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滾動 >

            股市大跌前有哪些征兆?

            2023-10-15 18:57:49 來源:指股網


            (資料圖)

            對于廣大股民來說,最害怕的事,可能莫過于股市忽然大跌。在短短的幾個月、幾周甚至幾天內看到自己的股市財富極速縮水30%或者更多,大部分人都很難接受,這也是很多人不敢涉足股市的主要原因之一。事實上,當股市發生大跌時,對于股民新手的傷害,往往遠大于股市老司機。這是因為,很多時候在股市發生大跌前,往往會先大漲。股市上漲的越厲害,就會吸引到更多人的眼球,并被越來越多的各路媒體大肆報道。這種情況往往會吸引到眾多新股民加入炒股或者炒基金的行列,以圖賺到一筆快錢。由于他們是在股市上漲之后,才逐漸被吸引入市炒股,可能只賺到了前半段牛市的最后幾個月的上漲,但卻承擔了后半段熊市絕大部分的下跌損失。買在高點,割在低點,不虧才怪。舉例來說,2000年3月到2002年9月,美股發生大跌,標普500指數下跌38%。而在那之前的1995年1月到2000年2月,美股大漲,標普500指數年化收益率高達25.8%。2007年11月到2009年2月期間,美股標普500指數暴跌51%,而在那之前的2002年10月到2007年10月期間,標普500指數年化收益高達15.5%。類似的情況在最近3年再次發生:在2019年1月到2021年12月期間,標普500指數年化收益高達26.1%,但是到了2022年,標普500指數在短短的9個月內下跌了23.9%。那么有沒有什么辦法,可以幫助我們建立一套預警機制,提示我們避免踏入股市大跌之坑呢?有哪些關鍵指標,可以提醒我們股市可能在未來會大跌呢?在最近發表的一篇研究論文(Sapra et al, 2023)中,學者們歸納統計了5個國家股市(美/英/日/德/澳)在過去66年(1953~2019)的股市歷史數據,總結出以下幾個可能會引發股市大跌的關鍵因素。首先,很多人可能會覺得,股市大跌(回撤程度超過20%)的情況,一定發生在經濟衰退期。但統計發現,事實并非如此。綜合上面提到的5國股市在過去66年的歷史數據發現,任何一年中,發生5%以內回撤的概率最高,大約為36.9%左右。而任何一年中發生超過20%的回撤概率為12.8%左右,其中有約29.5%的時間同期發生衰退。也就是說,有差不多70%的時間里,股市回撤超過20%時,經濟并沒有發生衰退。背后一個主要的原因,是股市具有前瞻性。如果股市預見到經濟發生衰退的前景,那么很可能在衰退還沒有發生時就發生大跌。其次、估值很關鍵。這個道理顯而易見:當你購入股票時,估值越高,那么后面發生下跌的概率就越大。當估值高到離譜的位置時,后面發生股市大跌的概率就會大大增加。舉例來說,在美股發生大跌的2000年3月、2007年11月和2022年1月,標普500指數的周期性調整市盈率(CAPE)分別達到了42.2倍、27.3倍和38.3倍,皆處于歷史高位。周期性調整市盈率越高,就意味著股市收益率(EY)越低,因此相對于其他資產,股票的吸引力就越弱。比如在2000年3月,周期性調整市盈率達到42.2倍時,意味著股市收益率為2.36%,而當時同期的10年期抗通脹債券(TIPS)的到期收益率為4%。也就是說,那時候買股票的收益率,比扣除通脹后的無風險真實回報整整少了近2%。在這種估值時還悶頭買入股票的投資者,可謂勇士。所以當我們看到股市的估值逼近或者超過歷史高位時,就應該提高警惕,提醒自己接下來可能有大跌的風險。第三、股市上漲的速度很關鍵。同樣是牛市,股市上漲可以是慢慢爬升,也可以是一飛沖天。如果股市在短時間內飛速上漲,那么這樣的上漲可能更多地來自于市場投機,而非經濟基本面的支持,因此在接下來的時間內暴跌的可能性也更大。有學者統計(Xiong and Ibbotoson, 2015)了過去48年(1963-2011)的美股歷史數據,發現如果股市在12個月的時間段內上漲越快,那么接下來一年的回報也越差。第四、信貸增長是股市大跌的一個重要提前指標。有學者統計(Schularick and Taylor, 2009)了過去138年(1870-2008年)14個國家的宏觀經濟指標后發現,如果一個國家在某個時間段里同時發生快速的信貸增長和股市上漲,那么接下來發生股市大跌的概率就比較高。這是因為,過快的信貸增長,往往意味著低質量投資的快速增長,一旦這些投資被確認無法收回回報,銀行就不得不把它們作為壞賬處理,繼而引發金融危機和股市大跌。總的來說,投資者要保持學習,提高自己的風險防范意識。如果有一段時間股市快速大漲,身邊的朋友幾乎人人都在炒股或者討論股票,股市的估值達到或者超過歷史高位,同時經濟體里的信貸也大幅度增長,那么這些指標就預示著,接下來股市發生大跌的可能性增加了,自己對于股市的投資也要更加謹慎。聰明的投資者,應該避免自己墮入追漲殺跌的投資陷阱,堅持理性投資。文章來源:FT中文網
            關鍵詞:

            最近更新

            亚洲日韩一页精品发布| 国产亚洲精品高清在线| 国产精品亚洲不卡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AV永久精品爱情岛论坛| 亚洲高清免费视频| 亚洲av成人中文无码专区| 亚洲成a人片在线观看精品| 亚洲精品电影天堂网| 无码专区—VA亚洲V天堂|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久久久蜜芽| 亚洲精品无码午夜福利中文字幕| 久久精品亚洲乱码伦伦中文| 国产成人毛片亚洲精品| 久久久久亚洲爆乳少妇无| 精品亚洲视频在线观看| 超清首页国产亚洲丝袜| 国产亚洲成人在线播放va| 亚洲精品无码久久久影院相关影片| 亚洲人成国产精品无码| 亚洲午夜久久久久久久久电影网| 亚洲色精品vr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精品无码久久久久sm| 国产亚洲高清不卡在线观看|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果冻传媒| 亚洲男人第一av网站| 久久久婷婷五月亚洲97号色| 亚洲精品美女在线观看| 亚洲三级中文字幕| 亚洲中文字幕一区精品自拍| 亚洲欧美不卡高清在线| 美国毛片亚洲社区在线观看 | 亚洲日韩国产精品乱-久| 亚洲а∨天堂久久精品9966| 亚洲第一成年网站视频| 日本系列1页亚洲系列| 久久久久噜噜噜亚洲熟女综合| 亚洲色自偷自拍另类小说| 亚洲国产精品人久久| 亚洲日本国产乱码va在线观看| 日本亚洲精品色婷婷在线影院| 亚洲av午夜国产精品无码中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