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指南》為全球生物安全治理貢獻方案
“生物科學領域的進步增進了人類福祉,但亦可能被濫用,特別是被用于發展和擴散生物武器。為弘揚負責任的文化,我們鼓勵所有科學家、研究機構和政府部門將《科學家生物安全行為準則天津指南》(以下簡稱《天津指南》)的內容納入其相關實踐、章程和法規中。”日前,國際科學院組織發布聲明,核可中國天津大學和美國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牽頭、多國科學家共同研討達成的《天津指南》。
科技日報記者8月7日采訪相關專家獲悉,來自21個國家的科學家參與了《天津指南》的制定過程,作為第一個以中國地名命名、內容以中國倡議為主的生物安全國際倡議,《天津指南》的發布將對未來生物科學研究和生物產業開發產生重要影響。
為全球生物安全治理貢獻中國方案
據介紹,生物安全屬于非傳統安全,包括新發突發傳染病、新型生物技術誤用和謬用、實驗室生物安全、國家重要遺傳資源和基因數據流失、生物武器與生物恐怖主義威脅等,涉及國家經濟社會發展的方方面面。
當今社會,隨著基因編輯、合成生物學、人工智能等現代技術不斷融合發展,生物技術誤用、謬用導致出現災難性后果已成為可能。生物安全無國界——加強生物安全領域的國際合作、支持參與生物安全事件國際救援、共同提升全球生物安全治理水平,已經刻不容緩。
此次《天津指南》全文分為道德基準、法律規范、科研責任、研究對象、風險管理、教育培訓、成果傳播、公眾參與、監管責任和國際合作十大部分,為其他國家和機構層面的生物安全治理提供了良好的工作范本。
參與此次《天津指南》編寫工作的天津大學生物安全戰略研究中心王蕾凡研究員告訴記者:“《天津指南》開宗明義地指出:科學家應尊重人的生命和相關社會倫理。他們肩負著特殊的責任,要通過和平利用生物科學以造福人類,要弘揚負責任的生物科學文化,要防止濫用生物科學,包括避免生物科研破壞環境。”
《天津指南》要求科學家肩負“應認識到生物科學有多種潛在的濫用風險,包括可能被用于發展生物武器。應采取措施,防止生物制品、數據、專業知識或設備被濫用并產生消極影響”的科研責任。科學家在追求生物研究效益時,應識別并管控潛在風險,“考慮潛在生物安全關切……建立預防、減緩和應對風險的監督機制和操作規程,并致力于構建生物安全文化。”
同時,《天津指南》鼓勵科學家及研究機構開展國際合作,加強學習交流,共同致力于生物科學的和平創新和應用,分享生物安全最佳實踐。
把脈生物產業的“未病之病”
隨著前沿生物技術與互聯網、人工智能和自動化等學科深度融合,各種新興生物產業相繼衍生,這些產業引發的生物安全風險也日益加劇。如果對相關企業的門檻、資質等不加管束,全人類將面臨安全威脅。
“生物技術創新具有較強的獨特性,即使在科學層面上具有可行性的原創技術,在商業化和推廣過程中,也會因監管機構、大眾和科學家存在認知差距,導致新產品的批復和廣泛接受有所拖延。”王蕾凡介紹,《天津指南》強調科學家群體應加強成果傳播和公眾參與,促進公眾對生物科技的理解和關心,以兼顧效益最大化和風險最小化,這種模式在科技創新初期就充分考慮風險和社會影響,能最大程度減少由于倫理、安全等問題的疏忽導致的科技創新失敗,從而推動相關成果快速轉化應用,推動社會進步。
“精準醫療、細胞治療和基因編輯等技術極大促進了生物產業飛速發展,同時也產生了大量包含人類遺傳資源的生物制品或數據,它們不僅蘊含了關乎人民健康的隱私性信息,更是國家重要戰略資源。”天津大學生物安全戰略研究中心主任張衛文教授指出,《天津指南》提倡科研責任感,強調產生的相關材料有被用于發展生物武器的可能性,同時鼓勵科學家采取措施,防止在研發及產業發展中產生的生物制品、數據等被濫用,在保障安全底線的前提下進行創新。
21世紀以來,合成生物學已逐漸成為推動全世界生物產業革命的主要技術動力,而其中DNA合成技術是合成生物學的核心支撐技術。小病毒的全基因組合成已被認為是當前最緊迫的生物安全風險,DNA合成產業對國家安全甚至世界安全具有重要影響。因此,2020年年初,世界經濟論壇呼吁建立全球通用的DNA合成篩選機制,以最大化減少DNA合成的潛在生物安全風險。今后,科學家們遵循《天津指南》,必將讓DNA合成產業在確保生物安全的范疇下健康發展。
“我們相信,《天津指南》能夠加快推動建立由各國廣泛參與的全球性生物技術領域新規則。”張衛文說。(記者 陳曦 通訊員 焦德芳)
相關閱讀
- (2022-11-02)微信鍵盤0.9.5測試版發布 本次更新帶來一些新功能及體驗優化
- (2022-11-02)支付寶花唄一分為二 信用購服務首次參與雙11
- (2022-09-09)加強科普能力建設 推進科普發展新格局
- (2022-08-25)科普工作發力改革創新 抓好公民科學素質提升
- (2022-08-24)九部門支撐“雙碳”科技創新 推動煤炭清潔高效利用
- (2022-04-01)陜西提高全民科學素質 培養科普理論研究人才
熱點推薦
- (2023-01-06)當前熱文:1月6日外匯市場行情走勢分析:歐元/美元上漲 歐洲各國通脹率差異大
- (2023-01-06)微動態丨今日六大貨幣對多空情緒分析報告(2023/1/6)
- (2023-01-06)觀天下!外匯市場行情走勢分析:美元指數越來越顯示出逆轉的跡象
- (2023-01-06)外匯市場最新行情走勢展望:澳元/美元將延續盤整
- (2023-01-06)天天觀速訊丨中信建投期貨1月6日交易策略
- (2023-01-06)最資訊丨經濟觀察 | 中國跨境電商“加速跑” 從規模型跑量向品牌塑造轉變
最近更新
- (2023-01-06)當前熱文:1月6日外匯市場行情走勢分析:歐元/美元上漲 歐洲各國通脹率差異大
- (2023-01-06)微動態丨今日六大貨幣對多空情緒分析報告(2023/1/6)
- (2023-01-06)觀天下!外匯市場行情走勢分析:美元指數越來越顯示出逆轉的跡象
- (2023-01-06)外匯市場最新行情走勢展望:澳元/美元將延續盤整
- (2023-01-06)天天觀速訊丨中信建投期貨1月6日交易策略
- (2023-01-06)最資訊丨經濟觀察 | 中國跨境電商“加速跑” 從規模型跑量向品牌塑造轉變
- (2023-01-06)“惠民保”要更惠民
- (2023-01-06)強鏈保供守好經濟生命線
- (2023-01-06)每日熱議!新茶飲研究報告:新茶飲線上訂單占比顯著提升
- (2023-01-06)焦點速訊:我國國產體外膜肺氧合治療(ECMO)產品獲批上市
- (2023-01-06)XM外匯:美國原油庫存增加,WTI油價自周線低位反彈,攀升至73.50美元附近
- (2023-01-06)世界熱議:嘉盛集團:美元全盤走強,紐元/美元下跌處在兩日低位0.6210附近
- (2023-01-06)環球精選!歐元區最新數據預測:歐元區12月調和CPI年率-未季調初值(%)預期值 9.7,或利好歐元
- (2023-01-06)今日外匯市場主要貨幣阻力支撐位預測(2023/1/6)
- (2023-01-06)環球即時:今日重點關注的財經數據和事件及主要數據解讀(2023年1月6日)
- (2023-01-06)世界新動態:加快油茶產業發展三年行動方案印發
- (2023-01-06)環球微動態丨年貨節助力市場活力持續釋放
- (2023-01-06)全球快看點丨新疆阿克蘇地區著力打造能源資源產業基地
- (2023-01-06)全球熱頭條丨市場監管總局指導免稅行業健康有序發展
- (2023-01-06)開曼群島元怎樣換算英鎊?開曼群島元對美元匯率是多少?
- (2023-01-06)黎巴嫩磅對人民幣匯率怎樣?1000黎巴嫩磅是多少英鎊?
- (2023-01-06)老撾基普對人民幣匯率如何?1萬老撾基普等于多少美元?
- (2023-01-06)100泰銖等于多少人民幣?泰銖怎樣兌換馬來西亞元?
- (2023-01-06)臺幣與澳門元匯率怎樣兌換?2000臺幣等于多少人民幣?
- (2023-01-06)世界今亮點!上海技能人才工資增幅為近三年最高
- (2023-01-06)焦點速看:外匯主要貨幣對技術分析:美元、歐元、英鎊、日元、澳元(2023/1/5)
- (2023-01-06)今日最新!1月5日外匯市場行情走勢分析:由于市場懷疑美聯儲的承諾,歐元兌美元突破步履蹣跚
- (2023-01-06)世界熱資訊!1月5日外匯市場行情走勢分析:美元兌日元處于關鍵匯合區,美國數據即將公布
- (2023-01-06)當前資訊!今日晚間白銀行情分析(2023年1月5日)
- (2023-01-06)1月6日重點數據和大事件前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