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保監會重磅發聲 釋放有哪些信號?
“今年將完善金融支持實體經濟體制機制”“今年處置銀行業不良貸款力度不減”“互聯網平臺金融業務要符合統一監管規則”……
日前,在國新辦召開的推動銀行業保險業高質量發展有關情況發布會上,銀保監會主席郭樹清就金融支持實體經濟、房地產貸款、處置銀行不良資產進展、互聯網平臺參與金融業務等熱點問題,回應了社會各界的關切。
金融機構讓利實體經濟政策還會延續下去
2020年以來,金融系統加大力度減費讓利,有力支持了實體經濟恢復發展。截至2020年末,人民幣貸款比年初增加19.6萬億元,累計對6.6萬億元貸款實施延期還本付息,實現向實體經濟讓利1.5萬億元目標;新增制造業貸款2.2萬億元,超過前5年總和;新增民營企業貸款5.7萬億元,比上年多增1.5萬億元;健康保險賠付支出2921億元,同比增長24.2%,累積了1.57萬億元長期健康保障風險準備金。
談及2020年相關金融支持實體經濟措施今年會否延續時,郭樹清表示:“多項政策今年還會延續下去。對于讓利比較多的貸款利率,可能會有所調整,預計今年貸款利率會有所回升,但總的來說利率還是比較低的;減費讓利降低的費用一般不會恢復,我們將通過支持財務重組、債務重組、企業重組、債轉股等多種形式繼續支持企業,降低企業負擔。”
他說,今年是“十四五”開局之年,銀保監會將完善金融有效支持實體經濟的體制機制,更加精準支持科技自立自強、先進制造、民營企業、小微企業、鄉村振興、綠色發展等重點領域。
房地產金融化泡沫化勢頭得到遏制
金融在支持實體經濟的同時,必須要防范金融風險發生。此前,郭樹清曾撰文指出,房地產是現階段我國金融風險方面最大的“灰犀牛”。在此次發布會上,郭樹清再次談到“灰犀牛”問題。
“很多人買房子不是為了居住,而是為了投資或者投機,這是很危險的。因為持有那么多房產,將來這個市場要是下來的話,個人財產就會有很大的損失,貸款還不上,銀行也收不回貸款、本金和利息,經濟生活就發生很大的混亂。必須積極穩妥地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郭樹清說。
郭樹清認為,目前房地產金融化、泡沫化傾向還比較強,但是2020年投向房地產的貸款增速8年來首次低于各項貸款增速,房地產金融化泡沫化勢頭得到遏制,這個成績來之不易。“我們相信,房地產的問題會逐步得到好轉。”郭樹清說。
他說,銀保監會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各城市“一城一策”推出房地產綜合調控舉措,目的是實現穩地價、穩房價、穩預期,逐步把房地產的問題解決好。
互聯網平臺金融業務要符合統一監管規則
近年來,銀行加快數字化轉型,不少互聯網平臺參與金融業務,在提高金融可得性的同時,也存在一定的風險。
發布會上,郭樹清表示,鼓勵互聯網平臺參與金融業務,特別是為中小微企業提供數字信貸等創新服務等。但他同時表示,“不管任何業態的金融業務,都要遵守相應的規則規范、法律法規管理,不能有特殊的例外。”
為此,銀保監會發布的《關于進一步規范商業銀行互聯網貸款業務的通知》提出了出資比例、集中度指標和限額指標三項定量指標。郭樹清表示,“我們不認為有什么限制、不允許他們發展的金融業務,但是我們做任何業務,比如保險、信托、租賃等金融業務,都必須按照行業相同的規則進行監管。相信經過調整以后,這些機構能夠得到更健康的發展。”
在郭樹清看來,如果金融業務是在網上開展,是互聯網平臺,它們辦的銀行、小貸公司、消費金融公司,必須和其他金融機構一樣,有充足的資本。
“但考慮歷史原因,設置了一個過渡期。這是因為,過去一些金融活動服務小微企業,特別是低端客戶,要求較低,不想影響這些客戶,讓這些客戶還能繼續得到貸款,過渡時間可以再長一點,要看情況。但最多也是兩年,就回到正軌,所有機構都要遵守資本約束的要求。”郭樹清說。
銀行業不良貸款處置力度不減
“從2017年至2020年,我國已累計處置不良貸款8.8萬億元,超過過去12年的總和。”郭樹清表示,2021年還將保持處置力度不減,力度甚至比2020年更大。
他表示,我國每年貸款都在凈增長,貸款增速保持12%左右。但去年受疫情影響,貸款增速較快,且量巨大,不過仍未超過13%。疫情發生以后,一些企業的生產經營活動處于不正常的狀態,還款會有困難,甚至有相當一部分企業可能會面臨破產重整或者破產清算的狀況,更沒有能力償還貸款。所以不良貸款上升是必然趨勢。
“事實上,2020年我們已經開始加大不良貸款處置力度,處置不良資產3.02萬億元。”郭樹清表示,眼下尚沒有一個明確的指標,銀保監會也正在和各家銀行溝通,但今年需要處置的不良貸款還會增長,甚至會延續到明年,因為有的貸款期限比較長。
他說:“我們有信心、有能力把不良資產處置處理好。既要加大力度,又要穩中求進,保證在經濟和銀行金融體系的可承受范圍內。”(記者杜燕飛)
相關閱讀
- (2022-10-10)江陰銀行發布金融債券獲準發行公告 新增余額不應超過10億元
- (2022-09-30)招商銀行發布交易公告 招商永隆保險訂立股份認購協議
- (2022-09-28)瑞豐銀行發布增持股份公告 此次增持計劃不設價格區間
- (2022-09-21)常熟銀行披露60億元 常銀轉債約占發行總量66.82%
- (2022-09-21)廈門國際銀行募集股份不超過7.5億股 營業收入增長
- (2022-09-13)公募牌照放開 蘇州銀行設立公募基金管理公司申請材料
熱點推薦
- (2023-01-06)當前熱文:1月6日外匯市場行情走勢分析:歐元/美元上漲 歐洲各國通脹率差異大
- (2023-01-06)微動態丨今日六大貨幣對多空情緒分析報告(2023/1/6)
- (2023-01-06)觀天下!外匯市場行情走勢分析:美元指數越來越顯示出逆轉的跡象
- (2023-01-06)外匯市場最新行情走勢展望:澳元/美元將延續盤整
- (2023-01-06)天天觀速訊丨中信建投期貨1月6日交易策略
- (2023-01-06)最資訊丨經濟觀察 | 中國跨境電商“加速跑” 從規模型跑量向品牌塑造轉變
最近更新
- (2023-01-06)當前熱文:1月6日外匯市場行情走勢分析:歐元/美元上漲 歐洲各國通脹率差異大
- (2023-01-06)微動態丨今日六大貨幣對多空情緒分析報告(2023/1/6)
- (2023-01-06)觀天下!外匯市場行情走勢分析:美元指數越來越顯示出逆轉的跡象
- (2023-01-06)外匯市場最新行情走勢展望:澳元/美元將延續盤整
- (2023-01-06)天天觀速訊丨中信建投期貨1月6日交易策略
- (2023-01-06)最資訊丨經濟觀察 | 中國跨境電商“加速跑” 從規模型跑量向品牌塑造轉變
- (2023-01-06)“惠民保”要更惠民
- (2023-01-06)強鏈保供守好經濟生命線
- (2023-01-06)每日熱議!新茶飲研究報告:新茶飲線上訂單占比顯著提升
- (2023-01-06)焦點速訊:我國國產體外膜肺氧合治療(ECMO)產品獲批上市
- (2023-01-06)XM外匯:美國原油庫存增加,WTI油價自周線低位反彈,攀升至73.50美元附近
- (2023-01-06)世界熱議:嘉盛集團:美元全盤走強,紐元/美元下跌處在兩日低位0.6210附近
- (2023-01-06)環球精選!歐元區最新數據預測:歐元區12月調和CPI年率-未季調初值(%)預期值 9.7,或利好歐元
- (2023-01-06)今日外匯市場主要貨幣阻力支撐位預測(2023/1/6)
- (2023-01-06)環球即時:今日重點關注的財經數據和事件及主要數據解讀(2023年1月6日)
- (2023-01-06)世界新動態:加快油茶產業發展三年行動方案印發
- (2023-01-06)環球微動態丨年貨節助力市場活力持續釋放
- (2023-01-06)全球快看點丨新疆阿克蘇地區著力打造能源資源產業基地
- (2023-01-06)全球熱頭條丨市場監管總局指導免稅行業健康有序發展
- (2023-01-06)開曼群島元怎樣換算英鎊?開曼群島元對美元匯率是多少?
- (2023-01-06)黎巴嫩磅對人民幣匯率怎樣?1000黎巴嫩磅是多少英鎊?
- (2023-01-06)老撾基普對人民幣匯率如何?1萬老撾基普等于多少美元?
- (2023-01-06)100泰銖等于多少人民幣?泰銖怎樣兌換馬來西亞元?
- (2023-01-06)臺幣與澳門元匯率怎樣兌換?2000臺幣等于多少人民幣?
- (2023-01-06)世界今亮點!上海技能人才工資增幅為近三年最高
- (2023-01-06)焦點速看:外匯主要貨幣對技術分析:美元、歐元、英鎊、日元、澳元(2023/1/5)
- (2023-01-06)今日最新!1月5日外匯市場行情走勢分析:由于市場懷疑美聯儲的承諾,歐元兌美元突破步履蹣跚
- (2023-01-06)世界熱資訊!1月5日外匯市場行情走勢分析:美元兌日元處于關鍵匯合區,美國數據即將公布
- (2023-01-06)當前資訊!今日晚間白銀行情分析(2023年1月5日)
- (2023-01-06)1月6日重點數據和大事件前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