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滾動 >

            視焦點訊!續費1年就可5年后每年領分紅?成都女子疑被騙“貸款”買保險 被告知保險員已離職

            2023-02-28 07:46:25 來源:指股網

            2021年底,成都的劉女士接到了保險公司工作人員的電話,向她推薦了一款保險。本無意投保的她,聽到對方的講述后心動了:每個月交費4千多元,只需交費一年,就可以在5年后,每年獲得9000多元的“分紅”。

            近日,劉女士撥打了封面新聞的熱線電話,講述了自己買保險的遭遇:2021年底,她“貸款”近5萬元,在中國平安購買了一份保險。最初工作人員告知只需要交費滿一年,就可以獲得收益。可交費一年后,她卻發現這個保險實際上需要交費15年。劉女士瞬間慌了神。她向平安官方客服反映情況后,得到了“辦理保險的工作人員已經離職,這是她個人的行為,與公司無關”的反饋。


            (資料圖)

            后來,劉女士收到了3.3萬元的退款。她告訴記者,在這樣的情況下購買了保險,她希望自己能夠拿到全額退款,也希望將自己的經歷講述出來,提醒大家。

            講述

            “星級客戶”享受保險優惠名額

            劉女士告訴記者,2021年底,她接到了中國平安保險工作人員的電話,被告知自己是“星級客戶”,現在有一個保險的優惠名額給她:只需要交費滿一年,就可以在5年之后,享受每年9000元的“分紅”。

            聽到這里,劉女士有一些心動。可自己手頭沒有流動資金,怎么辦?劉女士說,該工作人員告訴她,她之前購買的意外保險金額已付清,可以先用“貸款”的方式將這一部分錢“借”出來使用,這樣只需要每年付利息,就可以將原來的保險本金拿出來購買新保險了。

            劉女士心動了,她說,當時,在該工作人員電話一對一的指導下,她用之前的保單“貸款”近5萬元,并簽訂了新的保險合同。

            劉女士的保險合同

            劉女士購買的保險

            收到合同之后,劉女士看了還是有些疑惑,再次打電話給工作人員詢問情況,并保留了錄音。在劉女士提供的錄音中,該工作人員表示:“這個保險如果是新客戶享受,才是自己每個月交(費),連續交15年,第5年發錢;但是老客戶開通的時候勾選了一個‘保費墊交’就可以了,它就代表從您已交保費開始,一個月轉4332元,只轉1年,轉了以后就不轉了,這個錢就在增值賬戶作為本金結算收益。”“在合同的24頁有列一個表,就是保單年度,只有第一個保單年度是有保險費的,第二個保單年度為0,就代表只轉一年的意思。”

            保險合同的第24頁

            針對扣費時間的情況,劉女士詢問:“扣錢只有扣一年是吧?”對方回答:“對對對,利息付4年,第5年發收益的。”

            劉女士告訴記者,當時聽到了工作人員這樣確切的回復,她也安心了不少。

            轉折

            交費“12個月”變成“15年”

            2022年12月,已經交滿12個月保費的劉女士再次收到了保險交費的提醒信息。劉女士說,她聯系了辦理保險的工作人員,沒有聯系上。“我又給平安官方客服打電話,他們建議我先把這一期的費用交了,免得斷保,享受不了保險權益。”劉女士害怕影響保單,又交了一次費。她說,4332元一個月,交了13個月,還有“貸款”的利息,她一共交了5萬多元。

            劉女士“貸款”近5萬元

            到了2023年1月,劉女士又一次接到了交費提醒,于是她再次致電客服。轉到處理部門后,她得到的回復是,這份保險實際需交費15年才能享受收益,當時為她辦理保險的工作人員已經離職了。

            劉女士質疑,當初說好的只用交費一年,現在卻要交費15年,這不是騙人買保險嗎?“投訴說明情況后,平安處理這個事情和我對接的工作人員還說,這么做可能是為了多賣保單,這是那個工作人員的個人行為,與公司無關。”她說。

            聽完劉女士講述后,針對此事,封面新聞記者撥通了劉女士提供的為其處理退保業務的工作人員電話,詢問相關情況,對方回復:“無可奉告。”

            隨后,記者撥打了平安客服電話,表明來意后,客服表示,要記錄情況后向相關部門說明。截至發稿,記者沒有收到關于劉女士相關情況的反饋。

            最終,劉女士告訴記者,在辦理退保業務后,她收到了3.3萬元的退款。

            律師:

            若情況屬實 可以要求全額退款

            如果按照劉女士所說,虛構保險費用交納期數,為其辦理保險業務的原工作人員的行為是否違規,是否屬于欺詐行為?“是該工作人員的個人行為與公司無關”的說法是否合理?如情況屬實,劉女士應如何維權?記者帶著這些疑問采訪了太琨律創始合伙人、中國政策科學研究會特邀研究員朱界平和四川一上律師事務所合伙人林小明。

            朱界平表示,如果保險公司的工作人員故意不按保險產品的實際功能進行銷售介紹,保險公司的工作人員涉嫌違反該公司的相關規定,應受到相應的公司處罰,當然,其行為性質也屬于欺詐。

            朱界平說,“是該工作人員的個人行為與公司無關”這樣的說法,也有道理。因為客戶和保險公司形成最終的法律關系,雙方一般會簽訂書面的合同。而合同條文才是雙方的最終的意思表示。所以,如果合同條款進行了明確的約定,且保險公司對法律規定應該提示的條款做了提示義務,那么客戶就應該按自己所簽訂的書面合同約定內容享有相應的權利和履行相應的義務。

            對此,林小明表示,這沒有法律依據。根據民法典規定,“執行法人或者非法人組織工作任務的人員,就其職權范圍內的事項,以法人或者非法人組織的名義實施的民事法律行為,對法人或非法人組織發生效力”,因此,該工作人員的行為屬于職務行為,保險公司應當對其職務行為承擔全部責任,公司在承擔相應責任后,可以向有過錯的工作人員進行追償。

            林小明還說,如果劉女士所述屬實且掌握的相關證據能證明其受到原工作人員的欺詐從而簽訂了該保險合同,那么根據民法典的規定,欺詐導致保險合同無效后,根據“行為人因該合同取得的財產,應當予以返還”的規定,劉女士可以要求全額退款。目前,劉女士尋求解決的途徑一是可以向銀保監會投訴,即向行政主管部門投訴;二是繼續組織相關證據,向法院提起訴訟,主張撤銷因受欺詐購買了保險這一民事法律行為,從而確認保險合同無效。

            最近更新

            亚洲国产精品网站在线播放| 亚洲va久久久噜噜噜久久天堂| 亚洲午夜久久久精品电影院| 久久亚洲一区二区| 亚洲精品无码高潮喷水A片软|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天堂| 亚洲精品亚洲人成在线观看下载| 国产精品亚洲成在人线| 亚洲一卡二卡三卡| 亚洲成人一区二区| 久久久无码精品亚洲日韩按摩 | 亚洲精品午夜久久久伊人| 亚洲夂夂婷婷色拍WW47| 亚洲最大AV网站在线观看| 亚洲毛片在线免费观看| 亚洲Av无码乱码在线znlu| 亚洲国产天堂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亚洲免费人成在线视频观看| 亚洲乱码一二三四区乱码| 亚洲中文字幕视频国产| 亚洲国产精品yw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天堂久久久久久| 亚洲精品韩国美女在线| 国产成人亚洲综合无| 亚洲电影一区二区|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电影网| 水蜜桃亚洲一二三四在线| 亚洲AV日韩AV永久无码色欲| 中文字幕亚洲乱码熟女一区二区| 久久狠狠爱亚洲综合影院| 国产亚洲一区区二区在线| 亚洲国产成人精品激情| 亚洲无线观看国产精品| 久久久国产精品亚洲一区| 亚洲v国产v天堂a无码久久| 亚洲精品mv在线观看 | 亚洲精品视频免费观看| 久久久久久久亚洲Av无码|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久久九九| 亚洲男女性高爱潮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