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制氫路線正在變“綠”
原標題:我國制氫路線正在變“綠”
我國制氫路線綠色化趨勢將不斷加強。
(資料圖)
由中國氫能聯盟編著的《中國氫能源及燃料電池產業發展報告2022》(以下簡稱《報告》)近日發布。《報告》顯示,2022年我國氫能產業發展形態和發展路徑進一步清晰,逐步進入可持續健康發展通道,氫氣供需規模穩步提升,綠氫產能實現倍增,綠氫裝備電解槽產能規模大幅增長。
當前,我國可再生能源裝機規模居全球第一,綠氫產業發展潛力巨大,以綠電制綠氫成為氫能產業可持續發展的行業共識。業內認為,雖然目前我國煤制氫、天然氣制氫和工業副產氫產量仍占比較多,但隨著可再生能源制氫項目的加速推進,我國制氫路線綠色化趨勢將不斷加強。
綠氫產能實現倍增
《報告》指出,2022年,我國氫氣產能約為4882萬噸/年,同比增長約1.2%。其中,綠氫產能實現倍增,在“三北”地區的綠氫項目密集落地。
可再生能源制氫項目加速推進,西北、華北地區引領大型綠氫基地示范工程規劃建設。截至2022年底,我國已規劃超過300個可再生能源制氫項目,建成運營項目達36個,累計可再生氫產能約5.6萬噸/年;新增建成運營可再生氫項目23個,新增產能約3.3萬噸/年,同比增長超過140%。其中,內蒙古自治區能源局于2022年公布7個風光制氫一體化示范項目,產能達6.3萬噸/年;寧夏規劃建設11個可再生能源制氫項目,力爭2025年實現綠氫生產規模8萬噸/年。
“發展氫能特別是綠氫,是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的必由之路。”清華大學車輛學院氫能與燃料電池學科責任教授楊福源對記者表示,未來隨著可再生能源電解水制氫穩定性經濟性的進一步提高,綠氫將成為氫源的重要發展方向。
全球范圍內,氫氣供需規模穩步提升,低碳清潔氫占比持續提高。2022年,全球清潔氫項目密集落地,已投運電解水制氫項目數量及規模持續擴大。截至2022年底,項目總數達277個,同比增長約13.5%,總規模達585.6兆瓦,同比增長約21%。在營項目以堿性電解水制氫和質子交換膜電解水制氫技術路線為主,占比分別約65%和32%。
電解槽市場規模大漲
電解水制氫規模的提升,使電解槽市場迅速增長。《報告》指出,2022年,在全球清潔氫示范項目加速部署以及核心技術逐步成熟的背景下,上游制氫環節成為全球范圍內的發展熱點,推動電解槽產能和出貨量大幅增長。
具體來看,全球主流廠家各類電解槽產能部署超過15吉瓦,同比增長超過80%,中國占比過半,出貨量超過1吉瓦,同比增長約120%。其中,堿性電解槽占比超過70%。多國企業發力電解槽賽道,啟動電解槽及配套零部件全自動化和規模化產線建設。
“‘雙碳’目標下,越來越多的大型能源企業開始將目光投向氫氣,大舉布局制氫產業線,主動利用可再生能源發電制氫,替代煤化工制氫、天然氣裂解制氫等傳統制氫方式,以降低碳排放。”中國船舶集團有限公司第七一八研究所高級工程師李海鵬指出,隨著可再生能源發電成本越來越低,制氫經濟性初步顯現。多重因素影響下,制氫端獲得更多重視,氫氣需求飆升,電解槽等制氫設備市場需求進一步擴大。
值得關注的是,隨著產業規模的逐步擴大,綠氫相較于化石能源制氫已在局部區域顯現出一定的替代潛力。《報告》顯示,2022年,受化石原料價格攀升影響,我國煤制氫和天然氣制氫整體成本約為13元/公斤和25元/公斤。以鄂爾多斯、寧東為代表的部分資源優勢地區的綠氫評估成本降至約20元/公斤,已與化石能源制氫成本基本相當,為綠氫耦合化工等領域試點示范提供有力支撐。
安全有序推動工程示范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我國綠氫的應用成本仍然相對較高。“對產業而言,綠氫成本只要降下來,整個氫能產業就活了,成本降不下來,補貼多少最后都沒有出路。”楊福源直言。
對此,《報告》進一步指出,2023年,氫能產業要在頂層設計指導下,統籌產學研用資源,加快技術創新和重點場景示范應用,持續完善氫能產業政策體制和發展環境,統籌謀劃供應鏈基礎設施,適度超前開展試點示范,聚焦安全穩定有序發展,推動氫能應用成本快速下降。
“在保障氫能產業鏈和供應鏈安全、穩定、有序發展的前提下,圍繞綠氫耦合煤化工、氫電融合等領域部署一批‘可再生能源制氫+儲運+綜合應用’全鏈條重大工程示范,以解決上下游聯動不足、消納場景不明確等問題,探索市場化運作商業模式。”《報告》認為,可圍繞電價等方面制定補貼政策,降低可再生能源制氫項目運營成本。同時,著眼未來發展需求,超前探索“沙戈荒”和“深遠海”等場景可再生能源制氫示范布局;依托項目布局推動氫氣管網、氫液化設施以及高速、國道等重點區域加氫站建設,持續優化基礎設施網絡布局。
有研科技集團首席專家蔣利軍認為,近期應以源端電氫協同就地利用模式多元用氫,提高經濟競爭力和能源效率;同時,可采用受端電氫協同模式發展分布式能源系統,充分利用源端低電價和受端谷電的支撐作用,有效降低綠氫運行成本。(記者 仲蕊)
相關閱讀
- (2023-09-25)我國制氫路線正在變“綠”
- (2023-09-24)加快探索新能源安全可靠替代
- (2023-09-24)學者談2023中國碳中和發展力指數:各地碳中和發展優勢突出、亮點紛呈
- (2023-09-24)報告顯示:全球近50%碳中和技術轉讓發生在能源領域
- (2023-09-24)第六個“中國農民豐收節”全國主場活動在安徽蕪湖舉辦
- (2023-09-24)《2023中國私人財富報告》出爐 316萬人“身家”超千萬元
熱點推薦
- (2023-09-25)我國制氫路線正在變“綠”
- (2023-09-24)百勝中國(09987)9月22日斥資約100萬美元回購1.73萬股
- (2023-09-24)洲際船務(02409)附屬與銀海昇四號(天津)租賃就一艘1.35萬dwt的在建雜貨船訂立融資租賃安排
- (2023-09-24)中油潔能控股(01759)啟動掛牌出售程序以出售河南藍天股權
- (2023-09-24)麗珠醫藥(01513)9月22日斥資約519.39萬元回購A股14.5萬股
- (2023-09-24)CFTC持倉:白銀期貨投機性凈多頭頭寸增加(截至9月19日當周)
最近更新
- (2023-09-25)我國制氫路線正在變“綠”
- (2023-09-24)百勝中國(09987)9月22日斥資約100萬美元回購1.73萬股
- (2023-09-24)洲際船務(02409)附屬與銀海昇四號(天津)租賃就一艘1.35萬dwt的在建雜貨船訂立融資租賃安排
- (2023-09-24)中油潔能控股(01759)啟動掛牌出售程序以出售河南藍天股權
- (2023-09-24)麗珠醫藥(01513)9月22日斥資約519.39萬元回購A股14.5萬股
- (2023-09-24)CFTC持倉:白銀期貨投機性凈多頭頭寸增加(截至9月19日當周)
- (2023-09-24)科技在投資組合中發揮持久影響力
- (2023-09-24)“自爆”阻止美聯儲?美國政府下周“勢將”關門
- (2023-09-24)KCM Trade:外匯交易的領導者,客戶的信賴之選
- (2023-09-24)KCM Trade外匯交易平臺靠譜嗎?
- (2023-09-24)KCM Trade外匯交易平臺:真相揭秘與投資者指南
- (2023-09-24)低收入國家在采用數字貨幣方面位居全球榜首
- (2023-09-24)加快探索新能源安全可靠替代
- (2023-09-24)學者談2023中國碳中和發展力指數:各地碳中和發展優勢突出、亮點紛呈
- (2023-09-24)報告顯示:全球近50%碳中和技術轉讓發生在能源領域
- (2023-09-24)守護電波安全,“河北力量”這樣助力杭州亞運會
- (2023-09-24)中信期貨:四季度原油供應或維持相對低位 需求有望逐漸筑底 庫存或延續目前去庫節奏
- (2023-09-24)申萬宏源:日央行為何“按兵不動”?
- (2023-09-24)第六個“中國農民豐收節”全國主場活動在安徽蕪湖舉辦
- (2023-09-24)河北多地舉辦中國農民豐收節活動
- (2023-09-24)《2023中國私人財富報告》出爐 316萬人“身家”超千萬元
- (2023-09-24)藍皮書:直播電商行業正處在從流量驅動向內容品牌驅動轉變
- (2023-09-24)貴州省烏當(羊昌)至長順高速公路項目開展技能大比武
- (2023-09-24)北京門頭溝區技能培訓為災后重建充電賦能
- (2023-09-24)深圳召開多層次養老保險體系政策宣講暨企業年金需求對接會
- (2023-09-24)美聯儲罕見裁員,發生了啥?
- (2023-09-24)英鎊/日元下周價格走勢分析(2023年9月23日)
- (2023-09-24)歐元/日元下周價格走勢分析(2023年9月23日)
- (2023-09-24)歐元/英鎊下周價格走勢分析(2023年9月23日)
- (2023-09-24)荷蘭國際集團:下周重磅數據前瞻