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股解讀 | 四年半累虧超17億,友寶在線將面對怎樣的未來?
在新三板、A股幾經周折后,自動售貨機經營商友寶在線UBOX最終選擇沖擊港交所,如今終有望開花結果。
近日,友寶在線正式通過港交所主板上市聆訊,中信建投國際和華泰國際為其聯席保薦人,距離公司于2022年5月首次遞表港交所,公司于近一年半內共三度遞表。此前,公司還曾于2016年在新三板掛牌,后退市嘗試沖擊創業板折戟,可見友寶在線的上市之路并非一帆風順。
(資料圖)
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資料,以2022年點位數目計,友寶在線擁有全國規模最大的自動售貨機網絡,在自動動售貨機行業中占據領先地位。其背后,也吸引了一種明星投資人,如螞蟻集團旗下的上海云鑫、春華資本、中金啟元等。
多年不懈探索,如今,友寶在線距離實現港股上市夢僅差臨門一腳。
野蠻生長至行業頭部,四年半累虧超17億
據指股網了解到,友寶在線董事長兼CEO王濱曾是一名四川治安民警,下海經商后曾做過起重機維修廠,后創立了一家專做短信和彩鈴下載的網絡公司,并以1.25億美元的高價賣給新浪實現財務自由,后擔任新浪高級副總裁,期間內積累的人脈為友寶在線融資奠定基礎。
2011年,王濱等創始人通過北京友寶科斯正式開展自動售貨機業務,而以自動售貨機為出發點,友寶在線當前的業務模式已發展為無人零售業務、廣告及系統支援服務、商品批發、自動售貨機銷售及租賃及其他(括移動設備分銷服務、迷你KTV服務、迷你KTV銷售及租賃以及迷你KTV運營系統支援)等多業務線。
發展至今,友寶在線已達到自動售貨機行業的頭部地位,據弗若斯特沙利文資料顯示,以交易品總額及自動售貨機網絡規模計算,2022,友寶在線在國內無人零售行業均排名第一,市場份額約7.4%,點位數目約66200臺。
值得一提的是,從友寶在線近幾年的點位布局來看,6.6萬臺規模并非其歷史上的最大規模。2021年度,友寶在線點位規模最高曾達到8.5萬臺,而于2022年度急轉直下。
這一轉變還要從,其采取的“合伙人模式”說起。簡單而言,該機制的核心是通過類加盟方式,合伙人提供點位或者參與投資,友寶在線負責后期日常運營,合伙人通常有權在扣除其負責的費用及成本后獲得點位交易商品總額分成。
在合伙人模式的推動下,友寶在線得以降低前期資本投入壓力,并實現快速擴張。2019-2021三年間,友寶在線合伙人模式點位實現由1萬、4萬、到7萬個點位的快速增長,分別占總點位數量的13.47%、52.99%、69.57%。
然而,這一增長態勢在2021年后急轉直下,合伙人點位數于2022年驟降近兩萬至5萬個,2023年上半年進一步下滑超8000個點位,帶動友寶在線總點位數目規模同步大幅收縮。
反映在業績上,2019-2022年度及截至2022、2023年前6個月,友寶在線分別實現收入約人民幣27.3億元、19.0億元、26.8億元、25.2億元、11.4億元及12.5億元,年復合增長率為-2.61%;凈利潤分別約為人民幣0.4億元、-11.8億元、-1.9億元、-2.8億元、-1.3億元及-1.5億元。
可以看到,雖然在合伙人模式下公司能夠以較低的成本風險實現點位數目規模的快速增長,但最終并未能順利實現利潤轉化,在點位規模快速增長的2020、2021年,公司利潤依然為負,近四年半時間內累虧超17億元,其商業模式是否可行仍尚未得到市場驗證。
行業競爭加劇,快速更迭下造就后發者優勢
從發展歷程來看,友寶在線在創立初期采取重資產的自營模式,2015年,公司轉而開放了加盟模式,加盟商靠經營商品銷售業務、獲得廣告利潤分成賺錢。這一模式使得友寶在線大規模鋪開市場,又把難賺錢的商品銷售業務轉移給了加盟商,改善了成本結構,這也使得友寶在線于2015年實現了盈利。
然而好景不長,如果商品銷售不賺錢,加盟商自然留不住。據公開信息顯示,2020年起,友寶在線的加盟商流失較為嚴重。基于此,友寶在線開始弱化加盟模式、強化合伙人模式。
對此,有業內人士表示,合伙人模式與加盟模式類似,但因為點位運營還是由友寶負責,界定比較模糊,所以用了合伙人的說法,這一模式在餐飲業較為常見。
而無論基于何種商業模式,在實現點位覆蓋的同時,無論是友寶在線還是合伙人,要實現盈利,仍要看如何用更低的成本占領市場。
據指股網了解到,市面上一臺自動售貨機的價格從兩三千到幾萬不等,質量較好約1W左右,占據了初始投入的大頭,其余還包括庫存商品采購及補貨車輛購置。而在運營成本方面,場地費、補貨人員及設備維護等則占據了大頭。
而自近十年來,我國自動售貨機零售行業伴隨互聯網、物聯網等技術的發展也實現了快速更迭,功能更先進、種類更多元的自動售貨機涌現。這對于布局較早且覆蓋規模較大的友寶在線而言,其無疑將面臨更大的設備折舊風險,以及新進入者以更智能化、更便捷的機器與之競爭,驅使友寶在線加大在設備迭代上的成本投入。
友寶在線也在其招股書中提到,無人零售行業發展快速,其于高度競爭及快速發展的中國大陸市場運營且面臨激烈競爭,越來越多參與者正計劃進入該市場,將導致未來的競爭更加激烈。
目前,我國無人零售行業分散,市場參與者數以千計,當中大部分為當地小型個體營運商。于2022年,按交易商品總額計,中國無人零售行業五大參與者的市場份額為16.4%。
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資料,中國大陸無人零售市場以自動售貨機帶來的零售銷售價值計算的市場規模由2017年約人民幣131億元增加至2022年的人民幣289億元,復合年增長率約為17.1%,預計2022-2027年將以20.7%的復合年增長率增長,規模達人民幣739億元。
從發展空間來看,自動售貨機零售行業仍具備較大的發展動能。而對于友寶在線而言,其當前商業模式在市場中可以說仍尚未得到有效驗證,而面臨行業競爭的加劇及后進入者存在的后發優勢,友寶在線若此次在港上市成功,未來能否實現有效增長,則可能暫時還需要打上一個問號。
文章來源智通財經由指股網整理發布,轉載請注明出處。相關閱讀
- (2023-10-15)新股解讀 | 四年半累虧超17億,友寶在線將面對怎樣的未來?
- (2023-10-15)中國經濟政策空間被大大低估
- (2023-10-15)歐元/英鎊下周價格走勢分析(2023年10月15日)
- (2023-10-15)歐元/日元下周價格走勢分析(2023年10月15日)
- (2023-10-15)英鎊/日元下周價格走勢分析(2023年10月15日)
- (2023-10-15)浙商證券:首予新東方-S(09901)“買入”評級 公司新業務重煥新生
熱點推薦
- (2023-10-15)新股解讀 | 四年半累虧超17億,友寶在線將面對怎樣的未來?
- (2023-10-15)山村老文化成了發展新動能
- (2023-10-15)數聚廊坊 智享未來 河北人工智能計算中心上線儀式暨電子信息產業創新發展大會在我市舉行 張平 黃小衛出席 劉媛致辭
- (2023-10-15)中國經濟政策空間被大大低估
- (2023-10-15)歐元/英鎊下周價格走勢分析(2023年10月15日)
- (2023-10-15)歐元/日元下周價格走勢分析(2023年10月15日)
最近更新
- (2023-10-15)新股解讀 | 四年半累虧超17億,友寶在線將面對怎樣的未來?
- (2023-10-15)山村老文化成了發展新動能
- (2023-10-15)數聚廊坊 智享未來 河北人工智能計算中心上線儀式暨電子信息產業創新發展大會在我市舉行 張平 黃小衛出席 劉媛致辭
- (2023-10-15)中國經濟政策空間被大大低估
- (2023-10-15)歐元/英鎊下周價格走勢分析(2023年10月15日)
- (2023-10-15)歐元/日元下周價格走勢分析(2023年10月15日)
- (2023-10-15)英鎊/日元下周價格走勢分析(2023年10月15日)
- (2023-10-15)南灣村“借雞生金” 巧打林下生態牌
- (2023-10-15)北海 “量身定制”政策措施力促設施農業發展
- (2023-10-15)楊嶺村群眾在綠水青山間吃上“旅游飯”
- (2023-10-15)推進畜牧業保險高質量發展
- (2023-10-15)鍛造產業大軍 加快產業振興
- (2023-10-15)河北省第十屆殘運會暨第六屆特奧會閉幕 賽事規模創歷史之最
- (2023-10-15)瞰中國|河北秦皇島:長城云海入畫來
- (2023-10-15)四川明確大型演出活動必須“強實名” 85%以上門票向市場開放銷售
- (2023-10-15)誠邀天下英才 來津留津發展
- (2023-10-15)大豆變“金豆” 黑土地上的大豆產業經
- (2023-10-15)《2023中國餐飲業年度報告》發布 茶飲、烘焙增長明顯
- (2023-10-15)食品包裝巨頭減碳怎么做?利樂中國已100%使用認證綠電
- (2023-10-15)浙商證券:首予新東方-S(09901)“買入”評級 公司新業務重煥新生
- (2023-10-15)華為問界渠道專家交流:上海銷售有70%左右智駕版本
- (2023-10-15)SMM碳酸鋰電話會:目前仍處于供需雙弱的狀態
- (2023-10-15)歐洲央行“鷹歌嘹亮”!拉加德“打死不認” 本輪加息周期接近尾聲
- (2023-10-15)下周重磅數據前瞻:“恐怖數據”或將放緩
- (2023-10-15)袁隆平超級稻在四川德昌實現單季畝產1251.5公斤
- (2023-10-15)中方強調圍繞危害人類罪制訂公約應慎重決策
- (2023-10-15)中美利差反轉后的風險研判
- (2023-10-15)浙江臺州:認房不認貸,多孩家庭申請公積金貸款額度上浮20%
- (2023-10-15)市場規模不斷擴大 “云”產業為何發展如此之好?背后有何強大動力?
- (2023-10-15)適度點餐已成京城餐桌新常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