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科技 >

            從細胞焦亡到暗物質,開啟科研人進行跨界“群聊”

            2021-08-02 08:05:55 來源:科技日報

            8月1日,在充滿科創精神和時代朝氣的深圳,數十位院士與知名高校校長、百余名“科學探索獎”獲得者與青年科學家齊聚南方科技大學,參加由南方科技大學、騰訊公司共同主辦的首屆“青年科學家50²論壇”,進行多場學科跨界討論。論壇發布了由100位中國頂尖青年科學家提出并投票產生的“十大科學技術問題”,這十個問題也代表了他們最前沿的科學探索和對未來科技發展趨勢的判斷。深圳市領導出席論壇致辭時表示,深圳正持續加強產業鏈、創新鏈、人才鏈、教育鏈“四鏈”協同,加快打造全球一流科技創新人才向往的集聚地,歡迎更多的青年科技才俊來深圳創新創業,共同為建設科技強國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首屆“青年科學家50²論壇”科學委員會主席、中國科學院院士、南方科技大學原校長陳十一表示:青年科學家是國家科技事業的中堅力量,他們為推動原始創新突破和響應國家重大戰略需求,做出了可貴的貢獻。當前,學科交叉、跨領域合作與系統集成創新成為重大科研探索必不可少的“加速器”,我們舉辦論壇,正是期望能在此匯聚青年科學家力量、跨學科交流啟迪創新,鼓勵面向未來、積極探索科學“無人區”,期待實現更多“從0到1”的科學突破。

            “50²”讀起來“拗口”,但寄托著青年科學夢想與突破

            本屆“青年科學家50²論壇”以“啟迪、探索、突破”為主題,旨在營造探索未知的學術氛圍,打造兼具專業和權威的青年科學家學術盛會。論壇名字中的“50²”(讀音:50 方)引起了很多參會科學家以及媒體的關注,主辦方表示,“50²”讀起來可能有一點拗口,但卻是各方仔細評估后最終堅持的決定,因為“50²”的背后,代表的不僅是“科學探索獎”每年評選出50位青年科學家,也寓意著未來50年的前沿科學探索與突破,更寄托著對50人、50年交叉“相乘”所推動的科技、產業和社會深刻進步的期許。

            正如擔任“科學探索獎”顧問委員會主席的第十屆全國政協副主席、中國工程院院士徐匡迪在開幕式視頻寄語中指出的那樣:年輕人敢想敢闖,是最容易創造成績的。“科學探索獎”和“青年科學家50²論壇”為年輕科技人才提供了一個非常好的舞臺,希望青年科學家們踏踏實實做好工作,把自己畢生的經歷和貢獻寫在祖國的大地上。

            南方科技大學校長、中國科學院院士薛其坤在儀式上以視頻形式致辭。他代表南科大對與會專家學者的到來表示誠摯歡迎,分享了首次發現“量子反常霍爾效應”的經歷。他表示,南科大作為深圳在中國高等教育改革發展的時代背景下創建的一所高起點、高定位的新型研究型大學,一直與國家的科學、教育發展的脈搏同頻共振。中國科研的主力軍是青年科學家們,希望青年科技工作者腳踏實地,耐得住“十年冷”、經得起“冷板凳”,聚焦國家重大戰略,協力攻克“卡脖子”的關鍵核心技術,加強產學研深度融合,為國家科技創新、科技自立自強貢獻力量。

            論壇“十大科學技術問題”亮相,開啟科研人跨界“群聊”

            本次活動的一個亮點,就是發布2021年青年科學家50²論壇“十大科學技術問題”,由100位“科學探索獎”獲獎者共同發起和投票選出,代表了中國青年科技工作者的前沿科學洞察,問題涵蓋人類意識、人機通訊、量子計算實用化、地外行星居住等學術界和社會共同關心的熱點領域。

            主辦方表示,“十大科學技術問題”的發布,未來將成為“青年科學家50²論壇”的“招牌”,既集聚中國當代青年科學家的思考和觀察,也將為社會大眾所關心的現實和未來問題提供科學映照。

            論壇的另一個亮點,則是來自青年科學家與資深科學家的智慧分享和“群聊”對話。中國工程院院士劉中民探討了對碳達峰、碳中和目標與科技創新方向的思考;中國科學院院士邵峰以腫瘤免疫治療為案例,介紹了原創基礎科學所帶來的重大突破;“科學探索獎”獲獎人陳學偉、劉江來、朱軍分別圍繞水稻抗病與人民健康、暗物質和宇宙演化、安全可靠的人工智能等主題作了學術報告。李培根、潘建偉、鄔賀銓、湯超等院士與劉穎、吳華強、陳玲玲、陳宇翱、李鐵風等“科學探索獎”獲獎人同臺,圍繞“十大科學技術問題”、科技發展趨勢和跨學科融合進行了跨界交叉對話。

            主辦方表示,在為期兩天的論壇中,類似于主論壇這種跨越幾代科學家,打通各個學科界限的交流還有很多場,而在活動最后一天晚上的“科學夜話”則更是專為科學家定制的“學術party”,不僅可以就學術問題暢所欲言,更能就一些科學探索議題進行跨界“碰撞”。

            科技創新的痛點,需要“組合拳”來解決

            科學精神的內涵是求真、是致美,更是向善。沒有一個重要的科學問題或社會課題是一座孤島。而對于科技問題尤其是難題的解決,不僅要有科學探索的智慧和勇氣,更要有“眾人拾柴火焰高”的思路和行動力。

            “青年科學家50²論壇”參會者,2019年“科學探索獎”獲獎人、北京大學教授劉穎表示,“青年科學家50²論壇”這樣的交流臺對青年科技工作者非常寶貴,非常重要。資深科學家的常年耕耘、創新不輟,從深厚經驗到開拓精神,都會對青年科學家帶來榜樣的力量和創新思維的啟發。劉穎說,隨著人類對世界認識的越來越全面深入,科學探索與創新既需要引入跨學科的思維方式,也需要保持對世界最本真、最純粹的好奇心,在一些前沿、基礎學科上還需要好幾代科研人的接續努力。中國科學界像今天這樣的跨界交流和思想碰撞,將是這種努力很關鍵的一部分。

            “我們需要盡己所能,不斷嘗試解決我國科技創新領域的兩個‘痛點’:一是增強原始創新能力,二是提升創新體系效能”,騰訊公司高級執行副總裁盧山在論壇上強調。而依托于“科學探索獎”的“青年科學家50²論壇”,就是這種探索的繼續,“這是騰訊超越商業邊界的一份長期承諾”。盧山表示,騰訊的成長,離不開國家發展、科學進步和社會支持,正是因為站在科學巨人肩上,騰訊才能打造出一個個互聯網新產品。作為數字科技企業,騰訊將積極響應國家政策,盡己之力不斷反哺科研、回饋社會。今年,騰訊成立了可持續社會價值事業部,首期投入500億元,希望在基礎科學、鄉村振興、碳中和、養老科技、公眾應急等方面推動社會價值創新。(記者 劉傳書)

            最近更新

            97亚洲熟妇自偷自拍另类图片|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成人| 色婷婷亚洲十月十月色天| 亚洲精品无码永久中文字幕| 在线亚洲精品福利网址导航| 亚洲人成国产精品无码| 亚洲精品99久久久久中文字幕| 国产亚洲精品免费| 偷自拍亚洲视频在线观看99| 国产亚洲精品精品精品| 亚洲国产精品自在拍在线播放| 亚洲成人影院在线观看| 亚洲?V乱码久久精品蜜桃| 亚洲精品456播放| 久久激情亚洲精品无码?V| 色噜噜亚洲精品中文字幕 | 亚洲国产美女精品久久久久| 亚洲无成人网77777| 亚洲人成网站18禁止久久影院| 亚洲一级毛片免观看| 国产成人亚洲合集青青草原精品 | 亚洲AV之男人的天堂| 亚洲乱码国产一区网址|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爆乳AV|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av| 亚洲午夜在线电影| 亚洲日本国产精华液| 亚洲最大天堂无码精品区| 亚洲AV无码XXX麻豆艾秋| 亚洲成av人片在线观看天堂无码 | 91天堂素人精品系列全集亚洲| 亚洲日产2021三区| 亚洲熟妇AV一区二区三区浪潮 | 亚洲国产精品精华液| 午夜亚洲乱码伦小说区69堂| 亚洲一区二区中文| 国产亚洲美女精品久久久久狼| 国产亚洲精品无码成人| 久久久婷婷五月亚洲97号色| 亚洲综合色丁香麻豆| 最新国产成人亚洲精品影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