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理財時切勿輕視風險測評
正巧當下有一筆閑置資金,也許你會考慮投資銀行理財產品,但在挑選理財產品前,銀行工作人員都會要求投資者先完成好個人風險能力測評。
風險測評,其實就是填寫一份調查問卷,內容包括投資理財占總資產的比例,家庭收入情況,是必須保本還是喜歡冒險?能夠承受風險的能力有多大?
銀行根據這個測評結果,分析投資者是保守型、穩健性、平衡型,還是成長型、進取型,再推薦適合的投資理財產品。
生活中,一些投資者對這份問卷不加判斷,隨意勾選,也有銀行工作人員堅持推銷與投資者風險測評等級不相符的理財產品。一旦投資出現了損失,誰來承擔責任呢?北京朝陽法院對此做了調研。
2019年5月,老李在銀行客戶經理推薦下,購買了一款理財產品,后來這款產品產生虧損,給老李造成了較大的資金損失。老李起訴銀行,要求確認他購買理財產品的合同無效,要求銀行返還他全部理財資金損失。
北京朝陽法院民三庭法官助理周劍彬介紹:“老李說,他購買這款理財產品前已經告知客戶經理,他不愿意承擔高風險,就想‘求穩’,所以在進行風險測評時,沒有特別注意測評問卷內容,便隨意勾選,最終確定為‘進取型’。沒想到他購買的這款理財產品是高風險理財產品,僅適合‘進取型’投資者購買。”
銀行則表示,老李在購買這款產品時已完成了《投資者風險測試》并簽字確認,風險測試結果為“進取型”。
周劍彬說:“銀行提交證據,主張已對相應風險向老李進行揭示,購買此類型產品完全是老李的真實意思表示。”
法院會如何認定?北京市朝陽區人民法院民三庭副庭長李林強告訴記者:“法院經審理認為,就購買案涉理財產品時,銀行要求老李進行了風險測試,結果為‘進取型’投資者,與案涉產品風險等級相符。認購材料中均為老李本人簽字,且銀行已對相關風險進行揭示的情況下,合同中的約定合法有效,對老李具有約束力,法院最終依法判決駁回了老李要求銀行返還其投資損失的訴訟請求。”
與老李不同,老張是認真填寫風險測試的投資者代表。2020年3月,老張到銀行存退休金時,看到銀行正在代銷基金的產品宣傳,隨即向客戶經理咨詢有無適合自身的理財產品。
北京市朝陽區人民法院民三庭法官助理肖揚介紹:“銀行客戶經理當場對老張進行了風險測評,老張按要求填寫了《個人客戶風險評估問卷》后,評估為‘穩健型’。客戶經理卻說,正好有一款‘進取型’的理財產品收益高,風險也沒多大,勸說老張買‘進取型’理財產品。”
老張買了“進取型”,沒想到損失12萬元投資款。老張提起了訴訟,要求銀行賠償所有理財損失。銀行不同意。
肖揚介紹說:“銀行到庭后答辯稱,在購買該產品前已口頭告知老張該產品是‘進取型’,雖然老張測試為‘穩健型’,但他自己選擇了‘進取型’產品,銀行認為老張應當自行承擔投資風險和損失。”
老張沒有證據證明自己受了客戶經理的誘導,法院能支持他的主張嗎?李林強說:“法院認為,老張針對本次理財進行的風險評估測試結果為‘穩健型’,銀行在明知他風險評估等級的情況下,仍將案涉的較高風險等級的理財產品推薦給他,未盡到適當性義務的要求,所以法院對銀行的主張不予采信,判令銀行賠償老張的投資損失。”
如果是專業的投資者,購買了高于風險承受能力產品,出現損失,誰承擔呢?繼續聽記者的報道。
小吳是金融從業人員且長期投資銀行理財產品。銀行對他進行風險測評,評定為“平衡型”。2018年7月,小吳投資100萬元申購了一款“PR5高風險”基金理財產品。簽署風險揭示書后,小吳陸續收取分紅6萬元,在2020年申請贖回所有份額,金額約為80萬元,小吳起訴銀行賠償本金20萬元及利息。
周劍彬介紹:“法院注意到,這款產品申請書載明:‘該產品非我行發行的理財產品....。。可能產生的風險,無法實現預期投資收益....。。投資風險由您自行負擔。’這款產品的風險等級明顯高于小吳的風險承受能力。”
銀行答辯稱,小吳作為金融從業人士且長期投資銀行理財,對理財產品的理解高于一般投資者,銀行對相關風險已經在風險告知書明確載明,現小吳自己選擇了“進取型”理財產品,應當自行承擔投資風險和損失。法院如何認定呢?
肖揚分析:“案涉《資產管理合同》及《風險提示書》均系銀行的格式合同,不足以作為雙方就案涉金融產品情況充分溝通的憑證,且銀行在明知小吳所購理財產品高于其風險承受能力的情況下依然銷售給他,存在過錯,應對小吳承擔部分本金損失。”
李林強分析:“法院也注意到,小吳是作為金融從業人員且長期進行銀行理財投資,應知曉案涉理財項目的投資內容及風險,本案的投資虧損直接原因系由于市場波動,并非銀行的代理行為導致,對此小吳也應對投資損失承擔一定責任。綜合雙方情況,法院判決銀行賠償小吳8萬元。”
法官進一步提示,但凡是理財產品都有風險,譬如兌付風險、流動性風險、凈值波動風險等等。也正因有如此多風險存在,做好風險測評更顯關鍵。
周劍彬說:“作為金融消費者,做好風險測評就是做好對自己風險承受能力的‘體檢’,需要實事求是的‘內觀’,才不會被理財風險過度侵害。”
李林強說:“作為金融機構,做好消費者風險測評是推薦客戶購買理財產品的前提,不僅如此,還應該把風險測評作為產品選擇的‘指南針’,切實將適當風險的產品精確推介給適當風險承受力的消費者,真正實現理財市場的‘賣者盡責’‘買者自負’。”(記者孫瑩)
相關閱讀
- (2022-04-22)第二季度發行基金260.7億份 債券型基金占比超6成
- (2022-04-22)銀行板塊震蕩走強 多只銀行類ETF漲幅居前
- (2022-04-22)年內67家基金公司自購127次 自購規模近15億元
- (2022-04-07)萬科前3個月銷售1065億元 新增1個開發項目
- (2022-04-07)云天化發布一季度業績預增公告 凈利潤增加185%
- (2022-04-07)溫氏股份3月銷售肉雞22.71億元 收入環比上升
熱點推薦
- (2023-01-06)當前熱文:1月6日外匯市場行情走勢分析:歐元/美元上漲 歐洲各國通脹率差異大
- (2023-01-06)微動態丨今日六大貨幣對多空情緒分析報告(2023/1/6)
- (2023-01-06)觀天下!外匯市場行情走勢分析:美元指數越來越顯示出逆轉的跡象
- (2023-01-06)外匯市場最新行情走勢展望:澳元/美元將延續盤整
- (2023-01-06)天天觀速訊丨中信建投期貨1月6日交易策略
- (2023-01-06)最資訊丨經濟觀察 | 中國跨境電商“加速跑” 從規模型跑量向品牌塑造轉變
最近更新
- (2023-01-06)當前熱文:1月6日外匯市場行情走勢分析:歐元/美元上漲 歐洲各國通脹率差異大
- (2023-01-06)微動態丨今日六大貨幣對多空情緒分析報告(2023/1/6)
- (2023-01-06)觀天下!外匯市場行情走勢分析:美元指數越來越顯示出逆轉的跡象
- (2023-01-06)外匯市場最新行情走勢展望:澳元/美元將延續盤整
- (2023-01-06)天天觀速訊丨中信建投期貨1月6日交易策略
- (2023-01-06)最資訊丨經濟觀察 | 中國跨境電商“加速跑” 從規模型跑量向品牌塑造轉變
- (2023-01-06)強鏈保供守好經濟生命線
- (2023-01-06)每日熱議!新茶飲研究報告:新茶飲線上訂單占比顯著提升
- (2023-01-06)焦點速訊:我國國產體外膜肺氧合治療(ECMO)產品獲批上市
- (2023-01-06)XM外匯:美國原油庫存增加,WTI油價自周線低位反彈,攀升至73.50美元附近
- (2023-01-06)世界熱議:嘉盛集團:美元全盤走強,紐元/美元下跌處在兩日低位0.6210附近
- (2023-01-06)環球精選!歐元區最新數據預測:歐元區12月調和CPI年率-未季調初值(%)預期值 9.7,或利好歐元
- (2023-01-06)今日外匯市場主要貨幣阻力支撐位預測(2023/1/6)
- (2023-01-06)環球即時:今日重點關注的財經數據和事件及主要數據解讀(2023年1月6日)
- (2023-01-06)世界新動態:加快油茶產業發展三年行動方案印發
- (2023-01-06)環球微動態丨年貨節助力市場活力持續釋放
- (2023-01-06)全球快看點丨新疆阿克蘇地區著力打造能源資源產業基地
- (2023-01-06)全球熱頭條丨市場監管總局指導免稅行業健康有序發展
- (2023-01-06)開曼群島元怎樣換算英鎊?開曼群島元對美元匯率是多少?
- (2023-01-06)黎巴嫩磅對人民幣匯率怎樣?1000黎巴嫩磅是多少英鎊?
- (2023-01-06)老撾基普對人民幣匯率如何?1萬老撾基普等于多少美元?
- (2023-01-06)100泰銖等于多少人民幣?泰銖怎樣兌換馬來西亞元?
- (2023-01-06)臺幣與澳門元匯率怎樣兌換?2000臺幣等于多少人民幣?
- (2023-01-06)世界今亮點!上海技能人才工資增幅為近三年最高
- (2023-01-06)焦點速看:外匯主要貨幣對技術分析:美元、歐元、英鎊、日元、澳元(2023/1/5)
- (2023-01-06)今日最新!1月5日外匯市場行情走勢分析:由于市場懷疑美聯儲的承諾,歐元兌美元突破步履蹣跚
- (2023-01-06)世界熱資訊!1月5日外匯市場行情走勢分析:美元兌日元處于關鍵匯合區,美國數據即將公布
- (2023-01-06)當前資訊!今日晚間白銀行情分析(2023年1月5日)
- (2023-01-06)1月6日重點數據和大事件前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