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察”號首次揭示火星內部結構,地幔相對較薄
2018年11月26日,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洞察”號火星探測器攜帶一種被稱為“內部結構地震實驗”(SEIS)的六傳感器地震儀在火星上降落,任務是記錄地震波穿過陸地內部結構的過程,從而探索這顆紅色星球的地殼、地幔和地核。
自“扎根”火星以來,“洞察”號在其著陸點測量了大約733次地震。科學家基于其中35次地震的數據,揭示了火星的內部結構,估計了火星地核的大小、地幔的結構和地殼的厚度。
這讓人們第一次知道,另一個與地球相似的行星內部是什么樣:夾心蛋糕一般的地殼結構、比預期更薄的地幔、含有更多輕元素的液態核心……
這也是科學家第一次使用地震數據來探測地球以外行星的內部,這是了解火星形成和熱演化的重要一步。相關的3篇研究論文發表在23日的《科學》雜志上。
地核:比想象中的厚
“洞察號”的發現表明,火星有一個巨大的液態核心。它的最外層距離地表約1560公里。
火星半徑僅為地球半徑的1/2左右。來自瑞士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的地震學家、研究合著者阿米爾汗稱,火星地核的半徑為1830公里,“比預期的要大”。而地球核心的半徑約為3480公里,這意味著,火星的核心也約為地球核心半徑的一半。
地核尺寸越大,密度越低。火星具有較大尺寸的核心半徑說明,與以鎳和鐵為主要成分的地球核心不同,火星的核心除了鐵和鎳,還含有氫和氧等較輕的元素,這些成分起到了降低核心凝固溫度的作用。因此,盡管有大量熱量散失,火星的核心仍然完全是液態的。
關于火星地核研究論文的第一作者、瑞士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的西蒙·斯塔勒表示,“洞察”號在任務中確認火星地核的大小是十分難得的。他說:“科學家花了數百年的時間來測量地球的核心;在阿波羅任務之后,他們花了40年的時間來測量月球的核心。而‘洞察號’只用了兩年時間就測得火星地核的大小。”
地幔:比想象中的薄
還有一個研究結果與火星地核和地殼之間的結構——地幔有關。火星的地幔比科學家之前設想的要薄,它在地表向下延伸至大約1560公里處。
火星更大尺寸的核心意味著,與地球相比,它的地幔相對更薄。
布里奇曼石是地球上最豐富的礦物,能夠穩定存在于下地幔的極端高溫高壓環境中,它覆蓋著地球的地核,能夠減緩對流和熱量損失。
而根據已知火星的大小,研究認為,火星地幔的壓強極不可能使布里奇曼石達到穩定狀態,因此,火星可能缺乏這種礦物質,這就導致火星早期熱量的散失。
地殼:跟地球一樣厚
根據“洞察”號記錄的火星內部地震波,研究團隊首次確定了火星地殼厚度。德國科隆大學博士研究員、研究地震的論文主要作者克納普邁耶—恩德倫稱,盡管火星的地殼可能有兩層或三層,但其地殼與地球的同樣厚。
數據顯示,在“洞察”號著陸點下方,地殼可能有兩個甚至三個子層。地殼的第一層約8(+/-2)公里,這是很久以前火星流體物質循環導致的高度變化形成的結構和只存在輕微變化的第二層地殼之間的邊界;第二層為地表向下延伸至約20(+/-5)公里。研究人員表示,火星上可能還有第三層地殼,厚度可達到39(+/-8)公里。
研究人員將這些數據從“洞察”號著陸點推演到整顆星球,認為整個火星地殼的平均厚度介于24—72公里之間。相比之下,地球的平均地殼厚度為15—20公里。只有在像喜馬拉雅山這樣的大陸地區,地殼厚度才能達到70公里。
克納普邁耶說,與地球相比,火星的地殼是古老而靜態的。而我們星球的地殼被分解成在地幔頂部的構造板塊。這些板塊有時會相互碰撞或下沉,這意味著不斷有新的地殼出現。而火星缺乏板塊構造,大約45億年前形成后,就沒有再產生新的地殼。
隨著火星內部結構的揭示,現在,關于這顆星球探索的新問題出現了:火星地殼頂部10公里的厚度變化是普遍的,還是僅限于“洞察號”著陸區?這一最初的火星內部結構模型將對該星球的形成和熱演化理論產生什么影響,特別是在火星表面有液態水和強烈的火山活動的最初5億年。
研究人員表示,“在接下來的時間里,隨著更多測量數據的出現,研究人員將改進這顆紅色星球的模型,進一步揭開火星的神秘面紗。”(實習記者 張佳欣)
相關閱讀
- (2022-11-02)微信鍵盤0.9.5測試版發布 本次更新帶來一些新功能及體驗優化
- (2022-11-02)支付寶花唄一分為二 信用購服務首次參與雙11
- (2022-09-09)加強科普能力建設 推進科普發展新格局
- (2022-08-25)科普工作發力改革創新 抓好公民科學素質提升
- (2022-08-24)九部門支撐“雙碳”科技創新 推動煤炭清潔高效利用
- (2022-04-01)陜西提高全民科學素質 培養科普理論研究人才
熱點推薦
- (2023-01-06)當前熱文:1月6日外匯市場行情走勢分析:歐元/美元上漲 歐洲各國通脹率差異大
- (2023-01-06)微動態丨今日六大貨幣對多空情緒分析報告(2023/1/6)
- (2023-01-06)觀天下!外匯市場行情走勢分析:美元指數越來越顯示出逆轉的跡象
- (2023-01-06)外匯市場最新行情走勢展望:澳元/美元將延續盤整
- (2023-01-06)天天觀速訊丨中信建投期貨1月6日交易策略
- (2023-01-06)最資訊丨經濟觀察 | 中國跨境電商“加速跑” 從規模型跑量向品牌塑造轉變
最近更新
- (2023-01-06)當前熱文:1月6日外匯市場行情走勢分析:歐元/美元上漲 歐洲各國通脹率差異大
- (2023-01-06)微動態丨今日六大貨幣對多空情緒分析報告(2023/1/6)
- (2023-01-06)觀天下!外匯市場行情走勢分析:美元指數越來越顯示出逆轉的跡象
- (2023-01-06)外匯市場最新行情走勢展望:澳元/美元將延續盤整
- (2023-01-06)天天觀速訊丨中信建投期貨1月6日交易策略
- (2023-01-06)最資訊丨經濟觀察 | 中國跨境電商“加速跑” 從規模型跑量向品牌塑造轉變
- (2023-01-06)“惠民保”要更惠民
- (2023-01-06)強鏈保供守好經濟生命線
- (2023-01-06)每日熱議!新茶飲研究報告:新茶飲線上訂單占比顯著提升
- (2023-01-06)焦點速訊:我國國產體外膜肺氧合治療(ECMO)產品獲批上市
- (2023-01-06)XM外匯:美國原油庫存增加,WTI油價自周線低位反彈,攀升至73.50美元附近
- (2023-01-06)世界熱議:嘉盛集團:美元全盤走強,紐元/美元下跌處在兩日低位0.6210附近
- (2023-01-06)環球精選!歐元區最新數據預測:歐元區12月調和CPI年率-未季調初值(%)預期值 9.7,或利好歐元
- (2023-01-06)今日外匯市場主要貨幣阻力支撐位預測(2023/1/6)
- (2023-01-06)環球即時:今日重點關注的財經數據和事件及主要數據解讀(2023年1月6日)
- (2023-01-06)世界新動態:加快油茶產業發展三年行動方案印發
- (2023-01-06)環球微動態丨年貨節助力市場活力持續釋放
- (2023-01-06)全球快看點丨新疆阿克蘇地區著力打造能源資源產業基地
- (2023-01-06)全球熱頭條丨市場監管總局指導免稅行業健康有序發展
- (2023-01-06)開曼群島元怎樣換算英鎊?開曼群島元對美元匯率是多少?
- (2023-01-06)黎巴嫩磅對人民幣匯率怎樣?1000黎巴嫩磅是多少英鎊?
- (2023-01-06)老撾基普對人民幣匯率如何?1萬老撾基普等于多少美元?
- (2023-01-06)100泰銖等于多少人民幣?泰銖怎樣兌換馬來西亞元?
- (2023-01-06)臺幣與澳門元匯率怎樣兌換?2000臺幣等于多少人民幣?
- (2023-01-06)世界今亮點!上海技能人才工資增幅為近三年最高
- (2023-01-06)焦點速看:外匯主要貨幣對技術分析:美元、歐元、英鎊、日元、澳元(2023/1/5)
- (2023-01-06)今日最新!1月5日外匯市場行情走勢分析:由于市場懷疑美聯儲的承諾,歐元兌美元突破步履蹣跚
- (2023-01-06)世界熱資訊!1月5日外匯市場行情走勢分析:美元兌日元處于關鍵匯合區,美國數據即將公布
- (2023-01-06)當前資訊!今日晚間白銀行情分析(2023年1月5日)
- (2023-01-06)1月6日重點數據和大事件前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