能獲得客戶的認可。”殷燕敏如是說道。(北京商報金融調查小組)
相關閱讀
- (2022-04-22)第二季度發行基金260.7億份 債券型基金占比超6成
- (2022-04-22)銀行板塊震蕩走強 多只銀行類ETF漲幅居前
- (2022-04-22)年內67家基金公司自購127次 自購規模近15億元
- (2022-04-07)萬科前3個月銷售1065億元 新增1個開發項目
- (2022-04-07)云天化發布一季度業績預增公告 凈利潤增加185%
- (2022-04-07)溫氏股份3月銷售肉雞22.71億元 收入環比上升
熱點推薦
- (2023-01-06)當前熱文:1月6日外匯市場行情走勢分析:歐元/美元上漲 歐洲各國通脹率差異大
- (2023-01-06)微動態丨今日六大貨幣對多空情緒分析報告(2023/1/6)
- (2023-01-06)觀天下!外匯市場行情走勢分析:美元指數越來越顯示出逆轉的跡象
- (2023-01-06)外匯市場最新行情走勢展望:澳元/美元將延續盤整
- (2023-01-06)天天觀速訊丨中信建投期貨1月6日交易策略
- (2023-01-06)最資訊丨經濟觀察 | 中國跨境電商“加速跑” 從規模型跑量向品牌塑造轉變
最近更新
- (2023-01-06)當前熱文:1月6日外匯市場行情走勢分析:歐元/美元上漲 歐洲各國通脹率差異大
- (2023-01-06)微動態丨今日六大貨幣對多空情緒分析報告(2023/1/6)
- (2023-01-06)觀天下!外匯市場行情走勢分析:美元指數越來越顯示出逆轉的跡象
- (2023-01-06)外匯市場最新行情走勢展望:澳元/美元將延續盤整
- (2023-01-06)天天觀速訊丨中信建投期貨1月6日交易策略
- (2023-01-06)最資訊丨經濟觀察 | 中國跨境電商“加速跑” 從規模型跑量向品牌塑造轉變
- (2023-01-06)“惠民保”要更惠民
- (2023-01-06)強鏈保供守好經濟生命線
- (2023-01-06)每日熱議!新茶飲研究報告:新茶飲線上訂單占比顯著提升
- (2023-01-06)焦點速訊:我國國產體外膜肺氧合治療(ECMO)產品獲批上市
- (2023-01-06)XM外匯:美國原油庫存增加,WTI油價自周線低位反彈,攀升至73.50美元附近
- (2023-01-06)世界熱議:嘉盛集團:美元全盤走強,紐元/美元下跌處在兩日低位0.6210附近
- (2023-01-06)環球精選!歐元區最新數據預測:歐元區12月調和CPI年率-未季調初值(%)預期值 9.7,或利好歐元
- (2023-01-06)今日外匯市場主要貨幣阻力支撐位預測(2023/1/6)
- (2023-01-06)環球即時:今日重點關注的財經數據和事件及主要數據解讀(2023年1月6日)
- (2023-01-06)世界新動態:加快油茶產業發展三年行動方案印發
- (2023-01-06)環球微動態丨年貨節助力市場活力持續釋放
- (2023-01-06)全球快看點丨新疆阿克蘇地區著力打造能源資源產業基地
- (2023-01-06)全球熱頭條丨市場監管總局指導免稅行業健康有序發展
- (2023-01-06)開曼群島元怎樣換算英鎊?開曼群島元對美元匯率是多少?
- (2023-01-06)黎巴嫩磅對人民幣匯率怎樣?1000黎巴嫩磅是多少英鎊?
- (2023-01-06)老撾基普對人民幣匯率如何?1萬老撾基普等于多少美元?
- (2023-01-06)100泰銖等于多少人民幣?泰銖怎樣兌換馬來西亞元?
- (2023-01-06)臺幣與澳門元匯率怎樣兌換?2000臺幣等于多少人民幣?
- (2023-01-06)世界今亮點!上海技能人才工資增幅為近三年最高
- (2023-01-06)焦點速看:外匯主要貨幣對技術分析:美元、歐元、英鎊、日元、澳元(2023/1/5)
- (2023-01-06)今日最新!1月5日外匯市場行情走勢分析:由于市場懷疑美聯儲的承諾,歐元兌美元突破步履蹣跚
- (2023-01-06)世界熱資訊!1月5日外匯市場行情走勢分析:美元兌日元處于關鍵匯合區,美國數據即將公布
- (2023-01-06)當前資訊!今日晚間白銀行情分析(2023年1月5日)
- (2023-01-06)1月6日重點數據和大事件前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